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航道疏浚、港口设计、环保清淤工程中,往往需要高精度的水深测量成果,水深测量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的测量成果,因此对水深测量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水深测量模式分为传统水深测量和RTK三维水深测量模式,其中后者是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中推广的新技术。针对RTK三维水深测量这种新的作业模式,结合航道测量工程实例,从软硬件设置、外业测量过程、内业数据处理、成果质量检查4个方面,对数据的规范性、合理性、完整性进行控制,保障最终成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东全  董江 《水道港口》2009,30(3):217-221
在传统潮位测量方法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航潮位测量思想。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在航潮位测量成果,对利用GPS RTK/PPK技术进行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关键问题主要有姿态改正、GPS高程质量控制、垂直基准转换、基于信号的在航潮位提取。在姿态改正中,详细的给出了姿态改正的计算模型;对于GPS RTK/PPK高程数据存在的异常的问题,给出了Kalman滤波以及Heave修正的方法;为使GPS在航潮位研究实用化,对验潮中垂直基准的转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最后给出了无缝垂直基准的概念和转换思想;利用信号处理理论,基于Butterworth滤波器,提取出了潮位,并将GPS潮位与潮位站潮位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董江  王胜平 《水道港口》2008,29(2):148-152
在分析传统潮位测量方法和潮位模型缺陷的基础上,给出了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基于GPSRTK动态定位技术,系统地研究了GPS RTK在航潮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并对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GPS RTK高程质量控制、姿态改正、动态吃水改正、潮位提取、垂直基准转换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测量船测量期间的在航潮位。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天津新港航道的在航潮位试验中,2 d的试验结果表明,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相对传统的潮位测量方法在实施的简便性、精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鉴于该方法的特点以及航道的特点,建议该方法广泛推广应用于航道在航潮位测量中。  相似文献   

