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标准仅适用于铁路机车司机室内部噪声测量本标准制定中参考ISO 3381—1976声学轨道机车车辆内部噪声测量 1.司机室噪声种类 1.1 稳态噪声:由机车运行时的轮轨撞击噪声和发动机及辅助机组所发生的噪声组成。 1.2 间歇噪声:指司机室稳态噪声以外的添加噪声主要指鸣笛、制动排气声等特殊声源的噪声。  相似文献   

2.
内燃机车司机室噪声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车司机室内的噪声是影响机车乘务员身体健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机车噪声亦是衡量机车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1982年颁布了《机车司机室允许噪声标准》GB 3450—82。目前,承担着北京局大部分客货运输列车牵引任务的北京型和东风_4型内燃机车的司机室噪声是否符合标准?为了给1991年重新修订此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1990年2~3月间,对我局管内部分承担客运任务的北京型和东风_4型机车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3.
前言近几年,人们对噪声的危害性了解得越来越多,因而对噪声的控制问题也就逐渐重视起来。铁路部门也不例外,并且在机车噪声控制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效果。但是机车司机室噪声究竟降低到何种程度才合适,目前尚无规定。所以研究制定机车司机室噪声标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机车乘务人员在驾驶机车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呼唤应答,以确保行车安全。如果司机室噪声级强到足以掩蔽乘务人员之间语言信息的传递时,就会增加行车中的不安全因素。为此我们认为在制订机车司机室噪声卫生标准时,必须限制噪声对语言的干扰作用。这样就会使我们所制订的标准更具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了解提速及电化改造后机车乘务人员的劳动卫生现状,噪声频谱分析是其中重点项目之一。方法测量与评价方法按GB/T3450-2006《铁道机车和动车组司机室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随机抽样进行。结果以各型机车司机室噪声LAeq对标合格率评价,存在HXD3、DF8B达标情况较好,而SS7E、DF4达标情况较差的倾向。总体来讲,各型机车组LAeq均值差异有显著意义(F=5.43,P≤0.05);但各型机车司机室噪声LAeq均值除DF4、SS7E型机车超标外,其余四型均符合GB/T3450-2006标准所要求的78 dB(A)的限值;机车噪声是一种频率分布比较宽的混合噪声,其峰值多出现在1 000 Hz周围,在1 000~4 000 Hz人耳声音最为敏感。结论机车司机室噪声均值,除DF4型及SS7E型机车外,其余车型合格率尚可。  相似文献   

6.
对哈密机务段半封闭式机车水阻试验库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主要噪声源柴油机排气噪声、冷却风扇排风噪声,分别采取了加装排气消声器、热风通道消声器等措施.针对机体噪声采取了隔声降噪处理.在机车水阻试验库内部进行了吸声处理,并对操作室进行了隔声降噪处理等多项治理措施.监测数据表明,机车水阻试验库噪声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的降噪声效果,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并获得了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均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机车在铁路运输事业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保护机车乘务员的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由于机车其他有害因素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因而噪声对人的危害就越来越突出,而机车噪声作  相似文献   

