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4月29日,浦东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在位于上海浦东大道981号的大楼正式揭幕启用。是日,上海国际航运发展促进会宣告成立,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上海海事局、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物流人才服务中心、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等一批航运服务机构入驻或于此设立了办事窗口,由此成为浦东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中的一个综合型、高层次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刘锟 《珠江水运》2011,(11):54-55
伦敦人选择浦东启动运价衍生品交易系统,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什么?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近日在上海浦东宣布,全球航运运价衍生品中央交易系统正式启动。这也是波交所成立200多年来首次在海外启动重大航运交易平台。伦敦人为何选择浦东启动运价衍生品交易系统?它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哪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航海》2009,(3)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将凸现航运信息、航运交易、口岸服务、邮轮经济等四大功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软环境。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全  相似文献   

4.
邱龚丽 《世界海运》2023,(6):4-8+39
2022年,国际航运市场剧烈波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依托良好的港航基础条件和产业聚集优势,继续缩小与新加坡、伦敦的能级差距。在航运服务能级提升的推动下,现代航运服务企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集装箱、能源运输市场不确定性风险逐步累积,邮轮母港先发优势不断被蚕食,优化上海航运业运输结构、聚焦航运人才吸引力提升、重铸上海邮轮港优势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2009年,国务院19号文《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给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自此,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亚洲经贸和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航运中心在逐步向亚洲进行转移,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看,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的集聚已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代表性特征,而作为上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新加坡在吸引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上海如何快速集聚包括航运保险在内的高端航运服务要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章雁 《航海》2014,(1):67-7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入建设有赖于各项构成要素的有效培育,本文从航运资源、航运服务、航运市场三个维度来构建航运中心要素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调查法和熵权法确定相应权重,并采用集对分析得出上海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要素评价指标值,进而对相关航运中心间相应要素予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上海浦东将在未来五年率先建成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近期出炉的《浦东新区"十二五"航运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浦东航运将形成"一轴、二系、四块"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设成为要素集聚、体系完善、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亚太枢纽港和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化》2011,(1):36-36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工作会议。据悉,20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方  相似文献   

9.
刘家梅 《中国水运》2010,(11):54-56
航运教育抓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机遇发展,建立航运人才的教育培养、培训基地,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科研、教育、文化、产学研等方面为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模式也经历着持续的演变,国际航运中心模式的演变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它必须具有如下五个主要标志:适应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港,亚太地区一流的航运交易和航运信息中心,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制度,东亚最大的物流中心,服务齐全的国际航运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14,(2):8-22
上海海事局:全力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向世界一流海事机构迈进 2013年,上海海事局紧紧围绕“拓展服务领域、融入航运中心,发展综合实力、迈向蓝色海洋”的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打造责任链、编织安全网”系统工程,加快主动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积极拓展非传统领域海事服务,持续做好航海保障工作,努力帮扶航运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各项工作整体进展有序。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继红  真虹  宗蓓华 《水运管理》2008,30(12):26-27
为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通过对现代航运服务业基本内涵与构成论述.结合当前上海市现代航运业发展现状及其与伦敦、香港等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业比较分析,指出当前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1)加快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2)政府积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及配套实施;(3)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海事服务产业;(4)加强海事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形态和制度建设;(5)构筑专业人才高地,培养与实践结合的高层次航运人才:  相似文献   

13.
“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The Global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dex2010,GSCU在上海浦东发布,上海列在全球第5位。GSCI是世界现代航运史上编制发布的首份国际航运中心指数,也是按引领“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创新模式,对21世纪世界各国各、地区国际航运中心全球竞争力强弱的考核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和黄浦江的开发为北外滩航运服务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分析了北外滩航运服务功能历史发展概况和现状 ,阐述了北外滩航运服务功能开发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 ,最后提出了北外滩航运服务功能发展的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两大战略实施过程中,长江航运企业具有特殊的地化。提高水水中转比重,是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减轻道路交通压力、减少城市污染的重要一环。长江航运企业承担着大量的运输任务,面对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相当严重,积累已久的长江航运企费收负担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16.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集良好的港口条件、完善的港口设施、丰沛的国际物流、众多的国际航线航班、四通八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发达的航运市场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文中通过分析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并结合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和目标,提出如何通过信息化路径来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实现现代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首个国际公认的国际航运组织正式入驻上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软实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增强,中国航运业在世界航运舞台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月25日,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上海中心正式落户浦东,成为全国首家由国际性行业组织设立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这是中国海事地位逐渐被国际认可的一次重要突破。此前,上海尚没有具国际代表性和国际公认的国  相似文献   

18.
姚伟福  李钢 《水运管理》1998,(6):22-25,30
三、培育、发展上海航运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一)上海航运交易所的建设与发展 上海航运交易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配套工程,承担上海国际航运市场建设与发展的重任,其基本功能是规范航运交易行为,调节航运市场价格,沟通航运市场信息。自1996年11月28日成立以来,通过一年的运作,上海航运交易所在规范集装箱运输市场、协调运价方面已初见成效,充分发挥了“一关三检”等配套服务功能,开展了航运信息收集、研究加工,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5月长假过后的第一天,海丰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国际航运金融大厦的28层开始了总部搬迁上海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作为目前位居国内航运第四的山东海丰集团(简称海丰集团),将其麾下的主营业务板块——海丰航运从青岛移师至上海,无疑是一个具有战略意味的“动作”,在业内很快引起众多关注。在上海这个朝着国际航运中心奋进的大舞台上,海丰航运会有怎样的战略谋求,抑或扎根上海、演绎更辉煌的篇章?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海丰航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现祥。  相似文献   

20.
《航海》2009,(3):23-23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将凸现航运信息、航运交易、口岸服务、邮轮经济等四大功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软环境。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全国二手船交易平台等功能性项目和机构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