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深圳地铁6号线民乐停车场工程上跨3条高速铁路隧道,具有结构复杂、环境敏感、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及施工风险高的特点。为了准确分析和合理评估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大直径桩基开挖对运营高铁隧道安全运营的影响,运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该地铁停车场桥基施工对下部侧穿高铁填土隧道的扰动效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多种开挖方案和技术条件下,大直径桩基的开挖成孔不会造成紧邻地铁停车场下方各运营高铁隧道的变形和受力状态的明显改变,整体处于施工安全范围内,表明桩基施工不会危及高铁隧道的结构安全和列车的行车安全。结论对该工程建设及高铁隧道安全运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供类似地质条件下相互毗邻、复杂交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隧道建设》2014,(5):451-451
<正>2014年5月1日10:10,兰新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祁连山1号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铁路隧道——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全线贯通。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工程由祁连山1号隧道、祁连山2号隧道和连接2座隧道的硫磺沟大桥组成,全长16.336 km,隧道轨面海拔最高高程为3 607.4 m,且2座隧道均为Ⅰ级风险隧道,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和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隧  相似文献   

3.
地铁建设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施工措施不当,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陷、基坑垮塌、隧道破坏、周边建筑物损害、地下管线损害等事故。该文针对这一问题,参考相关文献,将结构、土体和地铁盾构施工综合进行分析,探讨了多种施工因素对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影响,以确保在隧道盾构正常施工的同时,尽量减小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不利影响。为了分析城市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立足郑州市实际情况,采用数值仿真分析软件FLAC3D,对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隧道与建筑物间距对地表最大沉降及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铁盾构隧道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红军  王琪  蒋盼平 《隧道建设》2008,28(2):209-212
 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在从地面建筑物下穿越时,会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如何合理控制由于隧道施工引起地面建筑物的倾斜、地基沉降,是地铁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考虑的。以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区间建筑物桩基托换为例,详细讲述桩基托换设计、施工全过程,给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榆佳高速公路佳县隧道穿越城镇居民区浅埋段施工实例,分析了佳县隧道施工危险源及影响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因素,详细介绍了为了减轻爆破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所采用的爆破震动控制技术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平顺性,施工中需采用高精度三维控制测量技术.结合温福铁路飞鸾隧道、甬台温铁路九牛山隧道及凤凰山隧道的测量实践,介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测量方法,并对部分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依托珠三角地区某电力隧道密集穿越高铁桩基项目,采用大型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电力隧道与邻近高铁桥梁桩基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工过程模拟分析软土地区浅埋电力隧道的顶管施工对周围土体及高铁桥梁桩基础的影响。获得了隧道开挖过程产生的地面沉降、高铁基桩的沉降、高铁基桩的应力分布。分析表明:中小直径电力隧道在软土地层中采用浅埋、顶管方式施工对高铁桩基的影响较小,并建议在工程中对顶管线路两侧的土体采用旋喷桩加固,能有效减小高铁桩基附近的土体变形。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气动力学效应对高速铁路隧道内行车、旅客乘车舒适度、洞口环境均有不利的影响.通过对隧道内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应措施,为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施工、运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渝北至长寿高速公路(渝长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唐家嘴隧道下穿3条高速铁路路基段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大跨隧道开挖过程,判定大跨隧道下穿3条高铁路基段的安全性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大跨隧道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某城市地铁盾构隧道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市公路隧道、近接建筑物箱型基础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及其对隧道路面沉降和应力的影响,探讨了近接建筑物施工引起建筑物箱型基础变形、侧倾和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验证了采用围护桩加固对于减缓和控制盾构施工对公路隧道、建筑物基础沉降、侧倾和附加应力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仰拱及填充施工工序繁琐导致的施工进度缓慢一直以来影响整体施工进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对当前使用的单洞双线大断面高铁隧道Ⅲ级围岩仰拱及填充施工方案进行分析,通过设计使用长栈桥与多模板、滑模施工、仰拱与填充分区段作业等措施,对施工方案加以优化,形成新的仰拱施工技术,从而使仰拱及填充工作面月进尺由96 m提高至175 m,为Ⅲ级围岩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达到提高隧道整体施工效率的目的,并为今后类似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隧道施工可能致使邻近上部建筑物发生变形、开裂和破坏。