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港口管理体制系列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管理沐制是《港口法》起草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港口法》的起草过程也正值交通部水运体制改革的运筹过程,此两件大事都涉及港口管理体制。而港口的管理体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所谓立法即是利益的调整。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港口、同样的港口不同的时胡,其港口管理体制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更加使得港口管理体制问题显得扑朔迷离,而关于港口管理体制的各种观点也就更加异彩纷呈。 本刊将连续四期刊登交通部体改法规司条法处叶红军同志撰写的有关这方面的专题系列研究。 本专题系列研究共分四部分:(一)港口管理体制沿革;(二)港口管理体制与国民经济、国家经济改革的关系;(三)《港口法(送审稿)》设定的港口管理体制;(四)国外港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02,(4):49-51
编者按 :为了使读者了解国外港口管理体制与港口管理的动态 ,以便更好地实施本港的管理体制改革 ,本刊特对交通部水运司和中国港口协会共同汇编的《德国港口管理体制与港口管理》资料作连载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早也是唯一的港口管理法规,是1954年元月21日政务院第203次政务会议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条例》。该项法规执行了34年,已于1988年6月18日宣布废止。 《中国港口法》的起草制订工作,始于70年代末。文通部有关司局、中国港口协会以及有关港口的专家参与了这项工作。但终因有关领导对港口管理体制模式,思想认识不统一;部里机构多变,而未能尽快出台。 下面谈谈个人对中国港口管理体制模式的看法。 (一) 对中国港口管理体制历史沿革的回顾 1954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海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港务局既是政府主管港口管理工作的行政当局,又是经营码头装卸、仓储等业务,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实际上是学习苏联港口管理的体制模式,明确港务局是“政企合一”的性质,是“企业性质的管理局”。其后,曾一度实行过“大港管小港”和“  相似文献   

4.
周卫 《水运管理》2007,29(11):17-18,37
为统一对港口管理体制的认识,阐述浙江省港口管理体制现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的规定对港口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完善部分进行探讨,对港口法规中港口管理部门设置和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管理港口的职责未明确的部分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晋元 《水运管理》2005,27(7):35-38
美国港口与航运管理体制可以简单归结为四个特点,其一,它是法制国家,法律制度完备清晰,政府依法管理港口与航运;其二,其管理体制是国家安全第一的国防战备性管理体制,五大兵种中有两大兵种在管水运,这两大兵种战时是军队,平时是管理机关,还是事故灾难等的救助队伍;其三,港口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由州或郡的政府拥有并管理,但具体经营却是码头运营商进行,即地主码头,私人经营;其四,联邦制国家实行的是统筹管理的水上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美国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统一归口,实行统一管理。政府的运输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国会、行业协会以及军队和海关等六类机关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港口装卸机械管理体制存在种种弊端,已成为制约港口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一种更能适应港口生产发展的新的装卸机械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阐述了装卸机械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方向,并对改革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设备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装备素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港口企业,如何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中,尽快建立起设备管理的新机制,使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更大综合效益,这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港口企业设备管理体制现状 就技术管理体制而言,目前港口企业基本上仍按照1980年交通部颁发的《港口装卸机械技术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将设备技术管理体制分为三级(局、作业区、机械队)管理或二级(局、机械队)管理。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这种管理体制目前已逐渐暴露出下列问题: ①一些港口企业实行了逐级承包经营形式,这对设备管理来说就出现了一个管辖权的划分问题,作为原体制的三级或二级,其职责该如何划分? ②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那些以往通过经济责任制而制订的考核内容,尤其是对那些诸如设备完好率等不反映设备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作用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就需作相应的改进。 ③如何实施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技术副局长、总工程师、机电处长三者在技术业务上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职责分工上如何实施对下一级的领导,这在《制度》上不甚明确,因此也就往往造成有些港口企业在“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上较难落实。 ④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除秦皇岛港外,所有的大中型港口均实行了“以所在城市为主,以交通部为辅”的双重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和所在城市缺乏自主权的问题,调动了地方和所在城市的积极性,港口建设和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无论是港口改革与开放,还是港口的建设与发展,都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港口改革、建设和发展面临新问题 1.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关系仍未理顺 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港口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由于“双重领导体制”下港口在行政上受地方政府领导,但在港口建设与经营方面仍由交通部实行行业领导和管理,地方政府对港口的投资和经营收益无权过问,使地方的积极性仍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对港口实行以所在城市管理为主,又不能不造成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对港口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关心程度下降,协调能力不足,致使地方主义、分散主义倾向有所滋长;再加上实行“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财务管理体制根本不能使港口企业做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港口企业的积极性也无从调动,活力不足的问题也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实践证明,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没有理顺中央和地方、所在城市及企业之间的关系,更不能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需?  相似文献   

9.
彭翠红 《中国港口》2001,(12):1-1,23
最近,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转发了交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央企业工委联合提出的《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是自1984年以来又一次港口体制的重大改革,也可以说是80年代我国港口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次改革在我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实施,无疑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港口管理体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一般来说,港口是水路运输的枢纽,而实际上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港口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水路运输,港口的运作与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甚至于航空运输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港口因其功能的广泛性,实际上已成为整个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港口的这一重要地位是由于水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水路运输因其运量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等有利因素,占据了国际贸易货物运输货运量90%以上的市场。在我国水网发达的省份,水路运输的货运量达80%。不管以何种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有很大一部分最终都要经过港口。  相似文献   

