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已过多半,在社会各方猜测中,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最终稳定在7%,从而也确保201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为7%,与年初预计目标保持一致。但同时,国民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我国经济发展正全面步入"新常态"。在这种宏观经济大环境中,再加之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效应,商用车市场上半年异常惨淡,而生产资料属性更加浓厚的卡车市场更是哀鸿  相似文献   

2.
2006年商用车市场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商用车市场基本状况从历史看,商用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从1997年开始,商用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一直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年均增速达10.5%,高于GDP平均增速。2003年,全国汽车销售439万辆,其中商用车(客车 货车)242万辆,占62.41%;2004年,全国汽车销售507.  相似文献   

3.
司康 《商用汽车》2006,(11):39-40
商用车市场份额下降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1998—2004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4.38%,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其间,重型卡车年均增速  相似文献   

4.
正在较大程度上,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是商用车行业市场发展的晴雨表;虽然近年来中央在衡量地方政府的业绩时不再唯GDP定论,而是由以量为主转向以质为主,但大多数地方政府出于各种考虑仍一直暗地里为GDP"较劲"。不论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考量GDP,但GDP对商用车的"贡献度"一直不曾改变。在短暂红火了2年之后,2018年商用车行业仿佛又进入了新的犹豫期,未来如何?有的已不抱多大指  相似文献   

5.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良好 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GDP增速预计超过上年,达11.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11月,国内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  相似文献   

6.
<正>经济环境分析1.国家宏观经济分析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全面步入新常态,处于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期,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今年一季度,全国GDP增速只有7%(去年一季度是7.4%),创出6年来新低(见图1)。  相似文献   

7.
《商用汽车》2013,(1):38-42
1持续低迷2012年以来,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前3季度GDP增长仅为7.7百分点,同比下降1.8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同比下降4.4%。在这种形式下,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的商用车市场也遭遇了严重下滑。2012年1—11月,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0.16万辆和346.0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6%和6.77%。卡车行业除微卡外全线下滑,客车微弱增长。编辑点评商彦章:国内商用车市场经过复合增长率保持15%的十几年,市场容量达到了400万辆左右,处于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井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货运市场低迷,法规升级及疫情影响多种因素下,商用车前市场增速断崖式下降,后市场则持续快速发展,商用车后市场产业链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后市场业务,但尚无形成成熟的商用车后市场商业模式,在此背景下,可以通过对于发展路径类似的乘用车后市场发展模式进行借鉴,探讨商用车后市场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1.汽车发展环境分析1.1上半年宏观经济走势低迷GDP:国内经济放缓态势明显,稳增长成为经济决策重心当前我国经济放缓态势明显,经济增速连续6个季度出现回落,稳增长成为国家调控的重要目标。从数据上看,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7.8%,二季度增速为7.6%,三年多来首次跌破8%,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三驾马车"表现来看,二季度由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快,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相比一季度出现较快回升,为3.9个百分点,出口的负贡献亦有所收窄,而消费的贡献率则出现回落。从当前多数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年内探底回升的"U型底部"(见图1),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出,政策刺激效应将在三季度逐步显现,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将呈现小幅回升态势。经济的下行,无论是对乘用车还是对商用车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牵引车、挂车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速的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市场走势,使其上半年市场表现惨淡。  相似文献   

10.
韩林 《城市车辆》2006,(3):45-47
商用汽车作为生产资料,其需求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前几年,在我国GDP增速为8%~9%的情况下,我国商用车需求出现了30%~40%的高速增长的状态,到2005年我国商用汽车市场大幅度下滑却又表明了商用汽车市场的理性回归。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看,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和活力增强的态势,经济运行稳定增长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1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一是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总体上仍将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二是国外直接投资继续呈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1998年~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见图)。  相似文献   

12.
司康 《城市车辆》2007,(2):39-42
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见图1),1998~2004年这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前,商用车(尤指载货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见图表1),1998~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司康 《汽车情报》2007,(5):23-28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表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司康 《汽车情报》2007,(21):8-11
1.商用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6.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6,(24):12-15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4.38%,均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这期间,重型卡车年均增长高达45.25%,呈现出国际罕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汽车行业的发展水平高于GDP的增速,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动机”。从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汽车产品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制造技术和装备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因为:汽车制造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装备能力;国家汽车行业和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装备业都十分发达,先进的汽车装备,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这些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国家及业界的高度重视,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同样,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国产化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国务院通过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加大了支持和引导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汽车装备制造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用车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主体,受国家政策和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那么,智能制造给商用车企业带来怎样的变革?各位与会嘉宾的答案是:高效。  相似文献   

19.
马锡锐 《世界汽车》2001,(12):33-37
1专用汽车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1.1专用汽车市场动态形势 近几年由于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入,扩大内需,逐渐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经济开始强劲复苏,2000年一举扭转经济增速连续下滑的态势,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GDP增速达8.3%左右.宏观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汽车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时期,汽车产销增速比GDP增速高出一倍多.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国内全部商用车销售完成331.35万辆,同比增加28.39%。其中柴油汽车完成263.35万辆,同比增加28.00%。柴油汽车占了全部商用车的81.29%。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今年商用车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