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轨交车站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轨交结构的保护为工程背景,从新建车站与既有运营高架区间的相对关系以及场地地质水文情况着手,通过对新建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各施工工况与既有运营区间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详细阐述了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采取的加强保护措施,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轨交地下车站普遍采用双跨或三跨的箱型结构形式,车站内部空间封闭且立柱较多。如何打造站台和站厅的空间通透感、提高乘客舒适度是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在上海轨交17号线某地下车站设计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顶、中板打开的隐柱式大中庭地下车站方案,从结构三维静力、抗震及施工工序3方面对该方案的结构关键点进行了论证研究,并通过顶板起拱的设计方案解决了站厅层20 m大跨结构受力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PC预制拼装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设,然而由于车站内预制构件质量要求较高,且构件形状比较特殊,拼装时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拼装效率。基于此,结合相关工程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内部结构PC预制拼装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轨交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明挖区间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介绍了明挖区间地下空间开发与两端车站、周边市政及商业设施的衔接情况,对明挖区间后期装修和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着重研究了常规大客流情况下的轨交车站管理方法和措施。车站大客流管理方法主要从掌握车站大客流总体情况、做好大客流管理预案以及提高车站人员对大客流的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而车站大客流管理措施主要是整理和总结了国内外轨交在车站大客流管理方面的一些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海轨交部分地下车站主要电气设备用房的现场调研、测试及数据分析,全面了解了各线通风空调系统设置情况,对弱电设备用房温度偏高的各类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设计、建设、运营以及监控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车站为实例,介绍对于敞开式地下车站的空调通风设计,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和分析了关于轨交车站行人设施通过能力研究的意义及现状,通过对上海部分轨交车站内近千万人次实际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来获得主要行人设施的通过能力,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以及规范的数值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轨交车站运营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车站一体化操作系统(SIOS)的设计方案。通过对系统通信接口的标准化设计,为建设管理与维护管理的业务规范化提供依据;通过对车站运营监控界面的集成化设计,为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优化车站控制室布局创造条件;通过对车站管理流程的创新化设计,为提高车站运营管理效率和标准操作流程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海轨交车站运营管理需求,提出了车站集成操作平台(SIOP)的设计理念。通过车站集成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工艺布置与操作流程等技术研究,形成一系列车站集成标准化的创新设计,达到车站工程集成实施显著加快、运营维护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安全可靠与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工程设计实例,着重介绍了明挖法、暗挖法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对现行设计规范的部分规定提出了不同见解,并提出了在重庆地区实施盾构法施工可能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换乘车站供电资源共享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耀华路站工程设计实践,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确定了换乘车站共享供电资源的配置;结合低压供配电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对换乘车站动力照明配电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和资源共享;分析了换乘车站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为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资源共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筑功能比选、结构内力分析及工程经济比较,对采用明挖施工12m宽站台单柱双跨和9m宽站台无柱单跨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照明满意度现状,获得舒适度上佳的照明策略,以成都地铁地下车站照明光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地铁地下车站的照度、光源亮度和色温开展调查测试,并对车站乘客进行舒适度的问卷调查,通过将测试数据与问卷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成都地铁车站照明经验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各地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实况,详细分析了国内现有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消防设计模式的差异性,并就如何使地下车站布局对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更为有利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围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施工工序,对地下车站的施工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通过研究其中潜在的风险发生机理,将有助于建立轨道交通建设风险控制体系,减少并控制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施工中的风险事故。  相似文献   

17.
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给城市和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益紧张的城市上层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市民文化层次和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在解决出行便利的基础上,还要合理设计实用美观、人性化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努力建设出环境宜人便捷安全的地下轨道交通公共空间,以提升交通环境的品质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出行需求。地下轨道交通空间人性化设施建设,包括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和安排及车厢内部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等,都是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提高乘客出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济阳路站是上海轨道交通6、8、11号线的换乘枢纽站。它由三线车站、联络线及围合区等多部分组成,结构复杂,工程量大。介绍了车站结构设计的特点,并对下沉式广场与车站的结合、完全敞开式出入口、盾构远期穿越已建结构等关键节点做了概述,以期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沿线环境以及轻轨车站的特点,介绍了该工程车站建筑的设计特色,并对设计布置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包括车站功能完善、规模控制、设计方法、建筑造型、结合环境以及投资控制等。  相似文献   

20.
上海老城厢豫园的发展受到了现有交通环境的制约。依托轨道交通10号线豫园站的建设,实施和整合地下空间的开发,可直接解决该地区交通客流和商业客流拥挤的矛盾。介绍了豫园地区地下空间总体设计思路,对总体布置、夹层布置及预留大通道设计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