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中的滑坡病害屡见不鲜,滑坡岩土参数尤其是滑动面力学指标是滑坡治理方案设计的关键,合理确定滑坡岩土参数,对于滑坡治理非常重要.该文利用现场测试、室内试验、野外调查手段获取的岩土参数以及反演分析取得的岩土对数,通过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综合确定滑坡岩土参数,可为滑坡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郭礼波  胡修文  吴银亮  邓劲松 《公路工程》2010,35(3):129-131,148
路堑边坡的开挖往往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变形破坏甚至滑坡。论文以巫奉高速k54+100滑坡为例,对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出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导因素为值,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对路堑滑坡滑带参数进行反算,并对滑坡稳定性作出评价、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滑坡治理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探讨了膨胀土滑坡力学及变形特征,研究了抗滑明洞在高速公路膨胀性岩土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并对K32+400~K32+700路段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科学的评价,结果证明采用抗滑明洞能够有效治理膨胀性岩土滑坡.  相似文献   

4.
运用范例推理理论对14个边坡失稳案例进行分析,并用其结果对某国道K1694+830~+960段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圆弧形滑坡的主要诱因是边坡过陡、岩体的不利产状、软弱夹层的力学性能差和降雨入渗导致孔隙水压力增大和岩土体的强度参数劣化,从而使岩土体更易屈服失稳,滑坍风险大,建议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速公路缓倾顺层滑坡处治工程为依托,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滑坡变形机理和滑坡推力计算,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双排抗滑桩支挡+锚索框架治理方案和清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治理方案,从技术、造价、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比选,选择清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方案作为滑坡治理方案。并从潜在滑面的选取、参数的取值、裂隙水压力和计算宽度等方面总结了顺层边坡预加固和顺层滑坡治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国道323线百色段K1542+670~+750滑坡治理工程为例,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对滑坡地带的岩土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采取防排水、削方减载,抗滑支挡、坡面防护的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丁孝勇 《路基工程》2016,(1):197-201
深汕高速公路K101滑坡为开挖引起的老滑坡复活,发生多次滑动。根据其地貌特征、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和坡体结构特征,并结合现场勘察结果,对坡体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试验、经验和反算相结合的手段,综合确定主要滑动带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滑坡未处理前的稳定状态,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并分析抗滑工程设计的稳定性。根据评价结果,鉴于已有抗滑工程的局限性,采用"竖向集水渗管+渗井+水平排水隧洞"三维立体排水措施进行滑坡处治,工后监测结果显示,该措施排水效果显著,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上升,边坡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滑坡参数反分析状态及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地质勘察,综合考虑滑坡稳定现状、发展趋势、滑坡物质组成、滑动成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试算确定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c、φ的反分析方法。以三峡库区石柱西沱滑坡为工程实例进行反分析,所得结果与试验综合取值十分接近,表明该方法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地震触发滑坡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对中美欧规范拟静力法的计算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①地震触发滑坡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力作用过程,既有地震惯性力作用,也有地震循环加载下岩土体强度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或砂土液化等因素的致灾作用;②中美欧拟静力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系数、折减系数等地震系数的取值不同,美欧规范将折减系数的取值与边坡允许永久位移建立了联系;③在拟静力法的应用中应注意其使用限制条件,对于饱和土坡及地震作用下岩土体强度降低15%以上的情况,拟静力法计算结果不可靠。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滑坡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阐述,着重介绍了滑坡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变形特征,并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下水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深格滑坡的形成机制。同时利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研究,通过反算法确定合理的滑带参数,计算了滑坡的剩余下滑推力,提出了治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