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八十八岁生日过了已经快两个月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坐过远洋轮船,看样子我这一辈子是不会坐远洋轮船了。我只坐过近洋线的船,就是中国沿海这一段,总共有两次吧。第一次是在1925年,我与父母从上海到江苏徐州探亲戚。到徐州后发生了江浙战争,齐燮元和孙传芳两个军阀混战正酣,结果是我们回不去上海了,只得到天津坐海船,绕道回上海。  相似文献   

2.
两地抒怀     
南京,上海。一个是六朝圣地,一个是东方巴黎。南京,是我亲爱的家乡,我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上海,是我亲切的向往,我们在这里感受开放和繁荣,2010年,南京,上海,因为世博会而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3.
Cherry 《游艇业》2013,(1):46-47
《游艇业》:请问,这是您第一次进行国际性合作吗?那么,您在此次上海游艇俱乐部的项目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Jean-Pierre Heim:我曾经有过跨国性合作案例,比如与纽约、巴黎、上海之间的合作,只不过那次项目主要是针对品牌的形象建立。这一次,我是作为国际代表参加上海游艇俱乐部的设计项目。  相似文献   

4.
鹿特丹港口物流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请允许我称赞上海港口管理局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上海港已跻身世界前列,并且不久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保持这个头衔40多年了,现在将要失去,我是否感到伤心呢?没有,我仅仅是有些感慨而己。重要的是上海并不是一个竞争者,而是一个姐妹城市,更是一个广受好评的商业伙伴。如果你们成功了,我们也能从中获益,反之亦然。我们这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我相信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仍然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游艇业》2013,(7):82-83
《游艇业》:这是您第一次参加极限帆船赛吗?MorganLarson:不,我去年就参加过了。去年也是以船长的身份参加的,并且跟随全程。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带领Alinghi队。《游艇业》:您觉得青岛赛和其它城市的比赛有什么不同?Morgan Larson:我觉得青岛是个不错的场地,同其它城市的比赛相比,这里朋友们更加热情兴奋,许多市民和上学的小孩也都参与进来了。  相似文献   

6.
倪明  黄佳萍 《航海》2012,(3):42-43
2012年4月20日,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海军上海舰艇岸情部共同举办的“我爱海军,我画海军——周补田油画展”拉开帷幕,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丛建国主持剪彩仪式。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艘消防船,1978年在上海东海船厂诞生,弹指一挥间,30岁了。30年流水年华.我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一同走过.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陪伴着油港成长。心系着蓬勃发展的长江水上消防事业,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长江是一条龙。有人将位于长江口的上海称作龙头,而长江中上游的中西部则为龙尾。在龙头的引领下,让长江之龙的全身躯舞动起来,需要百舸千帆的航运推力。从近洋、沿海到长江,一个诞生不过两年的航运企业——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依托中远,以班轮公司的实力挺进长江,着力铺展长江集装箱运输的崭新航路,正在大步推进中远的“长江战略”。  相似文献   

9.
童孟侯 《航海》2022,(2):18-21
<正>我有幸零距离接触中国灯塔史上两位开拓性的标志性人物,一位是上海航标厂总工程师史瑞昌,另一位是上海海事局总工程师李汶;一位是制造中国灯塔的鼻祖,另一位是管理中国灯塔第一人;一位已经仙逝,另一位还健在,92岁了,思路清晰,活动自如。前些年春节,我总是带上礼物到李汶先生家去拜年,没想到第二天,他竟骑自行车跑了10公里到我家回访,说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近些年,我再也不敢去他家拜年了,只是在电话里问候。  相似文献   

10.
桑史良 《航海》2011,(1):42-45
去年,在网上看到上海最早、规模最大的商船会馆因要配合市政动迁而被列入动迁范围,并且得知已开始拆迁了,对此我一直惦记着,无法放下心来上海地处南洋和北洋两条航线交会点,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在此转口,以沙船为主的贸易活动,繁荣昌盛,促进了上海的商业,奠定了上海的繁荣。这就促使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大都市,并被誉为“江海通津,东南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