分析隧道施工对邻近上部建筑物的变形影响和上部结构的变形模式,针对重庆在建的渝中隧道同时下穿华夏银行营业部大楼和上跨轨道6号线区间隧道,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渝中隧道施工期间,华夏银行营业部大楼和轨道6号线区间隧道的变形及结构的应力变化过程,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类似隧道施工中邻近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京雄城际铁路机场隧道面临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面异常入侵等风险,为了更加迅速、直观地了解隧道结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及健康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京雄城际隧道的结构健康监测工作中,先结合BIM技术对高铁隧道的分层沉降、衬砌环向应变、渗漏水、火灾、异常侵入、变形缝变形等多参量开展智能化、高精度监测技术研究;再结合相应评估指标与预警阈值构建基于多参量传感技术的高速铁路隧道形位感测管理平台展示系统。该系统集数据采集、监测预警、安全评估以及可视化展示于一体,能够实时反映隧道所处的安全状况,为高铁隧道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并为"智能京雄"工程提供强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隧道一般选择单洞双线的断面,影响选择隧道断面的因素是隧道空气动力学。施工过程中,增大开挖浅埋隧道断面的同时,安全性的保障和技术性合格的难度也在增加。正确的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为使台阶法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举例研究了某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工程,用模拟数值及现场测试的方式研究分析台阶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冷道远 《隧道建设》2009,29(2):239-242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平顺性,施工中需采用高精度三维控制测量技术。结合温福铁路飞鸾隧道、甬台温铁路九牛山隧道及凤凰山隧道的测量实践,介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测量方法,并对部分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施工时,常常会导致隧道上部的地表出现沉降,并在隧道的运营过程中,这种沉降现象依然会持续发展,对隧道的地下设施以及隧道四周的地面建筑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降低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干扰,分析隧道施工时地表的沉降规律至关重要。基于此,对盾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以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9,(10)
新建项目上跨既有铁路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在上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分析下方既有铁路隧道的附加位移、应力、轨道平顺度的影响。结合胜山~陆埠公路工程上跨大山脑高铁隧道,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针对上方公路工程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方公路工程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在安全范围之内,既有的高铁隧道衬砌结构能满足安全需要,本案例能够为将来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雒东强 《公路工程》2016,(4):171-175,201
矿山法俗称浅埋暗挖法,具有施工形式灵活多变,所需专用设备少,对地面交通及居民生活干扰少的优点,在城市隧道工程中应用广泛,并取得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城市隧道工程中,山岭隧道建设极为普遍,主要采用新奥法理念进行钻爆法实现。这种模式会伴随一系列问题产生,对城市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为降低隧道施工风险,减少对城市地区的影响,以某隧道工程建设实践为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对基于矿山法的城市隧道工程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基于矿山法的城市隧道工程,位于洞口处的施工围岩,稳定性较好,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时,注浆加固可降低最大沉降值,从而增加上部建筑物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盾构隧道施工会引起周围地层位移,从而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在工程项目实施前需要进行安全评估。依托浙江宁波某在建盾构隧道工程项目,通过MIDAS GT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盾构隧道的掘进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不同程度施工扰动作用下建筑物的沉降位移。并结合当地盾构隧道施工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对上部建筑物的安全进行评估,提出盾构施工监测数据的关键控制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工程,在盾构隧道的掘进施工过程中,位于其上方的建筑物安全可靠。通过该方法可以用既有的施工监测数据对建筑物沉降进行预测,为相关工程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0.
某拟建地铁停车场运用库上跨高铁隧道群,基础采用桩基础形式,共24根,位于两高铁隧道之间。桩基与隧道的最小净距为3 m,同时近距离跨越三条高铁隧道群。由于高铁隧道顶土体松散、桩顶荷载大、桩距隧道近等特点,桩基施工及桩基荷载可能对隧道产生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了桩基础承担的荷载通过桩土作用,对既有隧道结构应力、变形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群桩基础叠加效应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