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动物模型 ,探讨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的新方法。方法 杂种犬 8只 ,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后 ,在移动牙、支抗牙上安装自制牵张装置 ,以 2次·d-1的频率、0 .5mm·d-1的速率加力 14d使移动牙向拔牙窝移动。停止加力、固定 31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每周定期测量移动牙、支抗牙移动距离。实验开始、结束时 ,拍摄对照侧、实验侧X线片 ,取材行光镜观察。结果 ①加力 14d ,移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 4 .5 4mm ,支抗牙向近中平均移动 0 .4 5mm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②X线片显示未见牙根明显吸收 ,光镜下未见牙髓和压力侧组织坏死及牵张侧龈下骨质缺损等副作用。结论 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可大幅度提高牙齿移动速度 ,支抗牙支抗丧失少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纯钛桩核冠及纤维桩核冠修复上颌中切牙薄壁残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正常咬合情况下两种桩核系统修复上颌中切牙薄壁残根后的应力分布。方法使用Inveon Micro-CT断层扫描技术以21μm最小层间距扫描上颌中切牙切缘至牙根全长,获得横断面DICOM格式数据,利用Inveon Research Workplace图像分析软件进行上颌中切牙外形重建,结合医学逆向工程软件Mimics、Geomagic、Catia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模拟加载,利用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两种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根的应力分布。结果纤维桩核修复组牙根牙本质最大主应力、剪切应力、等效应力峰值均比纯钛桩核修复组减少60%左右,纯钛桩核修复组牙根各区域应力值均大于纤维桩核修复组。同时,两组应力集中区域均出现在牙根唇侧中上1/3,该区域纯钛桩核组应力值达到37.73MPa,为纤维桩核修复组的1.9倍。结论有限元分析提示,上颌中切牙薄壁残根的两种修复方式中,纤维桩树脂桩核冠能更好地避免牙根的应力集中,从而有效降低牙根折裂的概率,可为临床薄壁残根的修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评估它对大鼠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60只大鼠分成3组,用Allen s改良法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Egb腹腔注射,用斜板试验法和Bosso, Beattieand Bresnahan(BBB)评分法观察大鼠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 斜板试验法临界角度药物组和损伤组比较:7 d,P<0.05;14 d,21 d,P<0.01。BBB评分法药物组和损伤组比较:7 d,P<0.05;14 d,21 d, P<0.01。药物组大鼠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Egb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胞外AT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0只,雌雄不限,体重280-320 g,平均300 g,制作成脊髓打击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ATP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10只。伤后1、3、7、14、28 d用改良的Tarlov评分、斜板试验观察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A组改良的Tarlov评分、斜板试验优于对照组,在14 d和28 d,改良的Tarlov评分、斜板试验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细胞外ATP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哇巴因及盐负荷对大鼠心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哇巴因腹腔注射(20μg/(kg.d))构建动物模型,同时给予1%高盐饮水及正常无盐饮水,并建立阴性对照,喂养8周后电镜观察心脏及升主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单独注射哇巴因组(12只)及单独高盐饮食组(10只)均有部分大鼠(分别为10/12和7/10)血压升高,此组大鼠分别为“哇巴因敏感鼠”和“盐敏感鼠”,哇巴因注射加高盐饮水喂养组(10只)大鼠血压都升高。血压升高的大鼠其心脏及升主动脉超微结构明显变化,尤以联合干预者为著。结论哇巴因及盐负荷均可以引起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心血管重塑,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常见的索单元不具有沿轴向的转动自由度,但是在研究输电线覆冰舞动时,轴向的扭转不可忽略,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通用的五节点索单元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具有转动自由度,并考虑轴向变形与扭转变形的耦合,采用四次多项式作为位移插值函数及单元形状函数,运用全Lagrangian坐标描述法,由虚功原理建立了有限元基本方程和单元切线刚度矩阵,集成后利用Newton-Raphson法迭代求解.这样建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一般悬索结构的分析,也适用于输电线这类需考虑扭转的特殊悬索结构的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方法正确有效,具有较好的通用性,适用于各类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牙槽骨高度对旋转移动的影响。