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癌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约占95%。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状癌(FTC),前者约占90%。多数PTC相对惰性、进展缓慢、预后良好,但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侧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4.2%。规范、彻底的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DTC的重要手段,不规范的侧颈清扫是造成DTC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NIS mR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mR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NIS mRNA在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包含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IS转录表达与甲状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相比,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NIS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NIS mRNA表达虽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但与颈淋巴结转移以及与肿瘤临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5)。有颈淋巴结转移组患者NIS mRNA表达量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下降(P<0.05)。此外,Ⅲ~Ⅳ期肿瘤患者癌组织NIS mRNA表达量比Ⅰ~Ⅱ期显著下降(P<0.05)。结论 NIS表达差异可以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个性化放射性碘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以期为提高甲状腺癌的诊疗水平和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对 89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统一问卷调查 ,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 ,并采用Cox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 5年和 1 0年生存率乳头状 ,滤泡状 ,髓样和未分化癌分别为 93 3% ,87 7% ;80 0 % ,80 0 % ;1 0 0 0 % ,80 0 % ;30 0 % ,30 0 %。排除了混杂因素作用后 ,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按其重要性大小依次为 :病理类型、城乡、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年龄。结论 甲状腺癌的生存率较高 ,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为病理类型、城乡、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年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腔镜与开放两种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探讨腔镜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46例,开放组5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清扫淋巴结数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低钙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 3,0.914 1,0.581 9);腔镜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5.06±3.20)枚,开放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4.80±3.19)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 7)。结论腔镜与开放术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相当,但腔镜术式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正> 淋巴上皮瘤恶变极为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性,64岁,以左侧腮腺帅块7年,右下腹包块伴下肢肿4年,加重4个月的主诉入院。10年前曾因左侧腮腺肿块、颈淋巴结肿大,手术切除,病检为淋巴上皮瘤。术后深部X线治疗,腮腺颈部各为DA25GY/2周。1年后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又行X线治疗,  相似文献   

6.
TGF-β1和BMP-2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TGF-β1和BMP-2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间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癌组织石蜡包块73例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27例,其中乳头状癌67例,滤泡状癌6例;男14例,女5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6.23±13.26)岁,其中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48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无放化疗史。另收集本院同期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例,女2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1.7±11.32)岁。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测定TGF-β1和BMP-2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和BMP-2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5%和67.12%,均显著高于在癌旁甲状腺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TGF-β1和BMP-2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关(P均>0.05),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TGF-β1和BMP-2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2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检查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超声图像改变可分为“低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 CDFI显示 :瘤内有较丰富的血供 ,收缩期流速较高 ,频谱增宽 ,阻力指数升高 (RI≥ 0 .70 )。同时可发现颈淋巴结肿大征象。超声诊断符合率为 54.55%。结论 在分析肿块二维声像特征的基础上 ,依据肿块内部血流信号的多少及血流参数测定 ,对甲状腺癌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我们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颈中同时用MRI和CT进行检查,了解颈部肿瘤转移洒巴结在两图像中的表现,总结出MRI和CT在诊断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特征。方法 6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行MRI扫描,其中9例同是又做CT扫描,其结果用双盲法与术后颈部淋巴结的病理对照。结果 MRI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图像的特征:①CT诊断转移的淋巴结,主要根据共直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②MRI在判断淋巴结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重对于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66例(超重组102例,非超重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近期生存情况。结果超重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超重组[(237.70±59.16)min vs.(210.55±54.49)min,P<0.05)),术中出血量亦明显高于非超重组[(346.41±223.63)mL vs.(276.77±155.46)mL,P<0.05)];两组的术中总淋巴结清扫数、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和非超重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6.8%和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会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术中的出血量,但不会影响手术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共22例接受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数据。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残疾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 scores, NDI),所有数据导入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定量数据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颈部VAS、手臂VAS、JOA和NDI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各类评分和手术前第1天评分。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一次随访时采用改良后的MacNab标准记录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内镜操作下成功完成。总手术平均时间为125.6 min。术中失血量为2~100 mL,平均出血量为19.1 mL。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时间为15~33个月,平均为24.1个月。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硬膜撕裂或其他并发症。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相比,颈部、上臂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前NDI评分与术前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改良后的MacNab标准显示15例优、5例良、2例中、0例差,优良率为91%。术后磁共振成像和颈椎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表明,椎间盘被充分切除,手术节段神经根受压解除。结论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诊断性SNRB可能是确定颈神经根性疼痛来源的有利的方法。