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于从潜航的潜艇或其它水下发射装置发射导弹的上浮发射系统,采用套在导弹上的轻质刚性圆筒作为发射装置,其中装有导弹,以便不占用附加的容积。在发射时,利用燃气发生器使导弹的发射筒向上延伸,以构成浮力室,这样,便在导弹重心的前部产生了附加的浮力,并且浮到水面时仍然连接着,头部朝上,在水面处浮力室分离,导弹助推器点火。  相似文献   

2.
据航空周刊报道,5月29月,1艘德国潜艇在水下成功试射了一枚光纤制导的“潜射交互式防御和攻击系统”(IDAS)导弹.标志着德国在水下战领域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据《简氏防务周刊》2 0 0 0年 11月号报道 ,新型NSM反舰导弹的首次弹道发射试验已在挪威北部的安岛靶场完成。这次试验是由康斯堡防御及空间公司 (KDA)承担的。NSM导弹是根据挪威海军器材司令部于1996年 12月授予的一份价值 1.7亿美元的固定价格合同 ,由康斯堡公司研制的。马特拉航空空间导弹公司作为该项目的合作伙伴 ,负责导弹推进系统和隐身性能的设计工作。此次试验的目的是验证NSM导弹从火箭助推器点火、飞离发射箱、弹翼张开和助推器分离的整个发射顺序。公司官员称 ,初步结果表明该试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康斯堡公司计划…  相似文献   

4.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英国海军“特拉法尔加”号潜艇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战斧”BlockⅢC巡航导弹的发射试验 ,为年底实现“战斧”武器验收铺平了道路。“辉煌”和“凯旋”号潜艇已具有发射“战斧”对陆攻击导弹作战能力 ,“辉煌”号潜艇最早于 1998年 11月完成了三次“战斧”对陆攻击作战飞行试验。在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干涉行动中 ,“辉煌”号潜艇发射了约 2 0枚“战斧”对陆攻击导弹。“特拉法尔加”号潜艇是第三艘装备“战斧”对陆攻击导弹的潜艇。 2 0 0 1年 7月 ,潜航于墨西哥湾的该潜艇发射了一枚“战斧”导弹 ,导弹…  相似文献   

5.
就现代航空母舰本身来讲,容易遭受导弹攻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只能浮在水面上。如果航空母舰能象潜艇那样潜入水下,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因此有人设想,如果能造就一种集航母、潜艇长处于一身,合空中、水面、水下各种比势于一体的更为新型的武器装备模式——潜水式航母该多好啊。 深海藏“娇” 建造水下航母,其实并不是奇  相似文献   

6.
军事广角     
★战术战斧第4次潜射试验成功 据美联社消息,美海军一官员于22日表示,雷声公司和美国海军于20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靶场,成功完成了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战术战斧”导弹的技术评估飞行试验,这也是美海军首次使用潜艇进行“战术战斧”导弹的实弹发射。 雷声公司的MK2作战控制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作战系统,系统对这次导弹发射试验提供了战术控制、武器控制和发射能力。 战斧导弹计划负责人约翰·吉尔雷称,飞行试验的成功是海军/雷声公司战斧导弹小组紧密合作的结果,它体现了雷声公司系统工程设计研发的方  相似文献   

