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快淬态Ag32Zn68条带在0.2M硫酸溶液中0.45V (SCE)去合金化制备出纳米多孔银.向硫酸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能够很好地抑制纳米多孔银孔道和孔带的粗化.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细化机理为,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吸附在合金表面,降低银原子的表面扩散,从而细化多孔银的孔尺寸达到纳米级别.  相似文献   

2.
用双离子束溅射法在50℃以下的基底上淀积了类金刚石(DLC)膜。对DLC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拉曼谱仪进行了结构分析。通过对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DLC膜中存在金刚石微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确定金刚石微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计算出的晶格常数与标准值基本相同。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后,进一步验证了薄膜中金刚石微晶的存在并得出了膜中SP^3C-C键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现有方法的性能,提出了基于差分模型的无控制数字高程模型(DEM)差异探测的新方法,并成功地用于普歪沟泥石流地区地表变形探测(该区变形面积超过50%).该方法在LZD算法(最小高差法)的基础上引入差分模型,兼顾了观测值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显著提了高算法的差异探测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法的匹配精度比目前代表性的采用肌估计的LZD算法(M-LZD)和采用最小平方中位数的LZD算法(LMSLZD)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 is an intense ongoing hot topic because it is an attractive tool for sensing or detecting molecules in trace amounts. Despite its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the SERS technique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as a routine analytic method most likely due to the low reproducibility of the SERS signal. This review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factors to produce the poor reproducibility during the SERS measurement. This review start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calculation of surface-enhanced Raman intensity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reason why it is so difficult to achieve a high reproducibility of SERS measurement from the origin of enhancement mechanism. Then we focus on the fabrication of SERS substrates generally including two types:① single particles and ② arrays on substrate that are directly used to detect molecules or other components.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molecule factors and optical system for the reproducibility for sample-to-sample or spot-to-spot on a substrate. In the final part of this review, some effects resulting in the irreproducibility of Raman bands' position from recent literatur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
上柔下刚混合结构更易产生"鞭梢效应".在考虑刚度比、质量比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提出刚度质量综合比概念的基础上,假定上下部结构阻尼比相等,推导出了可用于工程应用的上柔下刚混合结构动力放大效应简化计算方法;采用1组公开发表的振动台试验数据分别以轻木-混凝土二层结构("1+1"体系)、三层结构("1+2"体系)、六层结构("2+4"体系)为例共7个案例,采用振型分解法对简化计算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简化方法与振型分解法的误差均低于20%,验证了使用简化计算法计算上柔下刚混合结构动力放大效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当整体结构下上刚度比不小于7时,可采用简化计算法计算上部结构的动力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6.
用碱性缓冲溶液分散碳纳米管(CNTs),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构筑了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PDDA)/CNTs多层膜电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紫外-可见光谱法对PDDA/CNTs多层膜的组装过程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DDA/CNTs组装层数、支持电解质种类、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等对溶出峰电流的影响。该多层膜修饰电极检测铅、铜离子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aFeO3纳米颗粒,并通过光还原将Ag纳米颗粒沉积在LaFeO3表面。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LaFeO3、Ag/LaFeO3纳米颗粒的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分析,并通过能谱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及分布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模拟有机物污染废水,测得LaFeO3对MB的光催化降解率在90 min时可达到55.13%,Ag/LaFeO3对MB的光催化降解率在90 min时可达到94.21%。研究结果表明:Ag纳米粒子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同时为水污染治理光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薄膜弹性模量测定的四点弯曲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薄膜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四点弯曲法,首先,推导出镀膜之后的复合梁及镀膜之前的基材梁弯曲到同一挠度下的载荷比(F2/F1)与薄膜和基材的弹性模量之比(Ef/Es)的关系,然后分别利用基材梁试件及离子镀Ag-Cu/Ti双层膜复合梁试件在四点弯曲实验下的挠曲线,便可计算得到Ag-Cu/Ti双层膜的弹性模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避免了纳米压力测弹性模量时的压痕尺寸效应,故该方法为一种测量薄膜弹性模量的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报道了一种将哌嗪、植酸、氧化石墨烯通过水相自组装制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PPGO)并用于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将质量分数为3%的PPGO添加到环氧树脂基体中(EP3),实验结果表明,纯环氧树脂最大热释放速率为710 kW/m.2,EP3的pHRR降至455.73 kW/m.2,一氧化碳释放量从0.01434 g/s降至0.00862 g/s,说明PPGO上的磷酸基团和哌嗪在燃烧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环氧树脂基体形成致密的炭层,另外,PPGO的片层结构能够有助于提高残炭结构的连续性。