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某微型车在发动机转速1 500~2000 r/min时,空调开启导致车内存在强烈异响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近场测量、分别运转和阶次分析等方法,确定空调开启时车内异响主要是由于空调系统高压管与车身刚性连接导致振动传递引起.通过采取高压铝管改成橡胶软管、改变高压管与车身连接方式等措施,使异响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汽车空调管路振动异响问题,运用主观评价、横向对比、频谱分析等方法对故障车进行诊断,并基于实车空调系统台架模拟及脉动数据分析确定了"水击"是导致管路振动异响的原因,然后通过对膨胀阀、管路等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进一步确定该振动异响产生机理。最后,根据"源-路径-响应"的NVH控制方法逐一分析拟定改进措施,并利用实车验证确认了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加大膨胀阀内摩力和在管路中增加扩张消声器可有效控制"水击"导致的汽车空调管路振动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某乘用车怠速开空调工况时车内明显感知的“咚咚”异响展开研究。通过声诊断来寻找问题频率;系统排查结果指向空调系统;理论分析后明确为拍频问题;样件优化并制定改善方案。该异响是明显的拍频问题,其产生原因为:(1)怠速加载工况压缩机6阶与发动机8阶间隔小于10 Hz;(2)压缩机本体激励过大;(3)原高压软管工作状态与压缩机激励共振;(4)空调管路系统隔振不足。此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确定了避免拍频的设计准则和空调系统的设计规范,为后续车型开发给予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某微型面包车开空调,当发动机转速在1500~2000rpm时,车内存在非常强烈的异响声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近场测量法、分别运转法,以及阶次分析等方法,确定开空调时车内异响主要是由于空调系统高压管与车身刚性连接,导致振动传递引起的。通过重新设计高压管、更换与车身连接方式,使异响问题得到解决。用此种方法解决汽车空调系统异响噪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小型纯电汽车怠速开空调时存在轰鸣声问题,运用频谱相关性分析、振动噪声源传递路径分析、CAE仿真分析等手段,找到了车内产生轰鸣声的原因,是由于开空调后压缩机在3800rpm,频率在63Hz附近振动较大,通过电驱动力总成后悬置Z向传递至车身与车内声腔模态耦合,产生轰鸣声;最后牺牲空调系统制冷性能,通过降低压缩机最高转速至3400rpm,使压缩机激励转速与整车声腔模态解耦,最终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乘用车怠速开空调工况产生的车内噪声"拍振"现象,本文根据拍振形成原理对问题声音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真因后,又建立了评价拍振问题程度的噪声指标,最后在不改变动力总成和车身总成的基础上,通过改善问题源和传递路径等手段,车内噪声拍振峰值平均降低5.4rB(A),主观评价结果7分,拍振问题得以解决,有效提升了怠速开空调工况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试验样车怠速车内噪声大于46 dB(A)和车身振动量偏大的问题,利用噪声控制中的消元法识别出噪声源,并进行了怠速时燃油管和车身地板振动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减小油管的振动或提高管夹的减振功能可控制振动源对车内噪声的影响.提出了3项降噪措施:对燃油管路做隔振处理、对发动机舱纵梁减重孔和排气管隔热罩与地板之间的部位做声...  相似文献   

8.
某车型在怠速工况时,原状态样车方向盘振动严重,车内噪声较大,呈不可接受状态。运用LMS.test.lab设备对试验样车进行测试分析,发现车内振动与噪声主要由发动机悬置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引起,通过对发动机悬置、燃油管路结构进行优化,使样车怠速工况振动与噪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按照"源-路径-响应"的NVH控制分析方法,分析了怠速车内轰鸣音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逐步对"源"、"路径"、"响应"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问题车"源"的振动噪声与商品车一致,"路径"传递比商品车差,但其不是主因,客户对"响应"本体做了结构更改,导致前围顶盖怠速共振且与改变的车内声腔模态发生声固耦合,加剧了轰鸣音。结合客户车辆现状,只能通过增加前顶盖横梁、增加补强材来提高前顶盖局部模态,避免共振,改进后期验证效果较好,满足客户诉求。  相似文献   