4.
王明明  张珊 《水运工程》2018,(S1):128-130
限于项目成本、作业环境、作业时间和社会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制约,内河测绘多以传统测绘方法为主。针对施测线路长、控制测量技术复杂、水位比降大、作业点分散等问题,对内陆超长航道的控制测量和水深测量方法进行研究。采用网络CORS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可以得到精确的坐标并直接用于基准站进行发射;采用RTK三维水深测量可以消除动吃水以及波浪等因素影响,避免由于潮位观测带来的水位修正误差。该方法与传统测绘方法进行对比,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为内陆河道测量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运工程中高精度水深测量的要求,本文以单波束测深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水深测量的测深原理及主要误差影响因素。分别从定位误差、测深误差、水位误差、环境效应等角度对高精度水深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建议利用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消除水位误差的影响,进行导航延时的改正减少定位误差的影响,利用姿态传感器消除横摇、纵摇姿态角对水深测量误差的影响,最终降低水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影响,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盘锦长航道水深测量中的潮位控制问题,通过对潮汐理论进行研究,根据盘锦航道具体情况,采用基于潮汐调和分析的潮位推算技术,建立潮位推算模型,对海上长距离航道进行潮位控制。通过海上定点实测潮位、推算潮位数据比对及不同时间段航道沿线水下地形测量数据比对得出,2种方法得到的数据资料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充分表明基于潮汐调和分析的潮位推算技术准确可靠,能够满足水深测量精度需要,可以在同类型的长航道水深测量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GPS-RTK三维水深测量方法的原理,在长江下游航道测量中的应用,总结了GPS-RTK三维水水深测量技术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并验证其正确性与可靠性。分析了RTK三维水深技术相比于传统水下地形测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在水深测量过程中,测深仪换能器动吃水改正数测定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水深测量成果的质量。本文采用水深测量过程中的GPS RTK数据来测定不同船速下的动吃水改正数,获得大量样本数据,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经测试,函数拟合效果良好,方法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闽江航道礁石受到沿线居民较密集及水资源保护等多重因素影响,无法采取爆破施工技术,高频风压破碎施工技术受到礁石硬度大、闽江航道比降大、水深因潮汐影响变化较快和流速大等自然条件制约,施工效率较低,效果不明显。在闽江航道整治工程中,礁石破碎施工采取"RTK"无验潮潮位控制新技术以及多波束测量和分层定深破礁开挖等技术。本文从潮汐数据、动态分层定深、测量成果等方面入手,特别是对高频风压破碎施工技术测量数据与抓斗船配备重锤锤击施工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内河礁石锤击破碎施工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航道疏浚施工、特别是在跨度较大的深水航道疏浚施工中存在的严重超挖废方问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疏浚施工中采取RTK无验潮、多波速测量和分层定深开挖等技术,对潮位数据、动态分层定深和测量成果等进行分析,对潮位观测站数据与施工船舶RTK无验潮实时数据进行对比纠正,探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挖深精确控制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长江下游深水航道测量的特点,并结合RTK三维水深测量的原理,说明了RTK无验潮多波束测量技术应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测量的优势。通过对下游长江北支水道与主航道交叉口附近测量数据的分析,表明无验潮多波束测量技术在急涨急落等水位变化较快时相对于验潮方法的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GPS RTK技术替代常规控制测量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彬  沈小明 《水道港口》2006,27(1):45-47
介绍了实时动态差分全球定位系统(GPS RTK)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并结合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几个应用实例,在一二级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方面将RTK技术与常规测量技术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平面和高程测量所获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RTK技术在测量精度方面完全胜任常规控制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水位加权系数平均值计算方法,利用水位站与测点的平面位置逐点进行水位改正,能有效提高水深测量的整体精度.新方法有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免去了人工绘制联合潮位曲线,使感潮水域水深测量的整体精度和处理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远岸水深测量的需要,本文利用三角分带改正法,快速准确地获得潮位改正数,实现多潮位站的数据程序化处理,自动生成测点高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该方法在水深测量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水运工程测绘新技术应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对GPS定位技术、GPS高程测量、全站仪及RTK数字地形测量、RTK三维定位模式下的水深测量、数字化地图和电子海图制图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新技术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为测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广开新的发展思路,拓展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6.
应用实时PPP技术解决长距离航道潮位控制问题,首先需要理解PPP技术的原理、解算模型及模型精度,采用实时连续参考站提供的高精度钟差及卫星轨道误差对GPS采集数据改正即可得到实时PPP测量数据;通过实时PPP测得的GPS高再经姿态改正、潮位提取、基准面转换等步骤获得潮位。  相似文献   

17.
RTK验潮因其实时改正水深数据的测量方法的方便快捷优势逐渐被人们认可。该方法在大比例尺水深测图工程中应用日趋广泛。阐述RTK验潮的原理和基于hypack max软件RTK验潮的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及hypack max软件的RTK验潮方法给出了一种"准实时RTK验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南海救101"轮前往爪哇海QZ8501失事区域一段330 km航路上记录的GPS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和小波去噪,得到平滑的GPS高程数据。根据DTU10全球海洋潮汐模型的主要分潮,预报了航路上4个站位的潮位数据,按照时间最近、距离最小的原则得到了船舶航路上的潮位。按照航路的地理坐标,提取出了DTU10全球平均海平面模型的数据。将平滑的GPS高程数据与DTU10模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推算潮位,并将推算潮位与预报潮位进行了比较分析,两者的平均差值为-0.11 m,可以满足远海水深小于200 m的区域的潮位改正需求。  相似文献   

19.
《航海》2018,(6)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深测量中声速改正的常用方法,讨论了几种声速改正方法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实测数据,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水深测量声速改正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贤  肖东 《水运工程》2019,(11):114-117
针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航道疏浚施工项目LYG-302-H1. 2标段航道里程长、离岸距离远、单一潮位站难以控制所有施工区段实时潮位的问题,进行系统开发研究,利用原有3个潮位站进行潮位改正,同时采用北斗信息传输系统,研究相关软件得出一套适合该工程的远距离潮位实时播报系统。现场实测数据与相应基站推算出的数据比对表明本系统适用于该工程。此系统接入船舶疏浚系统为施工船舶提供实时潮位数据,施工船舶以此为依据完成船舶定深,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