8.
一、机车司机室的噪声目前我国铁路干线运营的机车类型主要有三种,即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由于其动力来源的不同而造成各种类型机车的噪声强度也有所差异。但是各类机车运行中司机室噪声组成大致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由于走行部分和动力机组所产生的噪声,此类噪声在机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着,并且比较稳定,因而我们称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提高电力机车运行可靠性出发,讨论了电力机车的噪声和车内灰尘等问题。指出机车通风系统结构、通风机位置及其工况对机车的噪声与灰尘起决定性作用。最后对机车设计,尤其通风冷却系统设计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波分析在机车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从机车上采集的振动信号混有大量的噪声,现利用小波变换进行降噪,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噪声,特别适应于信号中混有白噪声。提出利用小波包技术构造机车振动信息的特征向量,对检测机车的走行品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列车提速后机车司机室噪声、振动的污染状况,对机车司机室噪声、振动进行调查。经调查表明, D F11、 D F4 D型机车司机室噪声均超标,当车速> 120 km /h 时, D F11 型机车座椅 Y 向振动超标。提示司机室隔声效果差, D F11型机车座椅减振效果差,易导致司机疲劳而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机车动态检测噪声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环境保护的要求出发,对机车动态检测中的噪声特性进行分析,对通风量、气流组织、围护结构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噪声防治后机车动态检测试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会议简讯     
会议简讯国家标准GB3450(机车司机室允许噪声标准》、GB3449(铁路机车东辆内部噪声测量》两项国家标准修订草案送审稿及铁道部《铁路机主乘务员听觉功能职业体检标准》、《铁路运输放射性物质事故监测方法》两项铁道行业推荐性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于1993年...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19日,《机车用电热防寒装置》铁道行业标准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标准审查,参加审查会的有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铁路机车项目联合办公室、铁道部标准计量所、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18个单位的专家代表。会议期间,该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太原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介绍了制定本标准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及标准的制定情况,并对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应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对地铁用内燃调车机车各工况下室内噪声进行测试,获得不同工况下各测试点的噪声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知:Ⅰ端司机室在各工况下噪声值均在标准要求的78dB(A)限值以下,Ⅱ端司机室在柴油机转速为1 500r/min、1 800r/min、2 100r/min 3个工况下超标;造成Ⅱ端司机室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是柴油机的工作噪声,同时也受到柴油机-变速箱系统所产生的低频结构噪声的影响;机车整体设备布局不合理是Ⅱ端司机室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可为内燃机车降噪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风_4型交直流电传动大马力内燃机车,现已进行批量生产,这对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将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内燃机车的出现为广大机车乘务人员带来了较好的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但是,机车的噪声振动又成为影响机车乘务人员身体健康的一个突出的新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因素。因此,当东风_4型内燃机车进入小批量生产的关键时刻,着手研究解决机车噪声振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即便从机车本身来讲,噪声振动也是衡量机车质量的一个指标,在不断提高机车质量的要求下,降噪减振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在部领导的关怀、厂党委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铁路机车风笛声学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主型机车实际采用的风笛声学性能测试数据 ,参考国际铁路联盟 (UIC)的有关标准 ,初步确定了铁路噪声预测中采用的风笛声学参数值 ,其中包括倍频带声压级和指向性参数值 ,可应用于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铁路噪声预测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内燃机车采取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行车噪声对语言,信号呼唤应答的干扰,保护机车乘务员身体健康,我们于1987年5月对广州机务段各型内燃机车司机室进行噪声调查,并对控制噪声提出建议。一、基本情况广州机务段是内燃机车段,共有机车187台,其中东风_3型33台,东风_4型137台,ND_2型17台。  相似文献   

19.
为正确理解与应用铁路噪声评价标准,结合环境评价实践,对标准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和现行标准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概括;重点分析了选用范围不当、评价量选用不当、噪声区划不当等现象以及未规划区的适用标准问题;对现行标准的不足如适用范围小、标准之间留有空白及相互矛盾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建议GB12525-90扩大适用范围,并补充有关高速铁路、城市轻轨及机车鸣笛噪声的规定。GB3096-93及GB/T15190-94应与GB12525-90密切衔接。GB12523-90在施工噪声评价中应优先于GB3096-93采用。  相似文献   

20.
乌铁局机车乘务员噪声性听力损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噪声性听力损伤现况,探讨防治策略。方法现场监测铁路机车内部噪声强度,调查分析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纯音听力检测结果。结果铁路机车司机室内部噪声等效声级LAeq为81 dB(DF-11型)或85 dB(DF-4型),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 011名机车乘务员的听力损失患病率44.99%,以Ⅰ级、Ⅱ级、Ⅲ级听力损失为主,听力损伤患病率2.13%,以轻度听力损伤为主;噪声组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与驾龄之间存在相关性(Spearman’r=0.786、0.857,P<0.05),听力损失、损伤发生的概率随着驾龄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4个机务段的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无差别。结论噪声仍是机车乘务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应继续强化合理的个人卫生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乘务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规范职业性健康检查,加大职业卫生监管力度,以降低噪声对乘务员听觉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