在SNRB的指导下,PPECD是治疗诊断颈神经根病的有效和安全的选择,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根据2015ATA指南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为中高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DTC)131碘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与其131碘治疗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评估131碘治疗前DTC患者的复发风险,对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治疗后临床转归进行随访观察。采用χ~2检验及One-way ANOVA比较治疗反应满意(ER)、可接受(AR)和欠佳(IR)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前sTg水平,ROC曲线及最佳诊断界值点评估sTg对碘治疗后ER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2016年3月至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31碘治疗的DTC复发风险中高危的患者91例,其中男23例,女68例,平均年龄(45.62±11.84)岁,平均接受131碘治疗剂量(121.4±17.3)mCi。因失访等原因最终对78例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其中ER 46例、AR 14例、IR 18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甲状腺腺外侵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0.299,0.274),3组原发病灶直径、颈部淋巴结转移、131碘治疗剂量及术后sTg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0.003,<0.001,<0.001)。IR组的sTg水平及131碘治疗剂量水平均显著高于非IR组(P=0.008),而两者在AR组与IR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86)。IR组的sTg界值点为9.69 ng/mL(灵敏度66.7%,特异度86.9%),ROC曲线(AUC=0.897,95%CI:0.826~0.968)。结论 sTg水平对DTC复发风险中高危患者在131碘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有预测意义,术后sTg>9.69 ng/mL可作为提示其疗效欠佳的界值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疗效。方法入组14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病例,对其应用奥曲肽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14例难治性颈淋巴漏中,12例(12/14,86%)在应用奥曲肽后最终成功愈合并拔管。全部病例中,7例(7/14,50%)应用奥曲肽后次日引流量较之前减少50%以上,4例(4/14,29%)应用奥曲肽后次日引流量无明显减少。结论奥曲肽是处理难治性颈淋巴漏的手段之一,对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张某,男,63岁,26年前医右下腹包块3周,诊断为升结肠癌,在我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升结肠结节型腺癌Ⅱ级侵及肌层,系膜淋巴结2/29有转移。术后恢复顺利,化疗1疗程,术后25年无不适。1年前因上腹隐痛,贫血4个月,诊断胃癌二次入院,手术探查见胃窦部8cm×6cm×2cm肿块,侵及浆膜,第3、4、5、6、7组淋巴结肿大,余未见异常.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胃幽门区浸润型低分化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5.2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53例,颈丛麻醉4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70例,其中全麻应用51例,颈丛麻醉19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71例,症状好转2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颈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使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 在入组的303例患者中,共计53例患者失访,1年总生存率为98.4%(246/250),3年总生存率为97.0%(224/231),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其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94例,失访13例,1年总生存率为100%(81/81),3年总生存率为98.7%(77/78),5年总生存率为97.4%(38/39)。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食道受侵151例,失访31例,1年总生存率为96.7%(116/120),3年总生存率为95.3%(101/106),5年总生存率为82.2%(37/45)。在生存曲线分析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组较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或食道等器官受侵组在总生存时间上存在优势。结论 T4a期甲状腺癌如果有手术机会,应该首选手术切除,通过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endoscopy-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与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其中33例采用Endo-ULBD,35例采用PLI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术后3月改良MacNab评分等指标。结果相较于PLIF组,Endo-ULB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中透视次数Endo-ULBD组多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两组间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Endo-ULBD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与术后3月随访优良率均优于PLIF组(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早期临床疗效方面Endo-ULBD优于PLIF,而且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及总结采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行肺部手术的初期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肺部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行肺部手术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25~79(59±11)岁。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包括肺叶切除41例,肺段切除7例,肺楔形切除6例,肺袖式切除2例,联合肺段切除、楔形+肺段各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17例,肺癌41例;手术时间分别为,肺叶切除(169.93±66.88)min,肺段切除(165.43±56.37)min;术中清扫淋巴结5~26(15.1±8.7)枚;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2~15(6.0±2.6)d,术后住院时间2~21(7.95±3.23)d。除1例患者出现支气管胸膜瘘接受二次手术外,余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顺利出院。患者住院期间总费用为32 015.57~127 087.89(78 483.19±15 925.18)元。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肺部手术在具有丰富常规胸腔镜手术经验的医疗中心可顺利开展,其效果安全、可行,并且在一些复杂操作中具有优势,但是相对昂贵的费用是限制其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β-连环素(β-catenin)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P-GSK-3β)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2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21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DNMT1、β-catenin和GSK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验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DNMT1、β-catenin和P-GSK-3β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DNMT1在低分化程度的癌组织间相对含量高,β-catenin在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间相对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GSK-3β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NMT1、β-catenin和P-GSK-3β的活性改变与结肠癌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石蜡标本及3例正常肺组织中的PTEN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肺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癌患者,而在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低于非小细胞肺癌;②在56例肺癌患者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TEN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随之下降;③Ⅰ、Ⅱ期肺癌患者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患者;④在19例有转移的肺癌患者中,PTE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的患者。结论PTEN基因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测定 59例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受体 (SIL- 2 R)。结果显示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 SIL- 2 R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 (P <0 .0 1 )。良性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甲状腺癌术后 5~ 1 0 d血清中 SIL- 2 R较术前增高 ,可能与术前血清中 SIL- 2 R高水平及手术干扰机体免疫有关。术后约 2 0 d基本降至正常。甲状腺癌血清中 SIL- 2 R升高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提示检测血清中 SIL- 2 R对判别甲状腺疾病良、恶性 ,估计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