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诊断乳房包块已获得了普遍的重视和肯定。目前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诊断。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甩此方法已近十年,为了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现就77例乳癌针吸细胞学检查和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973年1月—1982年12月我科对乳腺肿块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共125例,其中20例临床和细胞学不怀疑恶性病变;5例乳腺增生病,细胞学检查显示轻度上皮增生;23例细胞学诊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10例年龄35岁~70岁的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使用X线摄影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出早期乳腺癌23例,占20.9%。与手术后病理诊断对照,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为79.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指出乳腺X线摄影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一种高度敏感而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脏疾病是常见的一种疾患,临床常见者有肝硬化。肝寄生虫,各种肝及癌肿等,治疗的先决条件乃为正确的诊断临床上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仅凭病史,体征及肝功的检查是不能确诊的,自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在临床应用后.对肝脏疾患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但此项的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的甲状腺细针穿刺(FNAB)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间的差异,并探求其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甲状腺手术病例中组织病理诊断的HT和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病例119例,其中25例(27份)术前曾行FNAB检查,对比分析FNAB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异同。结果①86例(72.3%)组织病理诊断为单纯HT,33例(27.7%)诊断为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病中良性病变22例(66.7%),恶性病变11例(33.3%)。②行术前FNAB检查的25例(27份)中,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为单纯HT17例,而FNAB诊断为11例,FNAB符合率64.7%;组织病理诊断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8例(10份)中,FNAB可发现85.7%合并恶性病变。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足量的细胞学标本以及对HT的细胞病理学表现的深刻认识是提高FNAB诊断HT准确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在痰液标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287例痰液标本行液基细胞学方法处理,并与传统涂片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和传统涂片法检出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21.6%(62/287)和17.1%(49/287),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方法联用灵敏度可达24.0%,与传统涂片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液基细胞学方法比较差异不显著。液基细胞学和传统涂片法诊断肺癌的假阴性率分别为38.6%和48.5%,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方法联用假阴性率为31.7%,与传统涂片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液基细胞学方法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痰液标本检测肺癌细胞,液基细胞学要好于传统涂片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两者联用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液晶、透照、X线对276例乳腺包块进行术前检查与病理对比,其中乳癌120例,3项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56%、74%,3项联合诊断符合率达92%。各项检查诊断符合率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有密切关系。液晶、透照检查操作简易、无损伤、诊断迅速,可作为临床及普查首选方法。液晶、X线检查对早期癌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率。本文强调联合诊断,互为补充,减少漏、误诊,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X射线摄影,对于口腔科来说,差不多是每夭临床工作之一,无论在诊断上或治疗工作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有好多牙齿和口腔方面的疾病,需借X射线摄影检查,方能胡定其适当的诊断与治疗,即在预防方面,X线的检查的应用,也是预防工作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火药、锅炉、砖窑爆炸所致烧伤43例进行分析,发现有爆震伤临床表现者26例。通过临床分析,对烧伤合并爆震伤的诊断加以讨论,认为凡因某种爆震引起烧伤者,均应进行仔细的全面检查和观察,如某器官有损伤表现,则应诊断为烧伤合并爆震伤,但如爆炸力较强,工作现场遭受严重破坏或病人被冲倒甚至移位时,虽临床上无明显阳性发现,也应诊断为烧伤合并爆震伤。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1981~1994年共行经皮肾活检491例,取材成功487例(99.2%)。其中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63.8%;病理诊断纠正临床诊断16.2%;病理结果使诊断明确者20%。病理诊断为正确治疗方案的制订和病情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帮助。笔者认为该项检查对肾脏病、尤其是弥漫性肾损害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日益推广 ,其渐成为临床上不可缺少的一项很有价值的辅助诊断工具。