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建岚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41-144,160
路基含水率的长期监测能为科研及施工控制提供重要参考数据,采用传统含水率测试方法无法进行路基深层、连续、定位观测。时域反射(TDR)技术是一种快速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针对TDR技术在红粘土中的测试偏差,通过室内标定试验和现场应用,提出了红粘土路基含水率现场监测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2.
TDR技术在高塑性土路基含水率临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域反射法(TDR)是一种快速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方法.将TDR技术应用于高塑性土路基的含水率监测,克服了传统含水率测试无法进行路基深层、连续、定位观测的缺点.介绍了室内标定试验和路基现场监测方法,以及在福建某高速公路的现场监测应用,并对测试误差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红粘土路用性能试验及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粘土是一种特殊的路基填筑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天然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最佳含水率)、液限高、可压实性差、路基的沉降变形较大、变形稳定时间长。多年的工程应用表明:使用红粘土进行路基填筑最大的隐患是产生形变和裂缝。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研究了宁道高速公路红粘土的主要土性和路用性能;分析了红粘土的CBR值与干密度、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较高含水率下和保证路基压实度情况下压实,能获得较高的CBR值、较好的水稳定性,可以提高路基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贵州遵贵扩容高速公路沿线分布有大量红粘土,其具有高液限、高塑性指数、高天然含水率的特点,为明确其路用性能及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开展了室内试验、红粘土路基填筑现场试验、路基沉降长期跟踪观测等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当红粘土稠度在1.10~0.88或含水率在25%~35%之间时,其CBR值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路基填筑;其路基沉降曲线类似于抛物线,呈"先陡后缓"的总体趋势,在填筑施工期间沉降较大,约占总沉降的50%;填筑完成之后在自然沉降期其工后沉降并不大,且自然沉降期头半年的路基沉降占大多部分。因此,对于红粘土填方路基,铺筑路面前宜预留半年的自然沉降稳定期。  相似文献   

5.
降雨条件下红粘土路基水分运移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非饱和土降雨渗流理论,结合实测红粘土土水特征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红粘土路基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下含水率和压力水头动态变化规律,分析降雨强度、土体渗透性系数变化对路基内部渗流场变化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红粘土路基降雨人渗情况下路基土降雨影响饱和区深度一般为2~3 m,随着降雨历时增加,土坡饱和区扩大,对低...  相似文献   

6.
黔桂铁路宜州站红粘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尽的室内试验证明宜州站红粘土不能直接用作路堤填料.但现场填筑试验结果表明,施工严格控制含水量并采用合理的碾压技术,红粘土强度能大幅提高,可用作铁路路基本体填料.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工程中,红粘土的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通过对贵阳绕城高速南环线红粘土路段不同含水率原状红粘土进行室内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粘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红粘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驼峰型应变软化特性,含水率越高,应变软化现象越明显;粘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大呈阶梯式减小,随含水率增大,内摩擦角也有所减小,但减小的幅度不大。并给出了贵阳绕城高速公路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针对红粘土水敏性特点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于红粘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塑性、高孔隙比等特殊的工程性质,特别是路基表面失水收缩产生了开裂,使得路基产生了一些病害。论文以六盘水内环快线红黏土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制备试样,在105℃条件下进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测量收缩变形以及裂缝的条数、宽度和长度,揭示了收缩条件下红粘土收缩变形和裂缝的演变规律,对红粘土地区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液限红粘土具有显著的干缩开裂特性,作为路基填料的高液限红粘土经碾压密实后暴露于大气中,其表层会形成大量宽度不一的裂缝。为了研究路基开裂的裂缝对路基渗透系数的影响,克服现有室内试验方法的不足,采用自制现场渗透试验装置,进行了单环、双环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裂缝的产生对红粘土路基渗透系数具有重要的影响,且不同宽度的裂缝所造成的影响差异显著,例如小裂缝使红粘土路基渗透系数增加10倍以上,而大裂缝则使红粘土路基渗透系数增加1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TDR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型监测手段,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TDR技术在监测岩体和土体变形中的应用,阐述了TDR技术的基本电磁学原理,分析了岩体和土体的变形对TDR波形的影响,并结合国外工程实例,分析了TDR监测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体现了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省内3条典型改扩建公路的拓宽桥梁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山区公路拓宽桥梁的特点,研究新旧桥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作用的主要影响参数,分析各参数的影响程度及规律,为拓宽桥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交站点设置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赵月  杜文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8):136-139
分析了现有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认为其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了公交停靠站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偏大,针对这一明显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思路。列举了国内常见的6种公交停靠站点设置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按照公交站点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为4类。研究各类公交停靠站处交通流的运行特征,指出车辆在公交站点处的排队现象可以用M/M/C系统进行近似分析,在此基础上,就3个主要类别的公交站点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得到了相应的修正系数。最后,通过实例的验算,证明了所得修正系数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桥墩防船舶撞击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桥梁日益增多,船舶吨位日益增大,船舶航速也越来越快,这将给桥梁的安全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桥墩防船舶撞击问题的研究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际意义.目前中、美、欧洲等国的设计规范均对桥墩防撞设计做出了相关规定,然而分析发现:各国规范仍大都采用简单的静力设计法,没有反映出船桥碰撞的冲击动力本质;近年来,船桥碰撞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重大桥梁工程船撞设计专题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工程师使用则极为困难,很难推广至一般桥梁设计.鉴于此,从桥墩自身结构和桥墩防护结构两个方面对桥墩防船舶撞击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提出了船桥碰撞冲击动力学理论研究的三个设计因子以及相应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畅通、河段疏浚、景观效果和旅游发展等交叉专业的综合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借助Midas和桥梁设计师两个软件,根据河段疏浚施工时序,分为不同的计算工况,在不同的工况下计算桥梁下部结构的安全性,提出对桥梁安全性的影响内容。通过讨论河段疏浚对既有桥梁的安全存在一定的影响,提出计算模式的探索方式,提供有效的分析数据,供管养单位和河段疏浚单位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掺加了不同外加剂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泌水率等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从外加剂的选择、掺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时的注意事项,以实现改善混凝土性能,获取预期的技术经济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路面平整度对小汽车噪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城  孙立军  杜豫川 《公路》2007,(1):122-125
噪声作为交通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正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有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而平整度对这两部分噪声的噪声源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道路中路面的平整度对小汽车的噪声产生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行驶时(不固定排档),平整度与噪声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这一结果使得交通噪声的预测精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高速公路景观安全协调性进行分析,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安全评价细分为线形、中央分隔带、路侧、桥梁、隧道、交叉口、服务区、附属设施等8个评价要素,分项提取和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其景观安全协调性的优劣程度,以重庆涪陵至石柱沿江高速公路的景观安全协调性研究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有效可行,简洁易实现,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和工后服务工作的实践,对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物联网在公路运输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等将车辆与物品的信息记录下来,并随着车辆运输行进过程辅以GPS与G IS技术,对车辆位置与物品位置进行有效跟踪,为查询车辆交通信息与物品运输实时信息提供帮助,从而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斜弯坡桥的设计,提出斜桥斜做、斜桥正做、弯桥直做、弯桥折做、弯桥弯做先进设计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