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牧  刘明 《公路》1992,(4):7-8
1991年入夏以来,由于连降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致使我省13个地市、59个市县遭受严重水灾。截止1991年8月18日统计,县以上列养公路有94条遭到不同程度水毁,40条一度中断交通。共水毁路基486km,土方98万m~3;水毁路面599km,面积296万m~2;全毁桥梁47座,775延米,局部毁坏桥梁191座,6045延米;全毁、局毁涵洞1184道。水毁设施之多,程度之重,是历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公路实地调查分析,从干线公路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日常养护、绿化、施工管理等多方面详细论述了干线公路水毁的原因及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3.
孙新军  宗爱王君 《公路》2002,(1):107-110
本文华合近年来新疆公路水毁实际,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公路水毁的特征及成因,对新疆干线公路设施如何提高抗灾能力和应急保障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几年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气象、工程地质背景条件,总结了我国东南地区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灾害的成因条件。台风暴雨过程的气象特点、地形地貌条件及山区公路建设特点等外因与内因的综合叠加,相互作用,水毁灾害也就自然发生;并划分水毁发育阶段,研究各个阶段成灾机理过程的作用程度。提出切实有效的防灾对策,为公路职能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路基水毁严重影响路基岩石的抵抗效果,尤其是在山区沿河公路,更容易受到水文、地形等的影响,给山区沿河公路路基稳定造成非常大的隐患。尤其是在汛期、暴雨时期,路基水毁现象更为严重。文章分析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并就如何有效防范路基水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路水毁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路毁桥塌,而且影响公路运输,进而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阻碍国民经济发展。近年来,北京地区特别是北部山区连续普降暴雨,致使公路连年断道阻车,水毁日益严重,成为公路养护中一个突出问题,现对1989年以后密云县域公路水毁修复及防治技术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7.
对造成乌盟地区公路水毁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加强公路水毁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28日特大洪水造成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多处严重水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的原因。对于公路水毁的防治和治理,应从引起水毁的主要原因入手,认清水流结构和导致水毁的原因,结合山区公路特点,从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高度重视和预防,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方面重视水毁,从而使公路水毁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1982年7月16日凌晨开始,四川省万县地区发生了罕见暴雨,其中特大暴雨三次,持续时间长达10余天。总降雨量700.6毫米,为常年降雨量的60~70%,而7月16日降雨量达232.5毫米。暴雨特点是:强度大、来势猛、覆盖面广、破坏力强。公路、桥梁遭到严重破坏。当时,万县公路总段管养的15条公路全部断道阻车,交通陷于瘫痪。国遘318线万县至利川路万县境内的一段是水害最为突出的地段,本文就该路段水毁情况,修复方案和根治措施作一介绍。一、万县~和川公路水毁情况 (一)水文、地质情况万利路万县境内路段位于方斗山与齐跃  相似文献   

10.
《公路》1992,(4):4-7
公路水毁是公路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路毁桥塌,而且影响公路运输,进而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仅近十年来公路水毁损失已达数十亿元,成为公路养护中一个突出问题。陕西省公路部门在公路水毁的防治方面取得很好成效,1991年11月交通部在陕西省商洛召开了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技术研讨会,肯定了他们的经验。本刊特将陕西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期对各地的公路水毁防治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了解公路水毁的成因,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对彻底根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公路畅通的一个必备前提。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坍塌、路基沉陷、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桥涵破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探讨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区山川纵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种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频繁发生,给公路的正常运营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公路路基水毁相关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结果,考虑水毁承载体和破坏原因,将路基水毁划分为:边坡滑塌、路基冲毁和路基沉陷等三种类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水毁发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从边坡防护和路基排水两个角度,提出了公路路基水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12日,甘肃省陇南、天水等地遭遇百年不遇的连续强降雨,造成境内多条国省干线严重水毁。针对此次水毁灾情进行统计,并按照工程受灾单元进行分类,揭示发生水毁的原因,对水毁应急处置中的若干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陈荣辉  郑成才 《公路》1994,(12):35-37
山区公路易遭暴雨毁坏,而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公路所担负的任务又大大重于平时。福建省政和公路分局在1989年“七.二二”特大洪水后的紧急抢修措施,既保证了当时抗洪救灾的需要,又与洪水退后的水毁修复措施相配合,节约了投资,而且修复质量好,速度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冯卫东 《东北公路》2002,25(4):36-37,96
本文通过对泥石流地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分析,阐述了对于两种水毁灾害防御的技术措施,以达到实质性的水毁防治目的,改变以前的事后抢修为源头设访,最大限度的减少公路水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公路水毁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向池 《公路》1999,(11):56-62
公路水毁是指在公路沿线发生的各种公路工程设施的损毁现象及过程。通过对云南省公路水毁灾害发生地区的地形地貌,发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研究,认为公路水毁灾害主要发育于山区与丘陵或盆地或平原的过渡区和区域性大断裂带,以泥岩,页岩,砂岩为主的工程地质岩组最为发育,发育于活动断裂和构造的端部,转折,交汇部位。公路平行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部位以泥石流发育为主,垂直方向以发育崩塌,滑坡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从喀喇昆仑山脉的气候、水文、地质和公路交通设施条件等方面,对沿河公路水毁的灾害环境、形成机理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说明了该地区沿河公路抗水灾能力差、水毁频繁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分析水流形态和河床变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巴基斯坦卡拉昆仑沿河公路的水毁特点、形成原因、防治原则及主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莉 《公路》2004,(5):179-182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从公路水毁现状分析了水毁发生的原因,提出加强公路水毁养护的有效措施,以期对公路水毁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我国公路水毁数量增加的实际情况,从公路地形,地质及公路建设与养护,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关系诸方面的较详细地分析了水毁的原因,水毁的危害和水毁对公路运输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