方法 建立不同牙槽骨高度的上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SAP91软件计算了牙周膜的应力。结果 随牙槽骨高度的降低,牙周膜的应力值均增大,根尖部的应力值增大较为明显,牙槽骨轻中度丧失时,牙周膜的应力值增大较小,牙槽骨重度丧失时,牙周膜的应力值增大明显。结论 伴有牙槽骨丧失的成人,旋转力偶值需要更加精确地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健康成熟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各18只,每组再分8 h、3 d7、d共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对照组仅做单纯T8、T9椎板切除术,损伤组则按Nystrom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各时间点caspase-1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少量细胞caspase-1表达阳性。脊髓损伤后8 h时,损伤组caspase-1表达高于对照组,3 d时表达最高,7 d时略有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各时间点caspase-1表达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1的表达迅速增强,可能是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正畸牙快速移动时移动牙支抗牙的移动规律及移动牙根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杂种犬 8只 ,随机分为 7、14、2 1、44d四组。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4d ,停止加力固定 3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于 1、7、14、2 1、44d时测量移动牙支抗牙移动距离 ,观察移动规律 ;7、14、2 1、44d时取材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光镜观察移动牙根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加力 14d ,移动牙移动呈直线上升趋势 ,支抗牙移动呈前 7d的直线上升和后 7d的平台趋势 ;加力期间 ,移动牙牙根牙骨质无明显吸收 ,根部牙槽骨稍有吸收 ,固定 30d后 ,牙根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过程中 ,移动牙移动规律与常规方法不同 ,支抗牙移动规律与之相同 ;移动牙的快速移动不会造成牙根的广泛吸收。  相似文献   

10.
机车传动系统扭转与轮对纵向耦合振动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机车打滑时传动系统扭转与轮对纵向耦合运动作用下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建立了机车单轮对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了轮对回转与纵向振动自由度,对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在平衡点附近线性化,并根据线性化系统在状态空间中的特征值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绘制了振动系统临界稳定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轮轨粘着系数的负斜率,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与轮对的纵向振动为不稳定的自激振动,两者与轮对运行速度和轴重有关,速度越大,轴重越小,振动越稳定,因此,传动系统的扭转与轮对的纵向阻尼能很好抑制这种自激振动.  相似文献   

11.
牙周膜牵引成骨正畸牙快速移动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牙周膜牵引成骨正畸牙快速移动的动物模型 ,为其后的系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6只犬 ,每只犬下颌左右两侧分别为实验侧和对照侧 ,对照侧用传统方法以第三前磨牙为支抗牙移第一前磨牙向远中 ,实验侧用自制牙周膜牵引装置。结果 实验侧牙移动显著快于对照侧 ,X线观察实验侧受牵张的牙槽骨有连续的新骨形成 ,压力侧牙槽骨和牙周膜不出现不可逆性损伤。结论 用自制的装置 ,以犬为实验对象 ,以第三前磨牙为支抗牙移第一前磨牙向远中 ,可建立科学、简单、可靠的动物模型 ,牵引的速度、频率精确可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冷保存时间对大鼠移植肠所致的形态学改变,以及对移植术后受体存活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L组,n=6)、冷缺血3h组(L3组,n=6)、冷缺血6h组(L6组,n=6)、冷缺血12h组(L12组,n=6)、冷缺血18h组(L18组,n=6)。建立大鼠原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各组热缺血时间均为2-3min,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相应时间在乳酸林格液中进行冷保存(4℃),再灌注后1h取材。HE染色及电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的损伤,并记录各组大鼠生存时间。结果HE染色下各组小肠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出现不同程度的绒毛缩短、绒毛脱落;黏膜层变薄,肌层水肿增厚;基质层断裂等,这些损伤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加重。电镜下表现为:小肠微绒毛排列不整齐,随着冷缺血时间延长,微绒毛出现脱落;线粒体、肌细胞逐渐出现水肿;血管内皮CAP窗孔增大;小肠上皮基质层断裂;此外,在L12组出现凋亡小体,L18组凋亡小体明显增多。术后生存分析显示:随冷保存时间增长,移植术后大鼠存活率下降(P<0.05)。结论供肠在乳酸林格液中保存,冷保存时间在6h以内最适于小肠移植;保存超过18h则不适于作小肠移植供体。  相似文献   

13.
