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杨会军  孔恒 《隧道建设》2019,39(7):1147-1151
为了保证基坑工程施工中环境安全和工程安全,控制施工质量,综合考虑土层软弱、地下水丰富及基坑周边环境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出复杂条件下明挖技术“21字”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强调必须坚持“强围护、精控水、快开挖、早支撑、速封闭、勤量测、少扰动”原则和实施信息化动态设计。设计施工要点如下: 1)合理设计围护结构,加强围护结构施工质量; 2)精确控制地下水,包括精准设计控水方案,加强控水措施的施工质量,信息化施工; 3)基坑开挖应体现快速施工,尽快支撑,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应及时架设支撑,从而减小地表沉降; 5)基坑开挖到坑底后,快速封闭开挖面,并迅速施作结构底板; 6)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及时采集数据,及时分析,及时反馈,及时指导施工; 7)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常要考虑基坑附近地面上作用的荷载,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提出“21字”原则、理念,以提高明挖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2.
徐成光 《隧道建设》2008,28(6):642-645
结合向家坝水电站岩壁梁部位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轮廓复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施工中首次提出了“爆刻技术”这一新的爆破技术术语和理念。详细介绍该项技术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控制爆破设计和具体的施工工艺及爆破振动观测。施工中推行的精细化科学管理措施,确保了岩壁开挖成型质量优良,创造了光爆孔半孔率近100%、岩台平均超挖2.9cm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杨光 《隧道建设》2019,39(7):1158-1164
北疆供水2期工程某标段采用“一洞双机”的TBM施工组织模式,即2台TBM的组装及掘进施工均通过同一个组装洞进行,这对组装洞的结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便于TBM组装及快速掘进施工,采用工程类比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2台TBM同时组装与快速掘进施工等需求出发,分析原组装洞设计形式的缺陷; 然后,提出优化方案,并对结构变化较大的部位(主支洞交叉口处)进行结构受力验算,确保结构稳定。按照优化方案修建的TBM组装洞完成了2台设备的同时组装任务,并在后期掘进施工中初步达到了连续、快速掘进的目标,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4.
剧仲林 《隧道建设》2018,38(Z1):20-27
为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解释隧道初期支护随施工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而找出发生“关门”塌方的原因,首先说明“关门”塌方发生时的施工状况,一般采取钢架+锁脚锚杆+喷射混凝土的支护结构,塌方时松散荷载已形成; 然后按荷载-结构模型,在初期支护承担全部设计荷载的条件下,通过施工三台阶法对上、中、下3个断面采取结构力学力法分别进行内力计算及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 在围岩完全松散的极限情况下,上台阶绝对安全,中台阶基本安全,下台阶开挖尤其是仰拱开挖时塌方的风险极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预防“关门”塌方的相应对策。结论认为采取钢架+锁脚锚杆+喷射混凝土的支护形式,支护结构处于极限应力平衡状态,很容易破坏而造成隧道坍塌。  相似文献   

5.
贯彻环保理念努力实现隧道进洞施工“零开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  陈超 《隧道建设》2007,27(4):23-25
 以正在建设中的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小河-安康段为依仗,详细论述了隧道进洞施工“零开挖”在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以企树立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的全新思维方式,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将工程建设(洞口开挖)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可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鹏  李洋  高毅  于少辉  李应飞 《隧道建设》2019,39(11):1838-1847
为研究“CC工法”施工地表变形规律,依托实际项目,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总结本项目“CC工法”顶管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规律,将隧道上部覆土扰动分为3类,发现隧道掘进时地表变形呈先隆起后沉降的形态,最终地表总体表现为下沉形态;提出后掘隧道与先行隧道之间存在地表变形影响叠加区,对叠加区的范围和形态进行研究,并分析得出后掘隧道施工对先行隧道地表变形的影响程度;修正传统Peck沉降预测公式,引入地表损失量修正系数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并验证修正系数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影响“CC工法”顶管隧道施工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11):1283-1294
隧道情报化施工是指在施工中根据能够充分表现隧道开挖后围岩和支护构件动态的“动态情报”来进一步掌握围岩的特性以修正设计和施工。1)指出实现情报化施工的前提是“情报”,需要的情报包括能够判定掌子面是否稳定、掌子面前方围岩是否发生变化、已支护地段变形是否收敛、围岩分级是否合适等。强调隧道情报化施工的情报“量”是基础,“质”是关键。以位移量测为例,介绍施工中需要获取什么样的情报; 以日本矿山法数据库(DB)为例说明情报“量”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指出我国的施工现状是积累情报“量”较大,但“质”不足,要在情报的“质”上下功夫,能够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为情报化施工建立数据库。2)从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探查、掌子面观察、量测和试验等方面介绍获取情报的主要方法和目的。分别以日本北海道公路隧道和筑紫隧道为例,重点介绍了超前钻孔在掌子面前方和洞口段开挖前地质探查中的应用。3)介绍我国、日本和美国掌子面观察的内容和方法,指出我国的观察大部分获得定性的情报和少量定量情报,而日本和美国的观察是可以数值化的,我们在这方面尚需努力。介绍对已施工区间进行检查和观察的项目,以喷混凝土为例介绍观察结果的利用方法,反馈指导施工,统计建立管理基准。4)最后强调在不同围岩级别中,获取情报的方法是不同的,量测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万能的。在块状、岩质围岩中,应把观察放在重要位置;在软弱围岩中,量测、观察以及掌子面前方围岩预测等方法应同时并举,循环验证。  相似文献   