因此,通过植酸、哌嗪、氧化石墨烯三组份自组装得到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能有效地提高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MG7-Ag和AgNOR法对30例胃癌、20例胃粘膜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31例肠上皮化生及20例正常胃粘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MG7-Ag强阳性率高于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P<0.05)。胃癌细胞核内AgNOR形态和计数与良性病变明显不同。以MG7-Ag强阳性表达和细胞核内AgNOR计数明显增多(>9.12)或大小不等是团块状分布为阳性指标,MG7-Ag和AgNOR联用,胃癌检出率达90%,显著高于单项使用的检出率(P<0.025)。结果表明,MG7-Ag与AgNOR联用,对区分胃癌与癌前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项目编号:50902014 项目摘要:传统方法不能同时进行单个稀磁半导体(DMS)纳米结构磁性质测量和二次相判定,无法直接确定铁磁性是否为其内禀属性。本项目利用通道增强微分析(ALCHEMI)和电子磁手性二色性谱(EMCD),研究单个ZnO基稀磁半导体纳米材料的铁磁性内禀属性问题。确定掺杂离子在ZnO基体中的掺杂位置;在透射电镜下选择特殊的散射条件,构造出与X射线极化光一左旋光和右旋光等价的电子束,研究掺杂离子能量损失边的二向色性;原位加移磁场,研究二向色性谱的变化;结合同时得到的单个纳米结构的微观结构,区分磁性的类型并确定铁磁性是否是材料的内禀属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催化还原法、浸渍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了Ag/BaTi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掺杂Ag的不同制备方法、催化剂的载Ag量对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BaTiO3对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能力有明显提高,采用光催化还原法制备的Ag/BaTiO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载Ag量为1.0%的Ag/BaTiO3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最好,紫外光照射4h后降解率为9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地震波作用下水平成层场地的动力响应特征,设计并开展了水平成层场地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并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对水平成层场地在时域和频域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在水平成层场地内自下而上传播过程中被放大,场地表层碎石土层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强于下覆软岩层和硬岩层,碎石土层加速度放大系数达到5.94;地震波从硬岩层传入软岩层时,高频成分(27~40 Hz)被吸收,低频成分(0~22 Hz)被放大,地震波从软岩层传入碎石土层时,7~27 Hz频段进一步被放大,同时,碎石土层内的地震波表现出双卓越周期特性;反应谱峰值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大而增大;软岩地层在反应谱周期T0.3 s部分表现出衰减效应,在周期T0.3 s 部分,自下而上3个地层的反应谱表现出放大效应;碎石土层/软岩层分界面对地震波能量具有一定的聚集和放大作用;软岩层/硬岩层分界面对地震波的能量仅仅表现为聚集作用;在碎石土层内,地震波的能量被放大,Hilbert能量谱由单峰发展为三峰,峰值在时间轴上向坐标轴正方向发散,在频率轴上由低频向高频移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垂直扫描的精密三维工作台,由一个自带计量系统的二维工作台和一个垂直扫描工作台组成。当测量工件时,闭环控制系统控制二维工作台的位移,同时Z方向伺服电机和压电陶瓷驱动器驱动垂直扫描工作台去实现垂直方向上的精确定位。衍射光栅位移传感器用于探测垂直扫描工作台的垂直位移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瞬变电磁法用于隧道超前预报时瞬变电磁场的特点,用ANSYS模拟了层状半空间和地下全空间瞬变电磁场的传播特性.通过改变低阻异常体的埋深、半径、电阻率及高阻围岩的电阻率,得到了瞬变电磁场探测结果对各参数的敏感程度,并对探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相应的函数特性.结果表明:地下全空间瞬变涡流场的传播表现为“水波效应”,而非层状半空间的“烟圈效应”;隧道中低阻体地电参数变化将显著改变二次场的时域特性.是隧道电磁法的敏感参数:高阻围岩电导率变化对二次场时域特性的影响不大.是不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16.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项目编号:50974026 项目摘要:本项目拟采用两条途径建立分层次三维纳米/微米氧化铝组装体系.在组装机制研究中重点研究铝源种类和表面活性剂类型对组装体系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探讨相关的组装机理,建立相应的组装模型.在分化机制研究中重点研究溶剂类型、改性剂种类及添加量等工艺参数对相结构演变以及微观形貌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项目编号:50974026 项目摘要:本项目拟采用两条途径建立分层次三维纳米/微米氧化铝组装体系.在组装机制研究中重点研究铝源种类和表面活性剂类型对组装体系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探讨相关的组装机理,建立相应的组装模型.在分化机制研究中重点研究溶剂类型、改性剂种类及添加量等工艺参数对相结构演变以及微观形貌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的超微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以圾这种改变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家兔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做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SAH组、盐水对照组、穿刺对照组和正常组,于注血后1h、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灌注固定,留取基底动脉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动态观察基底动脉的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光镜下SAH模型组的主要表现是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内皮细胞变性、肿胀,染色质不均,空泡形成;内弹力膜迂曲皱褶或断裂。电镜下超微结构的主要表现是基底动脉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消失,胞膜部分或完全脱落,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溶解呈空泡,致密颗粒增多,细胞核内染色质边集、浓缩,异染色质增多;平滑肌细胞变形、核扭曲、染色质不均匀,肌丝排列疏松紊乱,出现断裂或溶解,胞浆内可见大量空泡形成,线粒体增多、肿胀、嵴紊乱或溶解;血管外膜神经纤维肿胀、结构模糊。光镜下基底动脉的结构变化趋势与电镜下基底动脉的结构变化趋势相类似,均在SAH后1h时可发现结构的微小改变,从第3天开始明显的结构改变,在第5天至第7天结构变化最明显。结论SAH后脑血管的超微结构会发生损害,并在病程发展中呈明显的动态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是导致迟发性CV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Zn(Ac)/PVP复合纳米纤维,经650℃煅烧后得到直径为95 nm的ZnO纳米纤维.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ZnO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纤维由粒径约30~50nm的微粒组成,为粗糙多孔的网状结构.同时,研究了ZnO纳米纤维传感器的气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300℃时对低浓度(10 ppm)的乙醇具有高灵敏性和很好的选择性.另外,讨论了ZnO纳米纤维的气敏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出Sn纳米粒子,接着以升华硫作为前驱体,通过原位硫化技术在不同温度下硫化,获得锡硫化合物.对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样品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在200℃硫化后得到的产物为纯块状SnS.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逐渐转变为SnS/SnS2异质结纳米片,最终在400℃时转变为纯SnS2纳米片.在转变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硫化温度实现材料禁带宽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