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化工厂在大检修时发现热电运行部1号炉水冷壁管出现严重的腐蚀减薄,对该管道进行壁厚测量、向火面部位的取样,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等方法,确定该管道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二级球化,未发现异常组织,外表面腐蚀层含有大量的O、S等元素,其腐蚀类型为水冷壁管常见的外侧高温烟气腐蚀,并提出减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管道长时间进行输送作业,其局部容易发生腐蚀,使管道壁厚逐渐减薄,影响管道运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管道进行壁厚测量.文中介绍了几种测厚技术,对各种测厚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和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文中对电磁超声技术进行介绍,指出利用电磁超声技术进行管道壁厚测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该技术研发的测厚装置便于集成到检测器上,并预测对该技术的研究将成为管道壁厚测量技术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某压气站压缩机组附属加载管线弯头壁厚减薄的原因,采用宏观检查、壁厚测量、理化性能分析、金相分析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发现弯头组织中存在大量呈片状分布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弯头壁厚减薄的原因,夹杂物导致弯头内部分层,使得壁厚检测时超声波传播遇到不同界面反射回波,显示壁厚减薄。最后给出了防止发生类似事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管道壁厚测量探头可以识别管道壁厚减薄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基于电磁超声技术(EMAT),设计了一种管道壁厚测量探头的机械结构,详细地介绍了此探头机构的设计原则及设计难点,此探头可应用于油气管道壁厚的测量。该测厚探头采用浮动式结构,探头整体靠支撑轮支撑,与传统漏磁腐蚀检测器所用的探头结构相比,该测厚探头机械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良好的密封性、优良的耐磨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探头与管壁的贴合程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定壁厚输水钢管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计算分析,阐释了正常敷设条件与荷载下,目前输水钢管壁厚设计存在较多裕量,从腐蚀防护的角度分析了该裕量是为了应对防腐层失效后环境对管壁的腐蚀,得出通过科学设计、合理选择防腐方式并严控防腐质量等措施,可以使管道壁厚适当减薄,可以节省工程投资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某3条复杂工况小口径成品油支线管道的内检测,通过临时工艺改造,增设临时收发球筒、柱塞泵、阀撬等,将3条支线分2个回路,使用特殊的超声内检测器,可通过等径无档条三通、连续1.5D弯头,实现了清管和内检测作业,采集了管体内检测数据,分析发现了2处内壁金属损失点(最大壁厚减薄率达到60.49%、54.32%),对开挖直接测量结果,使用单点验证分析方法,验证了超声内检测结果,排除了成品油支线管道的运营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宏观检验、壁厚测定及金相分析等方法,对某公司烟化法余热锅炉运行过程中水冷壁管泄漏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管受热面积灰和结焦严重,产生严重的燃灰腐蚀,加上除盐水循环不良使管内壁形成高温氧化皮,长期高温运行导致材质老化,促成了水冷壁管受热面泄漏的发生。依据烟化法工艺特点提出了预防措施,为烟化法余热锅炉维护保养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中结合大牛地气田埋地管道腐蚀直接评价(ECDA,ICDA)实践,应用管道壁厚瞬变电磁(TEM)检测技术,通过在沿管道按一定间距布置测点进行基础检测,对所发现的管壁厚度异常点处再加密检测,从而确定腐蚀严重部位,较快地掌握气田整体管道质量情况,达到不需开挖、不破坏管道的良好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了相控阵检测方法,对长输管线内腐蚀减薄进行检测,同时与超声波测厚、常规超声检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内腐蚀凹坑有结构特殊性,普通测厚及常规超声检测无法完成,而相控阵检测因为其探头内晶片的聚焦功能及扇扫功能有利于实现内表面腐蚀的检测,检测图像清晰完整,尤其对内壁孔蚀缺陷,具有很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单位催化裂化油浆系统管线上弯头频繁出现渗漏的情况,对弯头开展了壁厚测量、宏观检查、金相检验、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流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弯头截面厚度存在明显减薄。弯头泄漏是油浆介质的冲刷与油浆中硫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弯头靠内弧侧、内外弧两颊部位冲刷腐蚀较严重,生产过程中应给予重点监控。适当降低介质在弯管内的流速,能显著降低冲刷腐蚀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宏观检验、壁厚测定、UT、MT、PT、金相检测、铁素体测定等技术方法,对海上平台压力管道安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海上平台的压力管道典型损伤案例,分析了海上平台压力管道潜在的主要损伤机理;并对主要的典型损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以方便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并识别管道存在的损伤,及时排除隐患,从而预防管道损伤失效,有效保障管道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含缺陷天然气管道的可靠性分析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可靠性分析的定义,介绍了结构可靠性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腐蚀减薄设备的可靠性模型和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基于可靠性理论,综合考虑了缺陷深度、管道壁厚、管道直径、屈服强度、操作压力等的随机性,确定了天然气管道的可靠度与腐蚀深度的关系。