女贞子提取物对大鼠骨骼肌抗氧化作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女贞子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和运动加药组,每组8只.运动对照组进行6周大强度跑台训练,运动加药组除大强度跑台训练外,每天灌服400mg/kg女贞子提取物2mL.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对照组灌胃同体积3.82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四氯化碳(CCl4) 复合因素诱导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形成过程中,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8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2周组、4周组、6周组,每组20只.予以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硬化,并在2、4、6周3个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8、TNF-α、IFN-γ和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IL-18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①CCl_4复合因素诱导的实验性大鼠,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2周时大鼠肝脏组织细胞肿胀变性,6周时有大量纤维增生,部分肝组织有假小叶的形成;②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实验大鼠血清IL-18、TNF-α、IFN-γ水平逐渐升高,造模6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造模组肝脏组织匀浆中IL-18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造模6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CCl_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形成过程中,IL-18、TNF-α、IFN-γ水平逐渐升高,提示该3种细胞因子与肝硬化的形成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rapid tooth movement in dogs treated by resistance reduction and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aiming to establish an animal model and further to reveal the remodeling mechanism of rapid tooth mov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8 local hybrid dog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for this study. The second pre-molar was extracted on both sides. The experimental side underwent alvelor surgery for resistance reduction and a home-made tooth-borne intraoral distraction device was installed for rapid tooth movement, while for the other side (control side) only tooth-borne intraoral distraction device was used for rapid tooth movement. The longest active force-delivery span was 2 weeks, followed by 6-week retenti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oved tooth and anchor unit was recorded weekly, and radiography was performed for each side before and after distraction.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including periodontal ligament and alveolar bone were sectioned for histolog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average distance of tooth movement was 3.55mm on the experimental side and 1.11mm on the control side. The rate of tooth movement was notably higher (P<0.01) and no significant apical root resorption was detected by X-ray on the experimental side. The active alvelor bone remodeling was found on the tension and pressure sides.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side and the control side after the retention period. Conclusion The rate of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can be accelerated through resistance reduction and periodontal distraction without any unfavorable effects but at minimal anchorage los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VD的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VO组和葛根素组,每组又分为1周、3周、6周、2月(n=6)四个时间点;应用Y型水迷宫实验测定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蛋白的表达。结果①2-VO组和葛根素组大鼠游全程时间和误入盲端次数均显著增加,但各时间点葛根素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均显著优于2-VO组。②各时间点,2-VO组和葛根素组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但葛根素组两种蛋白的表达均较2-VO组明显降低。结论葛根素可提高缺血脑组织细胞内氧浓度,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对VD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胰岛素治疗组(DI组),DI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经腹部皮下注射,治疗5周后称重并计算心脏体重比(H/B);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①与NC组比较,DM组和DI组的H/B、TGF-β_1、collagen Ⅲ均明显增高(P<0.05);与DM组比较,DI组的H/B、TGF -β_1、collagen Ⅲ均下降(P<0.05).②心肌超微结构:DM组肌原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增多,常有肿胀变性;而DI组病变轻微.结论 甘精胰岛素降低了心肌组织中TGF-β_1及collagen Ⅲ的表达,延缓了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进程,改善了心肌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交感传出在大鼠糖尿病痛过敏中的作用。先给大鼠腹腔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损毁交感节后神经元(SPGNs)末梢后,再给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6-OHDA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连续6周的观察中,发现这组大鼠在行为上没有反常表现,它们的伤害性爪回缩阈值(NPWT)和甩尾反射潜伏期(TFU)也没有显著变化,而糖尿病组大鼠在腹腔注射STZ后,在行为上出现反常表现,实验至第1周时,TFL显著缩短,第2周时,NPWT明显降低。结果提示SPGNs在大鼠糖尿病痛过敏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低硒饲料和其饲料补硒分别饲养大鼠1、2和3个月,动态观察了大鼠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和亚细胞结构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同期补硒组比较,低硒组大鼠心肌胞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降低;线粒体GPx活性饲养2个月后明显降低;两组大鼠心肌胞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差别;低硒组大鼠心肌亚细胞膜LPO水平在饲养1个月后显著升高。表明硒对心肌亚细胞膜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