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中国的发展与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中国的泡沫——一直以来,出口导向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债主之一,承接美国金融资产使中国经济体系中含有大量的泡沫……现在中国外汇储备已到2万亿美元,是央行用了15万亿元人民币买来的,中美内部经济都是失衡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远洋航务》2008,(12):20-21
关于中国的发展与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中国的泡沫——一直以来,出口导向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债主之一,承接美国金融资产使中国经济体系中含有大量的泡沫……现在中国外汇储备已到2万亿美元,是央行用了15万亿元人民币买来的,中美内部经济都是失衡的,  相似文献   

3.
马光远 《珠江水运》2011,(21):43-43
倡导"中国模式"者认为中国政府的强大和集权是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减少内耗,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这样的逻辑根本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垄断一切,国有部门垄断了经济的所有方面,但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繁荣,政治和经济上的极左使得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可见,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保持政府政策的稳定与政府的强大是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14,(5):5-1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全球经济变动,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航运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航运业的发展也深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海洋强国"的核心是"海运强国",了解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中国航运业转变经营理念,寻找市场契机,摆脱受累全球经济低增长的影响将大有裨益。"中国航运大讲坛"从第22期开始,由大连海事大学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承办,本期大讲坛邀请了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韩保江教授从独特的视角剖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提供参考。我们也期待中国航运业像中国经济一样,能够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独树一帜,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据称,由于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并得到大量信贷支持,部分中国航运公司正在以过快的速度进行扩张。杨先生表示,随着一些新军的加入.大量现金涌入了航运和物流业。他指出.中国经济在发展模式上与日本相似.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本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而出现了暂停。未来三到五年,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在中国出现。  相似文献   

6.
观点     
法国《新观察家》——"博鳌的故事比达沃斯的精彩。""4月7日,这个星期天,12个国家元首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人齐聚中国南部的海南岛博鳌亚洲论坛,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和商界领袖在此庆祝全球化的盛会。博鳌的故事比达沃斯的精彩。"创新与国际化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下半年中国经济仍会"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8月26日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延续"稳中有进"的态势,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从7月经济指数看,国民经济运行有积极变化。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亦有所改善,美国经济复苏比预期要好,日本经济有好转迹象,欧洲经济则趋稳定,中国对外出口在7月有所恢复。中国政府针对下行压力较大,已出台了一些政策措  相似文献   

8.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0,(3):128-128
如何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对于眼下的中国造船业而言,"低碳"同样备受关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低碳经济对中国造船业影响深远,我们需格外重视,并且尽快转变绿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李钢  金嘉晨 《世界海运》2010,33(10):24-27
根据"十一五"以来中国内河航运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分析低碳经济对航运发展的影响,提出中国内河航运发展走"低碳之路"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港口》2011,(2):58-58
<正>1月15日,2010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和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相继出炉,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独揽"201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和"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两项大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4,(5):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目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对海洋有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海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建设海洋强国也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的核心是海运强国,中国是世界航运大国,然而由于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中国航运与世界航运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大连海事大学在深刻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度思考海洋强国战略的内涵和自身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之后,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于2014年3月18日成立了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旨在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尤其在推动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上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本次"中国航运大讲坛"的与会嘉宾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畅谈海洋强国战略下的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探讨怎样加速通向海洋强国之路的步伐,共同为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吴明华 《航海》2010,(5):12-13
<正>集装箱班轮运输是中国乃至全球经贸变化最直接、最敏感的"温度计"。在中国领跑、全球回暖的经济复苏过程中,今年初走出低迷的中国班轮市场,从第一季度开始,便逆淡走强,一路显现出量价齐升、复苏走旺的势头。截至8月,在整体货运需求旺盛的带动下,美国航线持续火爆,西北欧航线货量维持高位,南非南美航线等次干航线走强  相似文献   

13.
暑期已至,2013年走完半程,集装箱运输传统旺季到来,然而今年旺季不旺已成定局。中国5月份经济数据近期陆续出炉,多项经济数据表现缺乏亮点,其中,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表现均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如此,世界经济更少有起色。英国克拉克森(CLARKSON)  相似文献   

14.
李明月 《珠江水运》2012,(Z1):102-105
中国可称海洋开发"后觉悟"国家。但伴随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发展,油气资源的短缺日益凸显,由此带来了逐年走高的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2011年,中国进口石油占消耗总量的60%以上。油气资源高度的对外依存度,势必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这些关键的因素,促进了中国海洋战略快速走向前台。海洋工程装备又是中国实现海洋战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化》2005,(3):11-11
2004年下半年,业界媒体已陆续发出集装箱和航运市场的变化声音。综合刚刚出版的"航运交易公报"视点,认为由于2006年全球集装箱货运量大大落后于集装箱船运力的增长,目前处于集装箱班轮的黄金时代的运输市场,其强劲发展趋势将在这一年内结束,甚至成为航运市场中的重灾区。但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供求关键仍要看"中国因素"--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机电设备》2012,29(3):28-30
游艇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一个庞大、热门的产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城市的名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意识和对游艇这样的高端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加上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内游艇产业也取得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许艳  刘政 《中国海事》2007,(9):60-62
近年来,本着"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发展,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经济合作的日益活跃,往来商船不断增多,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海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防止水域污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化》2012,23(6):8-8
正由中国港口协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临港经济高峰论坛于2012年5月16日在青岛拉开帷幕,来自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港口城市、港口企业、新闻媒体等单位的逾600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以"转变、突破、增长"为主题,采取高端访谈、主旨演  相似文献   

19.
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决策体现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进一步推进开发开放的决心,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我国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取向,是对未来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布局之一。  相似文献   

20.
晚清不断高涨的商业经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限扩展的民间信贷,类似于布罗代尔陈述的"自我调整",信贷因此在各种可能的路径找到一种"自己的工具",因此,基于自由金融支持的企业家生态得以慢慢成形。这是19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道与清政府管制基本无涉的市场风景,新的技术因素改变了中国经济传统的经营方式。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