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相信大部分人对“行人保护“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汽车产品为什么要进行行人保护?行人保护试验到底是怎样做的?恐怕很少人能够说得清楚。本文便带您共同对行人保护试验探探班。  相似文献   

2.
汽车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交通事故首当其冲。近10年来,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接近10万,其中行人约占26%。行人作为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弱势群体,除了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外,还需要得到其他各方面多一些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车辆碰撞行人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为完善行人保护相关标准法规,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中的行人伤亡率,本文基于160起车辆与行人碰撞事故的形态特征及行人损伤机理的分析,搭建了车辆与行人的碰撞工况场景,并通过某轿车的碰撞试验真实复现了道路交通中车辆与行人的碰撞过程,探究了行人的动力学响应和损伤特性,为进一步完善行人保护相关标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中行人受到伤亡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各国都在加强汽车对行人碰撞保护的研究。文章在介绍各国行人保护法规现状的同时,对各国行人保护法规的试验条件及性能要求进行了比较,并对行人保护法规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应综合国外在行人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逐步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人保护要求,减少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行人作为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伤亡比例非常大,如何通过行人保护研究来降低行人在碰撞中的致死致伤率,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的技术研发重点。本文在对行人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行人保护的研究方法,并列举了行人保护的技术应用,最后展望了汽车行人保护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柳柽 《汽车杂志》2009,(10):178-180
8月23日,广汽本田举行了国内首例行人保护碰撞试验。恰逢最近几起性质恶劣交通事故,再一次将行人交通安全话题推向公众讨论热点。  相似文献   

7.
徐倩 《轿车情报》2009,(10):146-147
目前,行人保护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汽车厂家对汽车安全知识的传播还大多仅局限于车身的碰撞安全性能,对行人保护关注甚少。开展行人保护研究、提高车辆的行人保护水平在中国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人安全技术应用在汽车上可以降低汽车—行人碰撞中行人的伤害,因此,我国应该实施行人保护法规,促使汽车生产企业加速行人保护方面的研究。文章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伤害所占的比例分析,说明了在我国开展行人保护研究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在汽车与行人的碰撞过程中,汽车可能对行人造成伤害的主要部分,从而对改进汽车相关结构提出重要依据。力图从根本上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我国的汽车技术和世界汽车技术接轨。  相似文献   

9.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行人在交通伤害中处于最不利的交通环境中。为了减轻交通事故中行人受到的伤害,欧盟于2005年开始实行新的行人安全法规,并引导汽车设计进入一个全新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行人碰撞过程中的行人保护问题一直是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国内外行人保护法规及行人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汽车被动安全性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保险杠行人保护技术、发动机罩行人保护技术、行人保护气囊及其他行人保护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将越来越重视行人安全保护技术。该研究为我国后续行人保护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公害。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汽车碰撞交通事故日益严重。为了保护行人安全,必须对交通事故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再现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因此行人交通事故的再现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欧日行人保护碰撞测试技术法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伟  邓亚东  周荣 《北京汽车》2007,(5):30-33,42
在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伤害中,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伤害是最高的,因此对行人保护技术的研究对我国制定行人保护法规非常重要。目前欧洲和日本关于行人保护方面的法规已经开始执行,文中简要对比研究了欧洲和日本法规标准以及欧洲NCAP对行人保护碰撞测试技术法规,总结他们在行人保护法规及试验方面各自不同的条件要求,并对我国制定行人保护法规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汽车迅速发展带来的后果是汽车安全事故的频发。为了有效地控制汽车事故中行人的伤亡率,文章介绍了欧盟强制法规的碰撞条件及评价分值,以约束汽车结构和性能,增加行人安全系数。分析了在前期总布置中设计对行人保护有作用的造型和结构。指出总布置工作对整车安全和行人安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个厂家和消费群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道路安全现状报告(2013)》中显示:全球每年有124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其中一半是弱势道路使用者,即行人(占22%)、骑车者(占5%)和摩托车骑行者(占23%).如何更好地保护行人的安全,是汽车安全开发方面迫切需要提高的地方.那么哪些车型能够比较好地保护行人,又有哪些车型对行人的保护较差呢,本文主要对Euro NCAP 2009—2012年行人保护测试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车型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占强 《世界汽车》2007,(11):44-47
据统计,全世界1/3的交通事故都与行人有关,而长期以来汽车厂家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车内乘客的安全保护方面,行人安全完全是个空白。2005年10月1日,欧洲正式实施《行人保护指令》,以立法的形式对行人保护提出了要求。两年来,对提高行人保护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悉,国内相关部门也已开始研究制定行人保护法规和标准。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外的行人安全法规及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行人保护是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随着各国立法的推进,各汽车厂商面临的行人保护压力将越来越大。现行主要法规有EEVC系列、GTR、Euro NCAP等。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行人保护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展望了行人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面向行人保护的被动安全技术核心在于碰撞能量的吸收,主要的技术路线包括新材料的应用和安全结构的改进。而能避免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技术将逐渐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柳柽 《汽车杂志》2008,(1):146-149
其实,保险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保护车辆在低速碰撞中不受损伤,合理的保险杠设计对于保护行人在碰撞中的安全也十分重要,之前我们已经谈过保险杠对汽车本身的保护,这期我们便顺理成章地谈谈对行人安全的保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近几年我国实际交通事故中,超过70%的事故涉及弱势道路使用者,汽车对他们的保护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中基于一款A级轿车,对能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头部、并与弹起式发动机罩相配合的保护气囊(简称行人气囊)进行了设计和验证。首先,设计行人气囊的包型和布置,基于弹起式发动机罩仿真行人气囊头型冲击、联动展开等工况;其次,利用试验和理论推导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修正行人气囊和弹起式发动机罩的关键参数;最后,基于C-NCAP头型冲击试验,探究该行人气囊的保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车开发的行人气囊对头部的保护效果良好,伤害降低60%以上,得分率高达93.1%。  相似文献   

19.
占强 《世界汽车》2005,(11):112-117
汽车安全性,不仅体现在对车内乘客的保护上,同时也体现在对道路行人的安全保护方面。目前,保护车辆内部人员安全的技术已被广泛采用,而保护车外行人安全的技术却还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从今年10月起,欧盟国家新生产的乘用车将被要求安装主动行人保护系统,表明行人安全已经开始受到广泛地重视,各个汽车厂家也开始研究相关的对策来提升行人安全性,本刊就此作一简单介绍,希望给国内读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在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所占比例最高,在城市中这一比例则更高,愈加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对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表明,行驶过程中驾驶者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而导致悲剧发生。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生命安全的角度考虑,汽车上最应该配备的是行人保护系统。什么是"行人保护"所谓的"行人保护",是指应用车身吸能材料、减少缓冲撞击力等结构设计,来实现发生车辆碰撞行人时,最大限度保障行人身体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