7.
《舰船科学技术》2013,(7):109-114
潜艇在水下发射导弹瞬间受到巨大的发射反冲力和复杂的水动力作用,平衡状态受到破坏。而连续发射又要求潜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恢复到发射导弹允许的深度和姿态,这对潜艇的操纵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在分析导弹潜艇发射阶段受到的静力、艇体水动力和复杂激变力的基础上,结合潜艇空间运动方程,建立用于仿真的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潜艇水下发射导弹仿真试验平台,分别对潜艇水下导弹单独发射和导弹齐射时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通过大量的仿真分析,对潜艇水下发射导弹阶段特别是导弹齐射时可能采用的操纵方式作了定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张平  闵绍荣 《国外舰船工程》1997,(3):19-23,,36,
海军的垂直发射系统(VLS)系列中最新型导弹是“标准”导弹2Ⅳ型。Ⅳ型导弹装备了一种MK72的推力向量控制(TVC)助推器,增加了导弹飞行高度,横向以及远程攻击的能力。同以前最坏情况下燃气流对舰面设备影响的导弹相比,MK72的喷气速率是其2 ̄3倍。为了确定Ⅳ型导弹装备到舰上后的发射效应,工程人员已经完成了大量试验。这些试验的全部宗旨在于为Ⅳ型导弹装备舰队提供一套安全、天衣无缝的匹配方法。在该型导弹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海战中,潜艇作战的隐蔽性强,机动范围大,可寂静大深度发射,不暴露行迹,给敌人以防不胜防的毁灭性打击,所以由水舰艇发射的飞航式导弹开始转向由潜艇发射。世界各海军对潜艇飞航式导弹发射倍感兴趣,不惜研究飞航式导弹的水下发射技术,燕形成 潜艇发射飞导弹的两个导弹族。它们是法国的“飞鱼”导弹族和美国的“鱼叉”导弹族,这已在海湾战争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与此同时,又掀起了飞航式导弹从潜艇垂直发射的热潮。本  相似文献   

10.
用于海军垂直发射系统(VLS)的最新导弹是“标准”SM-2BlockⅣ导弹。该导弹采用Mk72推力矢量控制(TVC)助推器,这种助推器可使导弹的射高、横向距离和射程增大。Mk72助推器的燃气质量流量比旧式导弹大2~3倍(这是在评估最坏情况下燃气流对舰艇甲板设备的影响时得到的)。为了确定标准BlockⅣ导弹的装舰效果进行了一些试验。这些试验的总目的是保证“标准”BlockⅣ导弹装舰顺利和紧凑。通过装舰前的一体化试验,可了解“标准”BlockⅣ导弹的发射对有关人员和设备的危险性,并采取措施以消除这些危险。本文对Mk72火箭发动机的燃气流对装有“宙斯盾”垂直发射系统的舰艇甲板设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型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验和垂直发射系统的发射试验均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法国的爱罗斯夏尔公司与德国MBB公司联合研制了一种短程有线制导潜射对空导弹,并取名为“独眼巨人”。目前,两家公司正加紧对导弹性能的测试工作,以便进一步完善这种导弹系统。“独眼巨人”潜射对空导弹系统的制导主要是采用了先进的光纤技术。在潜艇内只需增设一个小型的控制装置。而导弹则装填在一个特制的密封分离舱内。在遭到敌方反潜飞机攻击时,潜艇首先发射装有对空导弹的分离舱。分离舱按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模式以每秒钟15米的速度上升,并在脱离潜艇大约1公里远的  相似文献   

