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型内燃机车 北京型内燃机车是北京二七机车工厂1970年开始试制,1975年批量生产的四轴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车. 北京型机车外型独特,机车头有"天安门"标志,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现已停止生产,其收藏价值越来越大,现已被国外数家收藏馆收藏.  相似文献   

2.
卫星型内燃机车 1958年10月.四方机车工厂在“东风”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新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由四方机车工厂牵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设计研制,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于1959年9月试制成功了“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二七装备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新中国成立后,工厂旧貌换新颜。1958年9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内燃机车。1975年正式转产北京型内燃机车,开创了我国旅客列车牵引内燃化的先河。随后,内燃机车产品逐步形成液力传动  相似文献   

4.
日本货运铁路公司编组站目前使用DE10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和HD300型串联式混合动力机车。为应对小规模调车场作业,开发了DB500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并在下关站投入使用。简要介绍该型机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和装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液力传动装置能够得到合理和有效使用的范围 ,介绍了俄罗斯目前生产各种液力传动装置的情况 ,结合俄罗斯国内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制造水平和国外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运用经验 ,具体指出了内燃机车液力传动装置的发展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工矿内燃机车的技术发展、运用状况及市场前景,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为进一步拓展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空间和运用前景,应努力提高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技术水平;同时提出我国液力传动内燃机车需要重点发展大功率液力传动装置、不停车换工况、防滑防空转、微机控制等几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二七装备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新中国成立后,工厂旧貌换新颜。1958年9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内燃机车。1975年正式转产北京型内燃机车,开创了我国旅客列车牵引内燃化的先河。随后,内燃机车产品逐步形成液力传动和电传动两种方式、不同功率等级的产品系列。目前,东风7型调车机车系列产品已经配属全国铁路全部的18个铁路局(公司),其中包括吉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私营铁路和国营铁路公司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计划的实施,大大地推动了液力传动装置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的液力传动装置的若干典型实例,然后描述了Voith Turbo公司开发的三种不同功率等级的新型液力传动装置,即:功率为300-400kW、适合安装在内燃动车地板下面的三速度档T212bre型液力传动的装置;功率为200-300kW、具有“Voith Shortpack”新概念的液力传动装置;最大功率达到2300kW、适合迄今市场上的内燃机车用的L620re型液力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9.
郑棂 《铁道知识》2012,(5):60-61
2010年3月,一代名车NY6型内燃机车驶入中国铁路博物馆,成为该馆收藏的新一批馆藏文物.这也标志着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从联邦德国亨舍尔工厂引进,被铁路工人们昵称为"大马力"的NY5、NY6、NY7 三种型号的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全部退出现役.在将近40多年的运用生涯中,这三种内燃机车以功率大,可靠性高,操纵方便等优点深受机务人员的称赞.同时,对于它的研究也为中国国产内燃机车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德国兄弟结缘东方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为了满足运输领域对先进机车的迫切需求,当时铁路部门先后进口了多批内燃、电力机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日本DD5l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结构及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二代内燃机车 1964年,在中国铁路机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年,中国第一代内燃机车从仿制走向批量生产。其中仿制的东风机车和东方红机车驰骋于新建的西南三线铁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一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大功率牵引动力内燃化电力化领导小组,制定了发展内燃和电力机车的技术政策。第二代内燃机车的研制迈开了坚实的步伐。第二代内燃机车中液力传动的东方红型、北京型和电力传动的东风型均已形成系列。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世界内燃机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速及准高速客运和重载货运为中心介绍了80年代中世界内燃机车和内燃牵引的整个发展情况及目前的状态;介绍了8类新型的典型内燃机车以及内燃机车在微机控制,柴油机,交流电力传动,液力传动,转向架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评价了80年代内燃机车的技术经济水平和90年代内燃机车的发展趋势;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了比较,文中还介绍了一些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主要缺点之一是起动时达到工作牵引力的时间较长。本文介绍了一种充油加速器,当它用在起动液力变矩器的充油系统中时,可使液力传动装置的效率提高12%~14%,内燃机车的总效率提高41%,使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灵活性达到电力传动内燃机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变化,市场对内燃机车产品的开发起着越来越大的导向作用。四方机车车辆厂作为主要内燃机车制造基地之一,曾为我国铁路运输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文中回顾了四方工厂研制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及80年代转产电传动内燃机车的历程,总结分析了工厂的优势与不足,着重介绍了内燃机车产品开发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从1960年到1985年,前民德DR铁路从国外购置了多种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和5种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其中1977-1985年间从罗马尼亚购进了200台带列车电力采暖装置的1900KW的119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由于设计制造方面的缺陷,机车故障很多,运用可靠性很差。因此决定对119型机车进行改造,包括更换新型柴油机,以提高机车性能的牵引功率。最终决定由Krupp MaK公司承担改造任务。这里详细介绍了该  相似文献   

16.
由德国VoithTurbo机车公司和madesign设计代理公司开发的MAXIMA40CC型3600kW机车,是迄今功率最大的装用单机组的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该机车将在2006年秋季德国柏林铁路创新博览会上首次亮相。这种新型六轴液力传动内燃机车采用VoithTurbo公司的LS640reU2 KB385型大功率“分裂式”液力传动装置,轴重为20~22.5t,燃油装载量达8000L,适用于东欧和俄罗斯长交路牵引作业,货运最高速度为120km/h,客运最高速度为160km/h。  相似文献   

17.
1概述 2001年初,四方机车车辆厂承接了GK3B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用抬车机的设计制造任务,抬车机属于非标设备,用于架修时将机车车辆车体抬起推出转向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 VZOO~1内燃机车运用 Mekydro K 184U型液力传动装置的经过及其结构和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电压调整器用于稳定内燃机车辅助发电机输出端电压,它的性能好坏对机车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本电压调整器用于北京型3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ZQF—46启动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采用了“可控硅直流斩波器”(见图)。一般直流斩波器的弱点是容易失控。在内燃机车上,“电压调整器”的失控,会引起过压继电器动作,这是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20.
资阳内燃机车从70年代初开始研制东方红2型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至今已历时20余年,历经大量攻关改进、试验研究、产品质量由低到高,品种由单一发展到形成比较完整的功率系列,技术水平亦达到80年代世界同为听先进水平,实现了“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宏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