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综合运输》2011,(4):93-93
3月1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将国务院提出的内河水运发展六项主要任务细化为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输》2011,(11):95-95
日前,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共同发布((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铁水联运的发展目标是:统一的铁水联运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联网的内河航运感知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正式公布,要求把发展内河水运作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重点任务。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关于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及基础标准研究实施方案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 1]2058号),交通运输部组织在长三角地区(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开展内河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服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建设覆盖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船舶监管网络,提升水路通航状况的全方位实时感知和协同互动能力,提高内河通行效率,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航运信息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为内河航运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协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重庆市水运发展现状,分析了长江三峡船闸瓶颈效应突出、港口布局分散、集聚效应不足、多式联运发挥不够、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尚不完善等重庆长江水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长江经济带客货综合交通运输走廊;集中力量发展枢纽港,加快建设现代化游轮母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促进长江内河水运提质增效;优化长江干线货物种类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运输比重等相关对策建议,可为当前正在编制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面对经济新常态,内河水运封闭式发展有待转型,区域联动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日益成为新主题。1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传来喜讯,湖州港航部门以争创国家"内河水运转型发展试验区"为主抓手,创建工作已进入实质启动阶段。加强区域统筹和资源整合,加快河海联运、水陆联运体系建设,争创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试验区,提升物流产业和临港经济发展水平,今日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11,(6):95-95
5月10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北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简称《合作协议》)。联合作协议》明确,两部将在六个方面深化铁水联运合作与交流。一是加强和完善铁水联运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联运通道和网络。  相似文献   

7.
5月10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与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联合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标志着铁水联运的合作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对于我国铁水联运特别是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两部委交流中提到,加强和完善铁水联运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联运通道和网络。开展集装箱等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煤炭、矿石、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铁路集疏运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政策法规     
《西部交通科技》2010,(12):I0002-I0003
交通运输部规范政府投资公路水运工程管理 日前,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规范对政府投资公路水运工程的管理,推动全系统加快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运输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显著提高,水运优势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随着国家战略的部署实施,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迎来了重要历史机遇,也预示着内河水运在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上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当内河水运发展正式  相似文献   

10.
《西部交通科技》2009,(12):I0003-I0003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广西要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连接周边省份和东盟国家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努力提高铁路网密度和技术等级。  相似文献   

11.
《人民交通》2020,(5):12-13
日前,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补短板、优服务、转动能、强保障,加快形成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体系,谱写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海运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海运支撑。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李天碧就《指导意见》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2.
五洲纵览     
正政策法规交通运输部鼓励开展多式联运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参与起草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印发实施,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多式联运战略定位,开启了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新征程。根据《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我国将力争实现2020年多式联运货运量比2015年增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输》2011,(5):93-93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内河水运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将紧紧抓住黄金机遇,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促进内河水运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本身就是从战略结构上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但同时,内河水运自身也要在发展中谋转变,在转变中促进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更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07,(8):90-90
湖北省省长罗清泉: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运业发展,将航运发展纳入了全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关于加快全省长江水运业发展的意见》。总的要求是:以航道网络化、船舶标准化、港口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目标,加快航运建设,提高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和使用效率,尽早建成长江中游武汉航运中心,形成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航运体系,实现由水网大省向水运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西部交通科技》2010,(2):I0001-I0001
日前,新修订的《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审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水运事业和港口建设发展迅猛,特别是结构可靠度设计理论的广泛应用、节能和环保新技术的突破等对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为充分发挥规范对结构设计的指导作用,及时吸纳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保持规范的先进性,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行业有关单位对《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安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潘凤明看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指明了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提升的主要目标和努力方向。"在他看来,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是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质量提升行动决策部署和深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开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家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多式联运作为一种体现高效能的运输方式,符合绿色运输发展趋势,并对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未来多式联运一定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主导战略。2013年6月6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八次提到多式联运,将其作为交通运输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4年10月《物流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09,(7):94-94
6月25日,在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期间,交通运输部与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12条意见,进一步合力协作,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运输经理世界》2015,(1):22-24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作为到2020年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是如何诞生?改革有哪些亮点?对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有何重要影响?"《意见》起草背景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改革亟需顶层设计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改革起步较早,正是改革加快了交通发展,释放了交通发展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交通部根据中央的部署要求,结合交通实  相似文献   

20.
五洲纵览     
政策法规日前,《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印发(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目标。《实施意见》指出要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努力使公共交通成为公众出行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