10.
以某车型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设计开发为背景,针对其怠速关空调时车内噪声大的问题,根据噪声源隔离试验对进排气、发动机噪声进行分析,确认其主要噪声源为发动机。与对标车进行发动机噪声台架对比试验,得出传递路径中的前围隔噪量不足及存在漏噪现象为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噪声传递路径的方法对前围的密封性和隔噪两方面的设计进行改进,最终改善了车内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两台车型空调系统噪音大的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均为空调低压管振动大造成的.对第一台车的空调低压管进行了结构分析,通过振动传递性的测试方法确定了更换胶管材料和增加胶管长度的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在管路中增加了消音器.对第二台车的空调低压管进行了增加配重块的结构优化.两台车的优化方案通过试验验证,明显降低了车内的噪音,极...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传递路径的方法分析了乘用车空调系统噪声,确定了主要的噪声抱怨频率和噪声传递的关键路径。通过在空调管路中设计单向阀、滤网和内置消声器的组合消音方案降低了噪声水平。实车验证的结果表明,主要的抱怨频率可降低5 dB(A)以上,显著改善了开启空调后的车内声品质。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对某车型在高速换挡时发生的车内异响和踏板振动问题的研究及处理方法。结合异响与振动的发生机理及试验验证,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方案,最终通过优化传递路径的方式解决了该问题,以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改善整车NVH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某款混动车型搭载1.5L增程式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发现该混动车型在怠速充电工况下产生有节奏的"咕噜音"异响.通过对异响源进行特征频率和传递路径测试分析,确定了"咕噜音"异响来自于进气系统,为歧管前端驻波共振引起的气流敲击异响,其特征频率为"300-500Hz".通过对进气系统的噪声频率分析优化,针对异响特征频率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车型怠速转向异响问题,利用实车测试和CAE软件进行分析,找出异响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利用CFD软件对整改前、后管路流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整改后管路中的湍流大大降低,降低了由于湍流而产生噪声的风险。通过实车验证表明,整改后管路可有效解决该车型转向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 一辆一汽丰田卡罗拉ZRE152L-GEPKC轿车,累计行驶里程为9.8万km。客户描述,在发动机怠速状态下运转时,时而会听到车辆底部发出的"吱吱"响声(类似于风扇传动带的不正常摩擦声)。为了确认故障现象,笔者多次模拟车辆出现故障时的运行状态,得到的结果如下:当发动机仅仅在怠速运转时,车辆底部没有异响,但当在怠速下接通前照灯和空调时,车辆底部会出现振动异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轿车怠速车内噪声高达48 dB(A),比同类竞争车高5 dB(A),并且主观感觉存在共鸣音、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问题,利用噪声控制中的消元法识别噪声源。结果表明,由于管路内压力脉动过大,对管路产生了液压冲击而产生噪声,故该显著噪声的激励源为燃油供给管路。提出在靠近油轨处管路上设置蓄能器(缓冲罐)的措施来控制怠速车内噪声。采取措施后经驾乘人员主观评价,车内噪声消失,听觉感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辆振动噪声特点存在较大差别,真空泵、水泵、空调压缩机等电辅助系统噪声凸显;某项目纯电动汽车静置车内噪声不大,但制动过程可明显听到真空泵噪声.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真空泵支架模态优化,解决支架与真空泵运转的共振;对真空泵隔振橡胶垫进行了调校,使真空泵隔振率及被动侧振动得到优化;对真空管路进行了固定处理及隔振优化,使真空管路传递的结构噪声大大降低.经过以上结构噪声传递路径优化,车内振动噪声水平得到大大降低,真空泵噪声在车内基本无感觉.  相似文献   

19.
李佳 《北京汽车》2012,(5):4-5,43,46
文中主要研究了车辆开发阶段NVH(Noise,Vibration,Hashness)方面出现异常现象的解决方法。运用频谱分析法和分别运转法,通过对车辆定置、怠速时车内出现嗡鸣声异响的分析,成功找出车内异响的噪声源为油泵的工作噪声,为车辆开发提供了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一辆2008款本田雅阁2.4L轿车,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3万km,只要发动机转速低于怠速转速(如开空调时),气缸盖处就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异响,且响声很大,但当发动机转速恢复到怠速转速或高于怠速转速时,异响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