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关于车辙对公路路面质量影响的评价还依赖于车辙深度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地反映车辙的危害性。基于行车安全角度,讨论了现有各种评价指标的不足,引入了车辙宽度和车辙两壁坡度等指标,并探讨了相应指标的影响,建立了多指标的车辙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入手,重点分析了车辙的成因,进而提出了预防沥青路面出现过大车辙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主要产生在沥青面层,本文通过分析车辙的形成过程,研究利用粘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估算车辙深度的方法,并提出车辙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措施,对国内外几种较常见的抗车辙剂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欲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控制路面孔隙率是关键,同时需要结合修筑路面等级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和产生车辙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供工程实践选用。  相似文献   

6.
张威 《珠江水运》2014,(14):87-88
为提升高速公路大长纵坡路段的抗车辙能力,并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笔者对车辙等病害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出通过对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分析及施工工艺过程控制来实现大纵坡路段的抗车辙等病害能力。旨在为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提供一些经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武汉市气候条件、典型路面结构温度,以路面车辙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不同温度场条件下的车辙发展速率。结果表明:武汉市气候条件与沥青路面车辙发展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当气温超过25℃,路面结构温度超过30℃时,车辙发展明显加快;通过降低路面温度,可以有效控制车辙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一般粘弹力学原理以及它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一些力学行为,从而利用这一原理对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车辙的消除措施,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爱民 《中国水运》2010,(2):162-163
通过对沥青砼路面车辙外治养护的实践和探索,针对常见的流动型车辙,就其形成原因,应用了铣刨拉毛养护的施工工艺,对其适用范围,施工设备,施工工序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以武进区域内现有道路出现的车辙病害为背景,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介绍采用现有国内外多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对车辙进行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