它具有应用广泛、操作简便、价格适宜等多种优点 ,尤其在彩色血流显示及血流动力学研究方面更具特色。本文就超声彩色血流显像在急性胆囊炎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 急性胆囊类的类型和特征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细菌感染、胆石梗阻、缺血和胰液返流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急性胆囊炎视炎症程度不同 ,临床病理学可分为三种类型 :1单纯性胆囊炎 ;2化脓性胆囊炎 ;3坏死性胆囊炎。其临床主要特征是右上腹持续性疼痛 ,伴阵发性加剧 ,墨菲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一种儿童时期少见而极易误诊的疾病—神经母细胞瘤。包括临床主要症状、首发症状、化验、X光检查及尸解报告。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对误诊原因作了分析,监对鉴别诊断要点作了讨论,提出可疑病例均应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上颇为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本文收集并分析了近1年来经我室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朋例病例,对照分析了经腹部与经明道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宜内腹异位症中的优缺点。牙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其中经腹超声(TAS)检查30例,经阴道超声(TVS)检查20例,年龄24~sl岁。妇科检查于子宫测方或子宜直肠窝触及活动差、胜病明显包块,大部分为囊性并与子宫紧密相连,形态不规则。仪器为SPECTR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川一ha-SSD610、630。TAS检查探头频率3.SMHz,TVS检查为手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部分缺铁性贫血 ( IDA)可伴有胆红素增高 ,和 (或 )网织红细胞增高及糖水试验阳性的溶血现象 ,而此现象尚未引起临床普遍注意 ,常造成一时诊断不明甚至误诊。本文通过对 1 1例缺铁性贫血伴溶血病例的分析 ,旨在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1 1例均为 1 996年~ 1 999年间我院住院患者 ,女 1 0例 ,男 1例 ,年龄 1 5~ 47岁 ,平均 31岁。诊断符合 :1外周血和骨髓检查呈缺铁性形态学改变 ,并经血清铁蛋白、骨髓铁染色证实。2多项溶血检查 (确诊试验 )排除溶血性贫血 ( HA)和合并 HA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74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判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分析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漏诊及误诊的常见原因.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48例(占65%),恶性肿瘤22例(占30%),良性肿瘤4例(占5%).细胞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分别为96%和94%.15例诊断不符合病例主要来自于滤泡性肿瘤诊断组,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学诊断错误及腺瘤性结甲和滤泡性肿瘤间重叠的细胞学特征.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准确性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剑鞘气管     
1.本文报告14例剑鞘气管。其主要表现为:胸内气管冠状径狭窄和矢状径增宽。在主动脉弓上一厘米平面进行测量,冠状径小于矢状径的另或以上者为剑鞘气管。本文指出,气管壁的异常改变处增厚、僵直、向前弓状弯曲和环状软骨骨化等,若与气管的剑鞘形状结合起来可能对慢性阻塞性肺损害的诊断具有更实际的临床价值。2.认识剑鞘气管可以作为X线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损害,尤其是对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客观条件之一。同时,也有利于气管病变,尤其是正气管癌、气管转移癌和纵隔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32例随访散发性脑炎病人76份脑电图的分析,提出散发性脑炎病人的脑电图变化与临床转归密切相关,约83.87%表现为相平行的关系,且临床好转先于脑电图好转。认为在当前散发性脑炎尚无确切的诊断标准、无特异性病原学检查方法的情况下,随访中多次描记脑电图对散发性脑炎转归、预后的判断及回顾性诊断不失为简便而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对71例临床可疑异位妊娠(未破)患者行经腹与阴道超声检查,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和82%。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确认早期异位妊娠比经腹部超声具有更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肌电图学(Electromyography)是近四十余年来新发展起来的诊断技术。利用电子仪器,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籍以了解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诊断神经、肌肉疾病,不仅对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全身许多部位的疾病,也有诊断意义。随着近几年国产肌电图机的逐渐普及,临床各科如内、外、皮肤、眼、耳鼻喉、口腔、理疗及神经、精神等科,均程度不同的应用肌电图检查以协助临床诊断。本文简要介绍肌电图的原理及其在神经科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早八例临床诊断为闭塞性脑血管病的脑肿瘤患者。本组病例的特点是:患者年龄较大,大多数有偏瘫及癫痫发作,早期都没有颅压增高征象,后均证实为颅内肿瘤。本文通过临床症状的分析指出:脑动脉血栓形成和脑肿瘤出现的偏瘫是有区别的,还分析了脑肿瘤症状的好转及突然加重的原因,并强调癫痫多见于脑肿瘤而少见于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如果同时或相继出现了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即使无眼底乳头水肿或腰穿脑压不高,对脑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也要高度怀疑它的准确性。当然最后的确诊要取决于特殊检查。  相似文献   

20.
经CT诊断的13例脑裂畸形,约占同期14053例头部检查的0.1%。以癫痫、轻偏瘫和智能发育障碍为常见症状,临床上不易作出诊断。CT扫描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大脑半球出现低密度裂隙,脑皮质沿裂隙内折,侧脑室壁可出现蜂状突起样憩室和脑室变形,且可并发其他脑发育异常。作者依CT图象的裂隙形态分为楔形(6例)和窄缝形(7例)。本文对其CT表现、分型和临床症状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