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与EGFR的表达。结果56例NSCLC组织中,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2%和67.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COX-2与EGFR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肿瘤分期愈晚,细胞分化越差,淋巴结转移越高,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越高,腺癌中COX-2表达明显高于鳞癌,鳞癌中EGFR表达高于腺癌(P<0.05)。结论COX-2与EGFR在NSCLC中异常表达说明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脑转移患者76例,均合并EGFR突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埃克替尼(125mg,3次/d),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肺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剂量36~60Gy(2.0Gy/次,1次/d,5次/周),脑转移灶先行全脑放疗30~40Gy(2Gy/次,1次/d,5次/周),再缩野局部加量10~20Gy(2.0Gy/次,5次/周);对照组38例,厄洛替尼(150mg,1次/d)三维适形放疗同治疗组,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接受2个以上周期治疗后,评价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63.2%和57.9%,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9.9月和9.0月,两组临床受益反应率分别为68.4%和60.5%;亚组分析显示,两组不同EGFR突变类型的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11.2月和10.6月(19外显子缺失),8.7月和7.9月(21外显子突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作用为皮疹、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腹泻,均可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埃克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的差异,评估qRT-PCR法及其环保技术平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手术切除的原发性NSCLC标本91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切取5个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A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B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C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D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E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分别测定5组NSCLC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1)B、C、D、E组与A组比较,EGFR基因发生突变人数百分率、基因靶位点突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C、D、E组与A组比较,EGFR靶位点突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好、特异度强、符合率高。结论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试剂,应用于q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以传统试剂应用于直接测序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好,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EGFR和C-erbB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EGFR和C erbB2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35例NSCLC患者及 7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和C 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C erbB2蛋白在 35例NSCLC患者中过表达率分别为 6 5 .7%和 5 7.14 % ,且其过表达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其中C erbB2蛋白过表达主要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EGFR或 /和C erbB2蛋白过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P <0 .0 5 )。结论 EGFR和C erbB2蛋白过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二者有协同作用 ,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TEN蛋白(CTEN)和E-钙粘附蛋白(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CTEN和E-cad在36例正常肺组织和82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NSCLC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CTEN和E-cad在82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8.5%(48/82)、69.5%(57/82)和28.1%(23/82),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9%(5/36)、0.0%(0/36)和100%(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CTEN和E-cad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SCLC中EGFR与CTEN表达呈相关性(r=0.530,P<0.001),而E-cad与EGFR和CTEN表达呈相关性(r=0.499,P<0.001;r=0.333,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TEN表达水平可作为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EGFR、CTEN和E-cad可能在NSCLC的发展、浸润、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同时对预测NSCLC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阳性标本中早期基因(E6基因)178位(T→G)点突变情况。方法应用模板指导的染料终止子掺入-荧光偏振检测技术(TDI-FP)方法检测宫颈癌患者高危HPV16型E6基因178位点突变情况,以进一步明确此基因位点突变与宫颈癌变的相关性。结果应用TDI-F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高危HPV16型E6基因178位突变率为32.5%,与癌前病变及慢性宫颈炎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23,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基因178位(T→G)突变率较高,可能是HPV致癌的一个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人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ms-like tyrosine kinase3-intenal tandem duplication,FLT3-ITD)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CR-DHPLC)方法检测60例初治AML患者和10例对照组骨髓FLT3-ITD基因突变.结果 60例AML患者FLT3-ITD突变阳性率21.67%(13/60),10例对照组均未检测到该突变;FAB各亚型FLT3-ITD突变率不同,有M3型突变率较高的趋势;FLT3-ITD阳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于FLT3-ITD阴性组(P<0.01);FLT3-ITD阳性组完全缓解(CR)率低于FLT3-ITD阴性组(P<0.05).结论 FLT3-ITD基因突变多见于M3患者,FLT3-ITD阳性者具有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CR率低的特点.FLT3-ITD基因突变可作为预测AML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特征与其分子亚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乳腺癌患者的107个病灶,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SWE检查,记录其弹性模量最大值(E max)、弹性比值比(E ratio);术后记录其临床病理及分子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Erb-B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等免疫组化特征,并分析其与E max和E ratio的相关性。结果 4种亚型在肿块大小、病理分级、BI-RADS分类、E max及E ratio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中,Erb-B2过表达型的硬度最大,Luminal样型次之,Basal-like型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病灶硬度不同,其中黏液癌硬度最大,导管癌和髓样癌次之,小叶癌最软;随着肿块大小的增加E max及E ratio递增,存在线性关系;病灶病理分级和BI-RADS分类越高,E max及E ratio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硬度与其分子亚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病变硬度的评估可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m2 3mRNA、CD4 4s和CD4 4v6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腺癌病理学分级、浸润程度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mR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 6 2例胃组织标本中nm2 3mRNA、CD4 4s和CD4 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nm2 3mRNA在胃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与胃腺癌浸润和病理学分级无相关性 (P >0 .0 5 ) ,但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明显负相关 (r =- 4 .93)。CD4 4s在胃腺癌与胃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8% (19 4 0 )和 13.6 % (3 2 2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CD4 4v6只在胃腺癌中表达 ,阳性率为 6 3.3% (2 5 4 0 ) ,同时CD4 4v6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其浸润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r =5 .0 4 )。结论 CD4 4v6高表达和nm2 3mRNA低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联合检测CD4 4v6和nm2 3mRNA能更准确地判断胃腺癌的转移状态。CD4 4v6过量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及浸润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隧道围岩状态突变风险的评估能力和优化隧道施工措施,首先,结合某在建隧道工程实际,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其围岩状态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找出累计贡献率较大的3个影响因素(围岩状态、施工工法、支护情况);其次,将这3个影响因素指标作为参数,代入杜芬方程,并通过加入阻尼系数的方式,对隧道围岩状态突变风险进行仿真;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分析,找出该隧道的围岩位移风险并提出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杜芬方程中增加含阻尼及含幅值调节反馈控制函数,找出了围岩突变的内因,并针对该项工程提出了具体控制措施,即施工至含水地带时的支护强度需增加28.6%,施工对围岩造成的扰动需降低18.2%,以期达到防止施工过程中围岩状态突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