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安装了燃料电池/电池混合系统的试验车辆进行运行试验,并对这种混合系统的能量效率和燃料耗量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燃料电池客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燃料电池和客车的主要特点,介绍采用超级电容作为主动力的甲醇燃料电池增程式客车技术路线,分析采用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经济性,展望了未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东日本铁路公司将试验采用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的动车组,这是组合动力车的持续试验。新列车有2个固态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4.
JR东日本铁路集团公司瞄准未来能源多样化目标,开发出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动车试验车辆-EV-E991系列".该车型组合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及主电路用二次电池作为动力源.文章介绍EV-E991系车辆的概况、以往的开发内容以及即将开展的验证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5.
JR东日本铁路公司践行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经营理念,将能源多样化作为目标。作为实现该目标的一环就是开发配装由氢燃料电池和蓄电池供电的混合动力系统的FV-E991系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试验动车组,并进行实际验证试验。介绍了FV-E991系动车组的概况及目前的开发内容,以及今后准备进行的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供补助资金,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在非电气化铁路区段运行,替代内燃动车,采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复合型节能动车。新型试验列车已于2008年12月试制成功,车上装有功率100kW级燃料电池,解决了  相似文献   

7.
周信 《铁道知识》2006,(4):13-13
东日本铁路公司与日立公司合作,联合研制一种混合型内燃机车。这种新型的内燃机车可以大大地降低能耗、减少氧化氮排放和噪声。该机车的牵引动力系统由内燃机、发电机和储能电池组成。从2003年5月,这种机车已运行12000公里,2005年开始进行运载乘客试验。今后还打算在储能系统中采用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动车组新材料和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发展方向,重点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复合材料、镁合金等新型材料的优缺点,以及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能源或储能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可为轨道交通产品相关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的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软件测试需求,运用Control Build仿真软件搭建了适用于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列车的TCMS软件测试平台。该平台在具有列车电路和常用子系统仿真功能上,采用拟合方法搭建了燃料电池模型、超级电容模型、动力电池模型和列车能量流动模型,为TCMS软件进行混合动力能量管理和整车能量管理提供测试环境,提高了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有轨电车TCMS软件测试的范围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环保的号召下,世界各地对节约能源和降低环境负担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使用以氢作为洁净、高效能源的燃料电池来驱动车辆正引起人们的关注.日本铁道技术综研所(RTRI)根据过去的研究成果,于2001年开始开发使用燃料电池的铁道车辆,并报道了用铁道车辆转向架进行驱动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燃料电池将使列车的动力装置清洁、无噪声、高效而且几乎无污染。虽然燃料电池技术仍处于完善过程,但首批试验型列车正开始出现。本文对氢燃料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提出利用燃料电池具有的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无污染、低噪声、可靠性高等优点,开发绿色动力装置的列车,并从传动系统结构、燃料的选择、车载燃料电池等方面对燃料电池列车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铁路运输减少CO2排放的要求,推动了氢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技术的发展,二者作为柴油牵引的替代方案将在铁路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中阐述了氢能相关产业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了燃料电池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未来,氢燃料电池车辆将会发展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池和AC供电的双电源EMU试验列车牵引系统的特点,并通过运行试验来评定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16.
将既有AC电动车组(EMU)转换成电池-AC双动力源EMU(试验列车),以便在AC电气化线路和非电气化线路之间交互运行。文章对所开发牵引电路的特性和试验结果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所开发的牵引电路的特征和试验结果。报告了如下车载电池性能评定结果:1)车载锂离子电池(1 382 V-83 k Wh)供电的试验列车不用再充电的运行距离约为20~30 km;2)电池的最高温度为51.5℃,在达到65℃上限前还有充分余地;3)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快速充电所需的时间有所增加。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车载电池性能足可在AC电气化线路和非电气化线路之间交互运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铁路机车制造业不断采用创新技术。2007年在洛杉矶首次推出内燃-电力/电池混合动力新型机车,利用车载电池实现了能源的再循环利用。这是GE公司在铁路上为提高效率、减少废气和颗粒排放、延长服务期寿命的一系列成果之一。这台样车动力3.28MW,收集和存储制动时分散的能源到车载电池,需要时车载电池可提供1.5MW的动力。与相同动力的机车比较,燃油和排放减少了10%。GE公司还对可替代的燃料例如生物柴油积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由燃料电池、动力电池、超级电容3个动力单元组成的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并研究了车辆驱动模式和制动模式下的控制方法。驱动模式下,基于母线电压控制方式,按照燃料电池、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的先后次序,依次切入动力单元,响应车辆驱动功率要求;制动模式下,按照超级电容、动力电池先后顺序,吸收回馈电能。解决了燃料电池与复合储能系统双模式运行条件下的动力匹配问题,使车辆达到设计的目标最高车速,并改善了经济性。通过实车测试,分析了运行工况、氢气消耗和燃料电池功率变化情况,验证了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列车通过车载电池实现应急自牵引,将迫停于区间的列车自行牵引至就近车站,能有效解决因列车不能受电引起的应急处置问题,提高处置效率。分析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池载体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AW3(超载)载荷条件下,在30‰坡道上爬坡500 m,再在平直道上运行1 000 m的电池系统的能量和功率需求,给出了既有列车实现车载电池自牵引功能的改造方案和相关改造要点。介绍了对既有列车(试验列车)的改造,以及为验证自牵引功能进行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列车应急牵引电池满足设计需求,并有一定的余量,改造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20.
王永刚  吕海清  刘森  杨君 《铁道车辆》2014,(3):26-27,44
通过对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用新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作为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电池的方案,并通过了相关测试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