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一、世界及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了新科技革命的高潮,20年间世界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取得了平均每年增长4.9%的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仍持续增长,1993年至1997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首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愈益紧密。其次是世界经济区域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几十个经济一体化组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还有: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的智力开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政治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和扮演重要角色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是海运货尖稳定增长的基础,它对国际海运贷源的规模、结构及分布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提高了国际集装箱货物海运需求量;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使区域内部海运货源和支线运输货源迅猛增长;世界贸易货物的知识化和信息化趋势导致国际海运货源增长速度日益低于贸易额增长速度;世界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快速转移的趋势使亚洲地区海运货源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海运咨询公司一份报告称,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到2005年将达到3.06亿—3.35亿TEU之间。亚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呈现最强劲的增长。1995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42亿TEU。 一、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据上述报告称,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到2000年将增长57%达到2.22亿TEU,到2005年则至少增长116%。到201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可望至少增长176%,达到3.91亿—4.65亿TEU。在1995—2000年之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每年增长9%。在2000—2005年之间,平均每年增长7—9%,在2005—2010年之间,平均每年增长5—7%。比较乐观的预测是在贸易自由化发展、经合组织国家内部贸易保护主义的进  相似文献   

4.
张敏 《集装箱化》2009,20(1):29-3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预计未来5a的年增长率为10%~12%。印度信用评级机构ICRA的研究报告称,在商品出口增长、石油和煤炭进口上升以及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推动下,印度港口吞吐量节节攀升。2007-2008年度,印度193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为6.29亿t,预计2012年将达到10.08亿t。未来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潜势取决于全球产出、世界贸易和海运贸易的发展情况。据估计,2007年全球产出增长4.9%,其中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分别增长7.5%和2.5%。  相似文献   

5.
海运在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港口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70年代中国港口面临三压:压船、压港、压货。为了保障中国贸易的顺利发展,中国政府把解决包括港口建设在内的交通运输发展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支持。1980—2000年是中国港口数量扩张阶段,在这段时期,中国政府及港口企业包括民间资本共向港口投资了4千亿元人民币。到2001年止,中国深水泊位达到了800多个,到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贸铁矿石运输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彤 《中国港口》2004,(11):50-51,27
<正>一、铁矿石海运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现状与趋势 80年代以来,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基本保持波动上升的趋势,2003年达到5.15亿吨,2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4.2%,约占世界海运量的10%左右。 目前世界矿石出口国以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为主,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75%以上;进口国以中国、日本、韩国、德  相似文献   

7.
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经济和贸易一直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而由贸易增长而引起的亚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也飞速发展。据预测,到2000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集装箱吞吐量也飞速发展。据预测,到2000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9700万TEU,占同期世界港口吞吐量(1.88亿TEU)的一半以上。同时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集装箱运输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上述因素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港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亚经济、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30多年来,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在7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里,东亚发展中国家年平均增长率为8%,大大高于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4.3%、发达国家平均3%的增长水平。 据世界银行1994年发表的《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报告,在下一个十年中,世界GDP的年增长率为3.2%,发展中国家为4.8%,而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则为7.6%。东亚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使它引人注目地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东亚地区外贸进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也大大超过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据世界银行估计,90年代东亚将占全球贸易和产出增长率的50%。我国地处东亚地区,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为东亚各国和地区提供了广大的市场。1991年以来我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都在60%以上,且这种增长趋势仍在保持之中。目前我国的十大贸易伙伴中有五个在东亚地区。  相似文献   