8.
朱荣辉  姚占虎  刘康辉 《隧道建设》2018,38(Z2):310-317
新疆G575线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出口穿越较大超浅埋崩坡积体。为保证隧道在超浅层崩坡积体中安全、快速通过,控制隧道变形、坍塌、滑移等风险,采用“盖挖+自进式管棚”进洞法施工方式,在发挥盖挖法形成的初期支护钢架 “拱”保护作用下,确保“拱下”洞内自进式管棚施工的安全; 并采用超前自进式管棚注浆预加固松散崩坡积体围岩的施工方式,实现暗洞中安全快速地掘进,确保施工工期。通过对不同进洞方案比选研究与现场实践,并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拱顶地表沉降、洞内拱顶下沉、洞内水平收敛进行监测,回归分析量测数据后充分证明: “盖挖+自进式管棚”进洞法施工对崩坡积体的整体稳定性没有产生影响,采用“盖挖+自进式管棚”法,在崩坡积体中既可确保安全进洞,还可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9.
“新意法”在国外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新意法”在意大利等国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以意大利Vasto隧道坍方治理工程为例,详细剖析“新意法”在隧道设计、施工的不同阶段中的具体运用,为“新意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孤石在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普遍存在,其分布无明显规律,形状各异,强度可达到100 MPa以上。福州地铁1号线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孤石问题,盾构区间范围内的孤石如果没有提前查明并处理,会给盾构施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和安全隐患。采用微动探测方法有效解决了福州地铁1号线的孤石问题,运用微动探测成果结合少量钻孔验证进行盾构施工的安全性分析,为盾构施工提供指导。简要阐述了微动探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其在福州地铁1号线多个盾构区间孤石探测的成功案例,说明微动探测方法适用于城市复杂的环境条件,在盾构施工孤石探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圆梁山隧道深埋充填性溶洞“爆喷”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传生 《隧道建设》2004,24(5):9-12
本文从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及固、液、气三态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圆梁山隧道深埋充填性溶洞产生“爆喷”的机理,希能为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力  高辛财 《隧道建设》2019,39(7):1152-1157
北京地铁16号线部分车站为“洞桩法”暗挖车站,钢管混凝土中立柱底端嵌入桩基内。在当前设计规范及相关研究中,均未明确“洞桩法”暗挖车站施工阶段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的柱底端约束条件。借鉴铁路桥梁、建筑桩基等高承台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建立“洞桩法”暗挖车站施工阶段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数值计算模型,对钢管混凝土柱初始偏心距对柱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柱底端桩基对柱的约束作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通常工程设计中,柱嵌入桩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及桩周为粉质黏土、卵石地层的约束条件下,可将“洞桩法”暗挖车站柱下桩基对柱底端约束条件简化为嵌固约束。  相似文献   

13.
2×150m独塔斜拉桥结构型式及构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独塔斜拉桥采用联塔分幅的结构型式在国内外均属少见。南仓道立交桥跨越铁路南仓编组站、铁路京山线、在建的京津城际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受规划及建设条件限制,主桥采用联塔分幅的独塔4索面混凝土斜拉桥,用前支点挂篮悬浇施工。介绍了方案构思的特点、结构体系拟定、塔形方案比选及施工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因都会区用电量增加,且为减低输电线路对市区景观及环境冲击,台电公司于台北市北投区大度路旁兴建地下电缆洞道,由顶湖超高压变电所引入345 kV二回线至仙渡超高压变电所。采用潜盾工法以降低交通及环境冲击的问题,因施工遭遇软硬不同土层及高水压影响,且穿越捷运淡水线关渡隧道下方,紧邻大度陆桥,因此在设计上采用大洞道方案、2道止水条、发进井调整位置及角度等方案,以降低施工对于附近结构物之冲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阉骷际跸肿捶治雎揭嗣?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辽宁沈阳110045Web信息;;搜索引擎;;智能化介绍了目前网络上的主要WEB搜索方法和技术及一种优化搜索技术的方法,分析了搜索技术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Analyses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Web Searching TechnologyLU Yi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国际交通展览会暨国际停车设备展览会将在哈尔滨举办,2006年亚洲公路及隧道技术展将于今年在新加坡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政策法规诠释》由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出版,《MPA肯尼迪模式政府交通运输管理经典》出版,《现行交通管理行政审批政策及项目申报审批规范化操作指南》出版,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下乡是政府扩大内需,稳定市场,加强农村市场建设的一大措施,对摩托车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现今,摩托车行业由于禁、限摩等因素的影响,已逐渐退出一线的城市市场,农村市场正在成为摩托车的主力市场。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一辆金杯6480B2C微型客车,出现后空调不工作,不出冷风故障。经过检查,发现后空调的风扇转速正常,只是没有一点凉气。电路分析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微型客车后空调都可以单独停机。因为前后空调的风量可以单独调整,因此所需的停机时刻也不一样。如果只有驾驶员在车上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