12.
国外飞航导弹发射系统发展概况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外舰载和潜载飞航导弹发射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水面舰艇倾斜/垂直发射、潜艇水下发射飞航导弹有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潜艇这一隐蔽的水下兵器自问世以来,就对水面船只构成了巨大威胁。“一战”潜艇首次大规模应用于实战,就取得了赫赫战绩;到了“二战”,随着潜艇性能的不断提高和“狼群”等新战术的运用,一时间使人们达到了“谈潜艇色变”的严重程度。据统计,自“二战”爆发到1941年圣诞节前夕的短短两年多时间,仅英国遭受德国潜艇攻击而沉没的海运船只就达600多万吨,占同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美国“海长矛”反潜战远程武器运载器的设计和研制。“海长矛”是封装式的武器系统,可发射导弹和鱼雷,也可以发射深水炸弹。当“海长矛”导弹从水下攻占型潜艇发射时,装有导弹的运载器无控地浮至水面,出水,头盖打开,导弹与运载器分离,进入水中,寻找目标。运载器是带有夹层结构的用石墨纤维湿缠绕的圆筒,分三个组成部分:圆筒,前盖和后盖。运载器可以保护导弹免受自然环境和外界感应因素的影响,它能承受在潜艇上贮存和发射时的冲击载菏。运载器前盖上装行出水传感器。后盖与圆筒的连接设计独特,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15.
据《国际海军》报道 ,美国诺罗斯普·格鲁曼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最近成功地进行了限制性发射试验。据有关人士宣称 ,这是新型垂直发射系统研制工作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发射演示试验在该公司的圣约瑟试验场进行。试验用模拟导弹弹体装有“标准”导弹SM- 2Block -Ⅲ型火箭发动机。试验中 ,曾使火箭发动机点火后保持在原位不动 ,以便模拟并评估发射系统在导弹迟发火情况下的工作可靠性。该公司发言人称 ,试验成功地阻止了火箭发动机的废气在发射装置中起火并危及相邻垂直发射隔舱中的导弹 ,且无任何燃气漏泄迹象。这表明 ,…  相似文献   

16.
沈晓夫 《航海》2003,(4):14-15
潜艇,一种令人生畏的“沉默杀手”。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战绩,让潜艇成为与航空母舰并驾齐驱的海战利器。潜艇最大的优势在于深藏水下的隐蔽性,不过潜艇只能短时间地躲在水里,需要经常回到水面上。而核动力的出现使潜艇拥有了几乎无限的水下续航能力,但占据全世界潜艇总数90%的常规动力潜艇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直到AIP系统的问世。  相似文献   

17.
法国麦屈拉防御公司与意大利奥托、梅腊拉公司共同制订了一项计划,拟联合研制一种从舰艇上发射的火箭助飞鱼雷。这种能在空中飞行的鱼雷,又能在水下潜航的导弹,也有人称之为反潜火箭或反潜导弹。它是从水下摧毁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其他水下目标最有效武器之一。巡航式火箭助飞鱼雷是由自导鱼雷、空气动力运载器、助推发动机和自动控制发射器四个重要部分组成。计划将采用先进的制导系统、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增加发动机功率,以增大导弹的射程,缩短导弹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改进控制弹导能力等,以提高鱼雷的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鉴于盟军运输舰艇在大洋上被德军潜艇累累击沉,美国海军决定用潜艇从水下运送兵力和物资,于1944年将一艘老式作战艇改装成水下运输潜艇,取名为“海狮”号,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运输潜艇。 由于水下运输潜艇活动隐蔽,有攻其不备、出奇制胜之效,且水下运输不受气象和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在登陆作战中能够增加登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水下运输潜艇出现之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958年,美国正式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下运输潜艇“灰鲸”号。“灰鲸”号在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03,20(4):6-6
由德国研制的世界第一艘燃料电池驱动的潜艇U31号已在基尔港下水,在波罗的海西部水面开始了首次试航。这种潜艇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驱动力来自燃料电池,因而水下巡航时不易被发现。此外,这种属于212A级的常规潜艇还配备了先进的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将传感器、武器系统等和中央控制设备高度集成,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战斗能力。除德国外,美国、俄罗斯等也在研制燃料电池驱动的常规潜艇,但U31号潜艇是最先下水的。研制者称,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U31号由霍瓦尔特造船厂制造。造船厂发布的新闻公告说,早在1994年,该厂便与德…  相似文献   

20.
及时雨 《舰船知识》2011,(10):44-47
最近十几年以来,法国DCNS集团在常规潜艇领域一直以大胆创新而著称.在抛出“前无古人”的SMX-21/22/23/24潜艇方案以后,最近又推出了更加“离经叛道”的SMX-25两栖潜艇(或称可潜式护卫舰)概念.该型潜艇能够潜入水下,但却拥有全套水面作战装备,可以执行防空、护航等多种典型的水面舰艇任务.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在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