根据一次二阶矩法,建立了腐蚀减薄管道的可靠性模型。根据在役天然气管道的定期检验结果,结合设备可靠性的概念,对于在役天然气管道的减薄的危险部位进行可靠度计算,得出其减薄后的失效可能性。这对该天然气管道的风险评价和延长其检验周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在埋地管道腐蚀评价中的有效性,分析了金属磁记忆原理、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程序,对实际检测效果进行开挖验证,对检出缺陷评定结果与超声波测厚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埋地管道的金属腐蚀和机械损伤缺陷,通过磁异常综合指数对检出缺陷的等级划分与超声波测厚结果一致。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在不开挖状态下对埋地管道进行腐蚀检测,并给出与实际相符的腐蚀评价。  相似文献   

14.
换热器管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腐蚀穿孔,引起介质泄漏,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检验。针对换热器管束的检验,提出了在用换热器铁磁性钢管的远场涡流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远场涡流检测原理、探头选择、试样制备、检测仪器及操作条件等。最后通过现场检测和对缺陷的解剖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换热器管束的检测,并有助于准确评估换热管的使用寿命,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注汽管道承压能力评估和实物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失效评估图技术对某注汽管道进行了承压能力评价,给出了管线在不同腐蚀壁厚情况下的极限承压能力和极限裂纹尺寸。并利用实物爆破试验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爆破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发现管段的开裂属于脆性开裂。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城镇燃气管道的防腐措施,提高钢质管道的防腐效率,通过对某燃气公司城镇燃气管道检测中发现的典型腐蚀案例分析,找出了其腐蚀形态主要有土壤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杂散电流腐蚀等,总结出可采取的防腐措施有管道外壁加装防腐层、安装阴极保护设施、增设排流装置等。对检测中发现的腐蚀缺陷,采用局部挖补、防腐层补口、接地排流技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试正常,土壤表面电位梯度0.4 mV/m,管地电位正向偏移值35 mV,无防腐层损坏、剥离及杂散电流腐蚀现象,解决了该条管道的防腐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通管在使用中受介质的腐蚀或冲刷而产生局部减薄,从而降低其使用的安全性。因此,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含点蚀缺陷引起的局部减薄对三通管极限载荷的影响。在对常用三通管几何尺寸简化为等径等壁厚的基础上,借助ANSYS软件中的设计语言(APDL),构建了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三通管及缺陷的几何参数,建立任意含点蚀缺陷三通管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三通管分析流程的过程控制。并研究了三通管几何参数对其塑性极限载荷的影响,为压力管道分析及使用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线管道缺陷常用检测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使在线管道检测过程中更好地采集技术指标中所要求的缺陷信息,根据国内外管道缺陷检测方法的原理、现状、应用范围,分析了漏磁检测、超声波检测、远场涡流检测、射线检测等多种缺陷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对其中3种主要检测方法(漏磁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涡流检测法)作了对比研究,得出漏磁检测法测量速度快,对管道内的光滑程度要求低,更适合检测被腐蚀的管壁的结论.因此,选用漏磁检测方法作为输油管道内腐蚀缺陷检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长输管道宽频超声内检测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宽频超声检测技术开展了旋转探头和阵列探头管道超声内检测器 (BUS-Pig)研究,实现了数据处理,管道腐蚀缺陷超声检测B、C扫描图像化和缺陷的三维图像化.实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管道腐蚀测厚精度±0.5 mm、腐蚀分辨率10 mm×10 mm的要求,并可检测评价管道截面尺寸.另外,对管道轴向裂纹的超声检测技术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应用较为普遍的漏磁检测、超声波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基于光学原理的无损检测5种内检测技术的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结合近年来在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方面的一些经验,提出了目前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