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海战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舰船编队作战,但舰船编队产生的电磁环境较单舰产生的电磁环境复杂且恶劣得多,这与舰船编队的数量及舰船编队形式相关.为了解舰船编队电磁环境以实现舰船编队电磁兼容性,本文从理论方面推导了线形编队雷达综合场的功率密度计算公式,同时利用该公式并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了对编队雷达综合场功率密度的计算,从而为预测分析舰船编队的雷达电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舰船短波电磁环境仿真建模是面向舰船短波大功率天线优化布局、电磁环境精确计算与数字表征、电磁环境计算机模拟的关键技术,要保证舰船电磁环境分布的仿真结果贴近工程实际,必须对舰船电磁环境仿真模型进行精确构建和算法适应性处理。本文针对舰船短波电磁环境分布特征,分析了影响舰船电磁环境仿真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结合计算机图形学、计算电磁学和电磁波理论对舰船电磁环境仿真建模的工程应用技术开展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电大尺寸复杂平台电磁环境仿真的优化建模方法。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能满足工程应用需求,与试验数据对比的平均误差小于3dB。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舰船装备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电磁兼容性标准是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舰船电磁兼容性的基础.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将电磁兼容性论证、设计和建造工作标准化和量化,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和满足舰船研制对电磁兼容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舰船电磁兼容性特点,按照提出的体系建立原则及方法,建立了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为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光所 《船舶》2010,21(5):41-43
电磁兼容性是现代舰船必须重视的关键技术,在舰船设计各个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对全舰电磁环境进行预测分析,优化配置方案、优化总体布置,尽可能在设计阶段从根本上优化电磁兼容性,为将来的实船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吴楠  陈炯 《中国舰船研究》2012,(5):103-106,118
舰船目标作为海上运行的武器平台,其电磁散射的最本质特征体现为目标与海面环境一体化的复合散射。在舰船目标雷达波隐身性设计中,需要开展模拟RCS试验来验证方案可行性。针对舰船所处海面环境的特点,采用双射线追踪方法分析了随机粗糙海面对舰船散射回波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关于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流程的建议,论证并指出在技术设计阶段需要用接近实际环境的方法进行水面环境舰船隐身设计验证,结合数值仿真与本体RCS试验,掌握并控制舰船隐身性指标和强散射"要害点",并从场地开阔性、测试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舰船目标RCS水面模拟试验的测试要求,从RCS指标设计验证、强散射中心分析、总体多专业协同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模拟试验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赵晓春 《中国修船》2008,21(1):10-12
文章通过舰船及装备的维修特点分析,提出舰船维修后应进行电磁兼容性评估,并给出了试验评估要求和评估方法,以验证掌握舰船维修后的电磁兼容性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舰船装备维修特点和电磁干扰控制原理研究,文章提出了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的概念,详细阐述了电磁兼容性维修内容、维修要求、实施时机,研究了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方法,分析了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磁环境对舰船通信系统的影响,通过对通信系统设备状态、电磁干扰的来源、电磁干扰的特性、干扰的传播、电磁干扰的危害等方面的探讨,分析了舰船通信系统的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9.
舰船电磁兼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满贵 《船电技术》2005,25(4):23-25
本文介绍了舰船电磁干扰的危害,阐述了引起现代舰船复杂的电磁环境的原因,控制电磁干扰的一般原理及采取的主要工艺手段、措施和实施方法,以便大家对舰船电磁兼容建立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4,(7):103-107
舰船上装备大量的电子信息系统和武器,电磁环境十分复杂,舰船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量化评估,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充分发挥其作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包含五大类19项指标的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提出的多层次加权求和综合方法对舰船电磁兼容性进行计算和验证,对舰船电磁兼容性能进行量化评估,为准确掌握舰船电磁兼容性状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舰船电磁环境对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黄暄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3):87-90,93
舰船是电磁环境复杂的武器平台,电子对抗系统在此平台中,其作战性能会因各种电磁干扰而受到影响和危害.分析了大功率雷达、脉冲雷达、高重频雷达和大工作比发射设备对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性能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探讨了解决方案.最后阐述了实施舰船电磁兼容管理控制对提高全舰电磁兼容性和舰船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舰船通信设备电磁屏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舰船复杂电磁环境产生的基本原因,简要介绍了电磁屏蔽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电屏蔽、磁屏蔽和电磁屏蔽的屏蔽机理,并且推出了完整屏蔽题的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最后给出了在舰船特殊环境下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的整体设计依据和关键措施,其中重点叙述了波导型通风孔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孙畅  韩允 《船电技术》2010,30(5):53-56
海洋环境及电磁干扰对舰船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影响很大,本文针对船舶舰船控制系统工作时所受到的电磁干扰及使用环境等影响,阐述了控制系统在研制阶段应采取的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针对线路板设计、设备内部布线、电缆选用等方面的防电磁干扰措施以及其工作环境提出了几点方法,确保了舰船控制系统的工作稳定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船用质谱仪作为舰艇舱室气体测量的主要设备,其电磁兼容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舰艇舱室环境检测的准确性,对艇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舰艇的作战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依据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从屏蔽和线缆敷设2个方面对船用质谱仪进行电磁兼容结构设计,使仪器满足GJB151B《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的相关规定,从而保证仪器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测量的准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电磁频谱管控是舰艇编队海上作战中各作战单元有效联合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海上作战电磁频谱管控建设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下海战场的电磁频谱动态管理进行研究,阐述了编队电磁频谱管控基本概念与内容,研究了编队电磁频谱管控的工作流程,设计了编队电磁频谱管控体系的总体架构,最后对编队电磁频谱管控系统功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舰船的电磁兼容性,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空间滤波原理,分析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在舰船上的应用,设计1部工作在 X波段的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仿真分析表明,该天线罩对通带外的电磁波具有较好的滤波作用,同时能保证通带内电磁波的有效传输,可以作为改善电磁兼容性的措施应用到舰船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电子侦察卫星工作原理和侦察能力的基础上,文章基于卫星侦察效能分析,提出了复杂电磁环境中水面舰艇对抗电子侦察卫星的战术和技术措施,为水面舰艇反空间电子侦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波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3):121-122
舰船的射频环境异常恶劣。电爆装置作为舰载武器系统的始发能源,可能会因吸收周围射频场的能量而发生误动作。利用GTEM模拟舰船射频场环境,对舰用典型电爆装置的射频干扰敏感度进行的试验测试表明:舰船射频环境能够对安全电流较低的电爆装置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当前,舰艇电子设备高速发展.由于电磁干扰(EMI)引发的问题日益增多.通过简要分析电磁干扰对舰艇的危害,对舰艇电磁干扰抑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便于实现舰艇的总体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磁波在时域、频域、空域和能量域的相关特性,进行了有源干扰对舰载武器系统雷达影响的分析,给出了清晰的分析流程和简明的分析方法,对进一步研究有源干扰对舰载武器系统雷达影响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