9.
张颜 《集装箱化》1994,(4):16-19
全球和地区经济条件是推动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唯一动力。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集装箱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货物总量的增长速度。其市场运量虽然只占有海运总量的20%,但其所运货物的价值却占有世界海运贸易总值的80%左右。随着今年世界经济的复苏和逐渐进入正常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世界港口发展比较分析1.从港口功能和作用的角度分析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研究报告和第四代港口的出现,港口发展经历了四代港口的升级和转变:第一代港口是在20世纪中叶以前,港口仅作为海运和内地运输系统的连接点,其主要功能是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第二代港口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第二代港口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由包装、货物加标签扩展到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化》1994,(4):21-21
根据总部设立在英国的海运咨询公司所怍的“关贸总协定对班轮运输和世界港口的影响”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具有深远意义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D)将使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长,估计到2000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将增加79%,达到1.83亿TEU.在2000年以后的十年内将进一步提高75%。  相似文献   

12.
港口不仅是陆运和海运的交接点,也是影响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国际运输链,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这将会给港口物资流通带来大的发展,同时也将对港口装卸机械提出新的要求。运用现代科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港口装卸机械的现代化,已成为港口行业适应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进一步被纳入经济全球化范畴.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尽可能实现优化组合.世界贸易的90%是通过海运方式实现的,而港口是海运的起点和终点,它的所在地通常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等较为发达的城市.所以,港口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2012年国际航运经营综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娟 《中国水运》2013,(1):18-19
海运是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中坚力量,全球贸易中约有80%经由海上运输并由世界各港口装卸。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已经连续44年发布报告,跟踪报道影响世界海运贸易、航运、世界船队、港口、货运市场以及与运输有关的监管和法律框架等方面的重要动态。2012年12月4日,该组织发布了2012年《国际航运经营综合报告》。本刊特组织进行了编译,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廖文 《中国水运》2009,(8):10-10
海运对于中国贸易乃至国际贸易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承担着高达90%的国际贸易量。随着国际海运市场结构和重心的调整,发展国家船队以及海运相关行业,如修造船、港口服务、海员劳务输出等经济活动,海运及相关服务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智慧化港口建设主要体现为推动港口的升级转型、精益化、协同化等方面。随着世界经贸增速放缓和中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当前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诸多变化,腹地经济范围、经济增长速度、产业贸易格局、港口区域竞争态势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现有港口发展模式和区域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港口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外贸货物量90%以上由海运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亿吨大港达到14个,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18.
自50年代后期开展海上集装箱运输以来,世界海运集装箱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在世界贸易货物运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海上运输的一次革命,20年来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见图1。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港口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1世纪港口发展环境分析 1.21世纪的世界经济贸易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进程加速,全球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世界范围内三大经济圈基本形成,欧洲联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区域集团将对21世纪的经济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三大经济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亚太经济圈。这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0年代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分别为2.7%和5.8%,而亚太地区则高达9.9%和13.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出口额1983年占世界出口额的40%,到1995年已超过世界总出口额的50%以上。区域集团化的一个主要结果是各国致力于优先发展区域内部贸易,并在自己伪区域范围内寻求贸易伙伴,加强经济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内部贸易额由1983年的4000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2000亿美元。今后,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世界贸易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增强。据估计,今后全球贸易额增长中的50%以上将依赖于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随着世界贸易的增长以及海运适箱货比例的不断提高,全球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日趋旺盛。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后几年世界集装箱运量将承接近年的上升势头,继续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从而为箱运市场提供一定的货源。从运力来看,90年代以来世界集装箱船队正以年均11.2%的速度扩张,而且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可见,全球集装箱运输的供需双方都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 1.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大幅度增长 据英国远洋航运咨询公司(OSC)统计,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的3640万TEU增长到1996年的15760万TEU,增长了333%,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东亚地区,该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663%。目前,东亚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有4个,分别是:香港、新加坡、高雄和釜山。 2.运力供大于求导致竞争加剧 前两年箱运市场看好,吸引船东大量订造集装箱船,使得集装箱船供过于求的形势日益突出。据美国《商业日报》报道,到去年年底为止,全世界约有集装箱运输船舶2600艘。在1997年1月到1998年12月期间,还将有510艘隔舱式货船和204艘可装载集装箱的多用途船陆续投入使用,从而使全球集装箱运输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