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对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特殊地形、地貌环境特点分析,通过介绍重庆市九龙半岛初步规划路网的理念、策略、原则与方案,提出基于自然地形地貌将岛屿分解为上、中、下三岛组合路网设计方法与综合布局策略,梳理出规划思路,揭示一般山地城市和滨江半岛区域交通特征和路网规划要点,为城市设计师进行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路网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二郎山隧道长13.4km,是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隧址区极其复杂的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和极其敏感的环境条件,严重制约路线走廊选线。通过对隧址区地形、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二郎山隧道K线和F线2个走廊方案进行比选,结合洞外工程,从工程规模、抗灾减灾、运营节能、实施难度等多方面论证,最终推荐工程规模较小、抗灾能力强、行车安全性较高及利于洞外互通布设的F线方案。  相似文献   

3.
江城大道是宜昌市中心城区“四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线选线设计为总体设计的主要控制环节,必须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多方案比选,以选择最优方案.首先,介绍了江城大道的路线布设、主要控制点及路线布设原则;其次,从全线4个路段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个路段(谭家河村路段和宜万铁路段),分别进行K线、B线、D线和K线、E线、F线的详细比选分析,总结和探讨了山岭选线、下穿高铁选线等关键性问题;最后,在体现“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标准选线”理念的前提下,总结并确定了选线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CSD的常吉高速公路自然环境选线方案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德)-吉(首)高速公路是我国规划的8条西部大通道之一——长(沙)-重(庆)高速公路的一段,经过常德、怀化、湘西三市州,沿线自然资源丰富、景观环境优美,选线若不合理,必将破坏沿线自然环境,影响自然景观及原始风貌,增加大气、水源及噪声污染。该文在对常吉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量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目前美国提出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背景设计(CSD),进行了常吉高速公路保护自然环境的选线优化设计,通过具体路段的实例分析,证明了CSD方法是决策路线走向与环境保护的新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成贵铁路兴文到威信段位于四川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形急变带,地形起伏大,沿线重力不良地质体、煤层瓦斯、采空区和岩溶极为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线路方案比选困难。勘察设计过程中,在遵循复杂艰险山区选线定线技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情况制定了“从面到线,由线到点,再由点控线”的地质选线实施方案,通过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和工程经济技术比较等方法,确定南广河下游方案为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云南省某山地城市项目,针对山地城市的复杂地形,分析了其涉及的雨水、污水、洪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选择;探讨了山区排水设计中流速过大及陡坡排水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思路。得到的相关结论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以其复杂的地形、多变的要素不同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的道路设计复杂性和难度明显大于平原城市。结合山地城市特征以及包容性道路设计理念,提出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区内岩溶发育具有其独特性。为探究高原型岩溶的发育特征,探索高原型岩溶的调查分析方法,为高原岩溶区隧道工程选线提供参考,以藏东南怒江峡谷区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调查确认区内现存各级夷平面的地形、地貌、结构特征,参考其对应的古气候特点,分析该区高原型岩溶的阶段性发育特征;利用地表岩溶现象调查数据、航空电磁物理勘探及深孔钻探成果,进一步分析区内岩溶的垂直分带规律,验证基于夷平面演化分析高原型岩溶发育程度的可行性;统计隧址区出水点的分布高程,采用其流量、同位素测试结果,结合岩溶发育规律分析岩溶水的补径排特征,划分岩溶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区隧道工程潜在风险,提出隧道选线及工程设置建议,以降低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岩溶塌陷与强烈突涌水风险。  相似文献   

9.
以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为研究背景,对影响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选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充分运用减灾选线理念,结合沿线工程环境特征,对选线理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地质先行、重视环保、合理展线、靠近既有交通走廊”等选线原则。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形陡峻、地质复杂、资料空白、不通路的西藏S306线这一典型困难复杂地区的公路建设,研究了无控制的高分辨率IKONOS卫星测绘1:10000三维数字地形图,Landsa tETM图像、IKONOS卫星图像的多尺度工程地质遥感查明测区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分布并进行地质选线,应用GPS定位技术从高等级控制点直接三维路线RTK放样进行公路测设,填补了测区基础资料的空白,为困难复杂地区的公路勘察设计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复杂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如何有效利用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对关键节点进行合理布设是确保设计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文中以实际山区公路工程为例,提出基于BIM+GIS技术的地形、地质、环保选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BIM+GIS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审视路线方案,更准确地进行工程量统计校核...  相似文献   

12.
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特征的城市道路交通由于受到了山脉、河流、特殊的固定自然物的限制,城市的布局往往形成分散、组团式和带状的特点,呈现出了各种交通模型的非线性、非周期性等特征,该文详细研究了该类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特殊地形、路网分布、传统的交通指挥系统对特殊地形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以河谷型城市兰州市的地貌特征为例,分析了这些问题及因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渝万客运专线是成渝地区铁路网主骨架线路。山区高铁的修建,轨道结构型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在介绍我国高速铁路主要的轨道结构型式后,以渝万山区高速铁路轨道选型为例,结合山区铁路线路的特点对轨道结构选型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选用以有砟轨道为主,长度大于6 km的隧道内铺设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混合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4.
公路与城市道路技术指标有差别,选线方案需要综合考量。以某市绕城道路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选线原则。调查发现:研究区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不良路段分布广泛。在路线比选过程中,遵循环境选线和安全选线的原则,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路段的方案对比和优化,总结高原地区公路选线的经验。成果对于西部高原山区城市道路选线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实力强大的平原地区建规模宏大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比较简单,但在地形条件严重受限的丘陵山地城市,解决复杂的城市交通问题,建设立体交叉无疑具有相当的难度,该文试图以自贡解放桥立交系统为例,提供一种丘陵地形条件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切实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矛盾,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交通部公路设计新理念谈山区公路路线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线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灵魂,路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优劣和造价,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质等条件更决定了其路线设计的复杂性。该文从交通部公路设计新理念理论体系着手,分析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特点,结合具体设计实践,总结了新理念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贯彻和落实新理念所需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公路野外地质调绘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地质调绘地质数据特征,将地质调绘数据划分成空间属性、实体属性和表观属性三种类型;对前两种数据进行格式化进而建立虚拟钻孔和断层面,进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以西宁高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调绘为例,深部地层以地质群组为单元划分地层界面,线位附近浅表地层以地调点和地质界线为依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并对模型精度、建模效率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由于地质调绘数据稀疏,在具体工点和局部细节上地质模型的几何精度存在一定误差;所建三维地质模型将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融合展示,精度能够满足公路地质选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喻沐阳  张烁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7-30,49,M0006
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地形地质复杂,征地拆迁困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为了将绿色公路的设计理念贯穿在项目设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首先系统研究了公路工程绿色发展理念;然后在总结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绿色公路理念的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要点和原则;最后以省道S478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从线位优化、指标选取、断面布设、景观规划等方面开展设计实践,最大限度降低对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绿色公路理念在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与GIS的甘肃省公路工程困难指数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甘肃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选取了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切割密度、切割深度、硬岩覆盖度和植被覆盖度6个因子来量化公路工程困难指数指标。基于数字高程数据、岩土和植被专题图以及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调用ArcView软件的三维分析、空间分析、水文分析等功能计算以上各因子的值,并采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因子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公路工程困难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困难指数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区,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重丘区,中等和较小的区域分布在平微区和平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