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08,(5):24-25
两款首次亮相中国的概念车型展示了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畅销日本及海外的小型SUV Be-go、小型乘用车MATERIA,以及在中国销售的“多能实·尚轿车”XENIA森雅也悉数登场。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与现实情况,运用线性回归、弹性系数、趋势外推、市场细分等分析方法,对我国轿车保有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进行预测。综合分析用上述4种方法预测的结果,认为2000年我国轿车保有量为400 ̄450万辆,年需求量达到75 ̄80万辆。通过对轿车产品成本和居民收入影响的分析发展,趋势外推法与弹性系数法,方法简便实用,数据容易取得,但考虑问题单一,易受偶然因素影响,对市场估计过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德国各大汽车公司竞相展示各式各样的小型轿车。以德国大众及奥贝尔公司的小型轿车为例,对其结构、性能作一介绍,从而了解其先进性和某些设计趋势。并简述本茨公司今后计划生产的小型轿车。  相似文献   

4.
电力工业与纯电动轿车发展的相关性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出发,对我国纯电动轿车的发展与电力工业的发展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我国纯电动轿车示范运行实验取得的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纯电动轿车运营的经济性分析,并对未来一段时间(从2008~2020年)以电代油的用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商用车作为一种运送人员与货物的车型,经过百年多的时间发展,越来越向轿车化、集成化、电气化、智能化、舒适化方向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商用车上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针对时下最火热的智能汽车及无人驾驶趋势,本文对近几年及未来将出现的商用车新技术进行介绍、分析,以加深读者对当今汽车及未来交通工具发展趋势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文章按发动机排量对2000~2009年各年度轿车生产情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2000~2009年按排量分的产量构成、增长情况、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轿车比例构成、累计产量对比分析等.指出未来我国轿车发动机总体排量水平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在小型直喷式车用柴油机研制方面的最新资料。分析了小型直喷式柴油机的主要特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今后若干年内直喷式燃烧系统将在轿车及小化车用柴油机上得到广泛应用甚至逐步取代分隔式燃烧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经典的SCP范式为基础,运用《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数据,选取厂商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基尼系数3个指标对中国轿车品牌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演化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并据此提出了有助于我国轿车产业品牌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叶阳 《上海汽车》2007,(3):27-29
轿车内饰件设计是整车开发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营销重要的卖点之一。文章介绍了轿车主要内饰件的最新工艺、材料和结构,并从内饰件产品要求和性能要求的角度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迎接21世纪到来之际,也静静地迎接着轿车工业的一场新的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轿车工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追求轿车的舒适、安全、节能和最低限度的污染,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和流行趋势。这种趋势甚至让一些以生产豪华大型轿车的大厂商为之心动,不惜花费巨资跻身小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逻辑增长模型的北京市小汽车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北京市小汽车发展与城市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北京市人均GDP与千人小汽车拥有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以人均GDP和千人小汽车拥有量作为变量,给出了Logistic增长曲线的回归模型。模型对北京市小汽车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实际情况比较,虽有差异,但吻合度很高,说明从长远来看,北京市小汽车的发展是符合逻辑增长曲线的。按照logistic函数描述的"S"形增长特征,目前北京市小汽车的发展正处在高速发展期,是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第2阶段,还没有到达减速增长并趋于饱和的第3阶段,在可预见的未来,小汽车保有量仍将持续增长,由此会带来一系列交通问题,政府必须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控泵喷嘴、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可变几何涡轮技术、4气门技术、冷却废气再循环、燃烧系统和排气后处理等工作原理以及对轿车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实现柴油机轻量化等技术措施对整车性能的重要性。文中还列举了当前国内外典型的几种先进的轿车用柴油机的性能和技术特点,指出轿车柴油化是未来轿车动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结合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国内乘用车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得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二手车市场不断地发展,逐年呈递增趋势,尤其是在本世纪以来近二十年的时间中,二手车的交易量倍增至近60倍。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及近年来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二手车市场的特点,对于未来二手车的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能源的紧张和汽车市场细分的加剧,SUV车型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了探究SUV车型今后产品发展战略以及设计趋势,文章分析了SUV车型的自身特点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对SUV进行了产品诊断并提出了其改进技术路线;同时,结合SUV车型的演化历史,从车身尺寸以及造型设计的角度对近年来的主流SUV车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制了SUV车型进化图,提出了SUV复合交叉设计的理念.最后,文章提出了SUV产品未来发展的蓝海战略,并指出了新一代复合交叉型SUV车身设计的发展趋势,为SUV车型的产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向着智能化、网联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的今天,座舱的智能交互、操作方便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智能座舱正在成为汽车厂商争夺的高点。本文分析了智能座舱的关键技术,以及其正在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预测智能座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汽车是我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拓展着自己的功能。目前,环境和能源问题成为汽车发展的一大挑战,未来,汽车将向着互联化、轻量化、智能化、环保化、小型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文章就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分析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认为汽车会朝着更环保、更便利的方向去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汽车行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传感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操作性能,还可以对路况信息及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极大程度提高了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汽车传感器中,使各种传感器的使用,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利用汽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结合人工智能时代下汽车传感器的现状,浅谈一下智能汽车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机械式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高晓杰  余卓平  张立军  蒋励 《汽车工程》2006,28(10):918-921,932
以宝马轿车上选装的主动转向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模式,以及该系统可变传动比、稳定车辆等功能的实现原理和系统安全性设计。指出通过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一起实现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梳理了当前乘用车产业中广泛使用的阀控阻尼可调减振器的种类,分别介绍了各类型的代表产品、应用车型、系统组成、阻尼力特性、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并对阀控阻尼可调减振器的升级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