11.
钟慧 《中国港口》2004,(12):17-18
港口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港口管理的具体形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各有特点,各有优劣。我们不妨将上海港管理体制与国际先进港口作一比较,从中应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一、港口行政管理体制德国联邦政府设立交通建设和住房部,没有专管港口的部门。因为,德国宪法规定,港口由地方(州或市)政府管理。联邦政府对港口的管理主要是调研、革新,促进港口的效率和竞争力,创造运输公平、平等,保护环境,增强各部门的合作。具体负责全国基础运输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港口体制改革应有利于竞争机制羽形成 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把是否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取舍各项改革措施及检查其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 竞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柱,而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通过港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因此,港口在国民经济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港口企业的活力。所以,和其他行业一样,在港口企业之间也应该形成竞争的局面。但是,由于受运输路线的限制,港口本来就具有地区上的垄断性,即通过港口的货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运输路线决定的,不为竞争所左右的,港口之间竞争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增强港口企业的活力,应该下大力气培育港口内部市场,使之形成多主体竞争的局面。要引进真正的竞争机制。所谓真正的竞争机制是所有港口企业都没有任何形式的保护伞,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因此,是否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是是否有利于市场经济建立的重要标准之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也必须以此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任何体制或模式只有适合而没有高下,只要能够促进发展,这种体制或模式就具有生命力。舟山港一直是地方港口,发展的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通过立足发展走自己的改革之路,逐步建立了适应港口发展的管理模式,使近几年港口发展明显提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进入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的地方港口。一、落实管理职能,深化港航合一的管理体制舟山是具有丰富港口资源的沿海港口城市,港口行政管理的任务十分突出和艰巨。作为地方港口,港口体制的确立也经历了改革的历程,1977年至1989年间,基本实行了交通、港务、航务三合一的管理体制。1989年,为发挥舟山的港口资源优势,加大港口开发力度,舟山港务管理局单独设立。1993年为解决一港多政、港航管理体制不顺的矛盾,市航管处从市交委分设出来,与舟山港务管理局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全市的港口和航运。港口管理机构单独设置,航管机构与交通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几种国内外主要的港口管理体制:地主型港口管理模式。私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港务公司型管理模式。分析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港口管理体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港口的地理位置和作用,各国对港口所处的战略地位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的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港口管理体制均存在很大差异。 评价港口管理模式,关键看其管理体制能否符合本国国情和客观需要。国情与客观需要的变化常使各国港口管理体制处于不断变化与调整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港口》2002,(6):41-42,44
<正> 八、如何评价港口分权、私有化和贸易化 (Alter先生) 我们搞了一个汉堡港的模型,用以回答来访的代表经常提出的一些问题,靠这个模式可以较容易地向来访的代表介绍、评价一个港口的政企分开、私有化的过程情况。近9~10年来,世界各国的港口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有相当的港口是政企不分的港口管理体制。这样的港务管理部门事情很多,既承担官方管理港口的职能,同时又进行装卸作业,因此,缺乏灵活性,因而管得并不好。前几年如尼日利亚的港口都是这种情况使港口处于不发展甚至瘫痪的状态,全国港口一年吞吐量才2千万吨。巴西港口也是如此,内部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8.
<正>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港口必须实行政企分开。 一、实行政企分开,上政下企 根据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模式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职权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和各港未来发展的需要,港口应坚持“一城、一港、一政、多企”的原则,按照“政企分开,上政下企”的思路确定港口管理体制模式。 借鉴国内外的港口经验教训和针对全国大部分沿海港口实际,我国港口管理体制的模式分目标模式和过渡期模式。 1、目标模式,即实行“政企分开,上政下企”。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港港口当局最终应形成唯一代表部、市政府行使港政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划定的水域和陆域的港界范围内,履行政府的行政管理权,统管港政、港务、港建的大事,对实行公司制改造后的港口企业实行控股,真正成为对上一个头,对外一个口,对下一个港口当局。 原来港务局“企”的职能完全以企业集团的模式体现。各装卸公司和其它企业性单位,形成集团公司的紧密和半紧密层,实行专业分工,多家经营,相互竞争,自我发展,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真正拥有《企业法》中规定的各项权利,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2、过渡期模式,即仍保持“政企合一,以企为主”的模式,但必须积?  相似文献   

19.
席燕 《中国港口》2005,(8):42-42
新一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港口法》和《行政许可法》等颁布实施,江苏省政府明确江苏省交通厅为江苏省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筹建省级港口管理机构。由于江苏省交通厅此前没有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港口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指导未来的工作。20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正在逐步取代旧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现行港口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日益显露。主要是: 1.现行的港口管理体制还不能真正发挥中央和地方对港口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80年代,港口实行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港口管理体制,是在我国基本上还是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的情况下提出的,因此,整个改革实质上是旧机制向新机制转换过程中的一个探索,明显地带有计划经营模式的痕迹。目前下放港口中,计划、基建、价格、财务等重要方面仍以中央管理为主,地方政府主要对下放港口行使劳动工资、人事管理等权限。从区域经济和地方利益角度出发,地方政府一方面对下放港口的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某些行政性的干预和协调,既促进了港口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造成企业非税负担的加重。另一方面,地方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中央投资体制改革不到位,一定程度影响港口基本建设的情况下,大搞地方性港口建设,加上港口宏观管理失控,港务局作为市政府管理港口的直属机构名不符实,难以行使对本区域内港口规划建设、港口对外开放、岸线使用管理、港埠行业管理等政府管理港口的行政职能,致使区域内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