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
3.
关于汽车液压减振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采用BP网络建立汽车液压减振器调试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模拟国产轿车的速度特性证明其可行性,经对比表明该模型模拟精度提高明显,实用性强且容易控制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磁悬浮减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主要用于轻型轿车的新型减振装置。它集螺旋弹簧和阻尼减振器的功能于一体,采用高性能永久磁铁的磁场作为弹性介质,是一种很好的非线性弹簧,可根据负载自动调整刚度性特性及车身高度,能很好的适应汽车行驶车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液压减振器阻力特性的非线性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液压减振器特性的多种因素,提出了数值模拟其阻力特性的物理模型及非线性计算方法,从理论上揭示了其产理,分析讨论了油液温度,对其减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车用橡胶减振器动态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车用橡胶减振器动态性能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其动态性能随动态载荷,频率,预载的变化规律,为设计选用橡胶减振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汽车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分析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对筒式液阻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提出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是不的;分析了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历程及非充气和充气减振器的特点,阐述了机械控制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电子控制式减振器以及电流变和磁流变液体减器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分析了筒式液阻减振器其于经验设计/实验修正开发方法的缺点,阐述了基于CAD/CAE技术的现代设计开发方法的过程及其关键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展望了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防止液压减振器因工作液的损失而丧失阻尼效能,其机械密封结构的设计是重要问题,阐述减振器机械减密封的原理和优点,介绍其结构参数设计包括弹簧设计,油封材料选用和尺寸设计以及O型密封圈沟槽设计等,可供产品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硅油减振器是柴油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本文介绍引进美国康明斯技术生产的柴油机硅油减振器出厂试验所用试验台的原理、试验台设备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摩托车减振器规格型号繁多,质量不一,而摩托车厂多无明确的技术标准、合理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标准数据.仅凭感觉来检测,因而出现不问其阻尼力大小和示功图是否合格,只要不漏油、外观漂亮、手感好、价格低就是好产品.这样助长了制造伪劣产品的风气,造成优质产品难销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14.
汽车简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对简式液阻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指出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对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分析了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历程及非充气和充气减振器的特点,阐述了机械控制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电子控制式减振器以及电流变和磁流变液体减振器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分析了筒式液阻减振器基于经验设计/实验修正开发方法的缺点,阐述了基于CAD/CAE技术的现代设计开发方法的过程及其关键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展望了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轻型汽车技术》1989,(3):63-63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用于匹配KV12大马力柴油机的18″硅油减振器国产化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减振器试验台共振判读与控制,标准谐波等效等专业设计原则与品质评判依据;还给出了国产减振器试验台部分设计与品质评判参数。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前、后减振器装配线是通过电气、液压、机械及它们的组合方式,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摩减装配过程半自动化,并且采用多台分机完成相应工序的装夹和装配,两条装配线都由日本产C60P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该装配线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而且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及减少操作工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依维柯汽车后减振器支承横梁进行了结构分析,指出了原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新的产品结构及改进后的冲压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