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止公交车辆车轮抱死打滑,ABS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BS是制动防抱死系统,作用是在车辆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打滑.如果车轮抱死打滑,驾驶员将无法掌控,会出现车辆侧滑、跑偏等现象而导致事故发生.ABS若有故障,会影响防抱死功能,因此要注意对ABS的保养检查.  相似文献   

2.
晓青 《交通与运输》2008,24(1):73-74
1.雾天行车有技巧 秋冬季节是雾的高发期。雾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不清,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车辆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发生侧滑或造成车辆倾翻。因此,雾天行车需要掌握一些驾驶技巧。  相似文献   

3.
肖军 《交通与运输》2011,27(1):74-74
秋冬季节是雾的高发期,雾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不清,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车辆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发生侧滑或造成车辆倾翻.因此,雾天行车需要掌握一些驾驶技巧.  相似文献   

4.
对高速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湿滑的原因、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微表处技术。在采用微表处技术解决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湿滑问题时,对需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探讨,促进了微表处技术在解决隧道路面湿滑问题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1~2014年泰安交通站逐时观测数据,对泰安交通站的天气现象、DSC111路面状况、防滑系数、路面温度、气温和降水量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道路湿滑指数和道路结冰指数的分级预报方法,并给出分级标准。道路湿滑指数和道路结冰指数的分级标准是以当前有没有降水、路面温度的高低为主要判断依据,同时加入前6 h的降水量作为有持续降水的依据。将道路湿滑指数和道路结冰指数均划分为4个等级,等级越高,路面防滑系数越小,车辆行驶越危险。  相似文献   

6.
每当下雨路滑时,驾驶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假如车速过高的话,每每在转弯及制动时,很容易产生打滑现象。不过,只要你有正确的驾驶知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汽车在雨中行驶,由于道路湿滑所引发的侧滑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出现在紧急情况下的侧滑。雨天车轮(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会因湿滑并随车速增大而急剧变小,当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几乎为零,有如在冰面上行驶。在湿滑路面上行驶发生侧滑还与轮胎的磨损情况有关,过度磨损的轮胎胎面排水能力很差,增大了雨中行驶发生“水滑”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无论什么驱动方式、多大功率的汽车,在冰雪泥泞路面起步时都容易发生打滑现象。为了制止打滑和避免失控危险,驱动防滑系统和电子差速锁应用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一、雨天雨天行车,路面的附着系数大为降低,车轮容易打滑。据测定,开始下雨时,附着系数减小60%至70%,下雨中后期一般也会下降一半左右。雨天行车,视线障碍较大,公路不正常现象增多,给驾驶操作增加各种困难。雨天行车,附着系数还随车速的增加而急剧变小。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时,因轮胎与路面间的积水不能排除,水的阻力会使车轮上浮,严重时,将产生“水滑”现象。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轮胎与路面间便失去了摩擦力,汽车陷入无法控制的危险境地。如果轮胎花纹沟槽变浅或气压低时,更易产生这种现象。因此,雨天行车,驾驶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应放慢车速,勿使用紧急制动,尽量少用和降低制动强度,以免车辆打滑。一般应将车速控制在常态下的80%左右为宜。同时应保持与前车有充分的行车间距。2、慎重对待车道变更,避免急打方向盘。3、如遇大雨或暴雨时,可亮起小灯和尾灯,使自己能看清车外景物,也方便其他车辆看见您的车子。如果视觉效果很差,可亮起危险信号灯,或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待情况好转时再继续行驶。4、如遇严重积水路段,应确认安全后,过。通过涉水路段时,以低速档稳速通过。变换加速踏板和换档操作,以免雨水充塞发动机。水后,应不停地轻踏制动踏板直至制...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密西根州2009年的交通事故数据为例,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四个方面,统计分析了高速公路ROR事故的致因。得出了饮酒、超速、注意力分散、车轮故障、路面湿滑、光线不足、雨雪天气等是高速公路ROR事故的主要致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恶劣天气下路面湿滑状况将发生显著变化,导致驾驶条件恶化,极易引发恶劣的交通事故.为了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实时获取路面湿滑状况信息,了解路面附着性能,并以此制定合理的车速控制和交通诱导策略,通过采集道路湿滑图像,利用设计的具体SVM分类器结合3种训练算法对道路湿滑图像进行分类学习训练,并通过训练后的SVM分类器对大量道路湿滑图像进行分类实验,对道路湿滑状态进行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寻找合适的核函数,选择合适的参数是使用SVM进行高效分类的一个重要因素;(2)在训练过程中,均方误差(MSE)能反映出分类器实现的正确率,SVM的训练本身的误差决定了分类的正确率,而且训练个数的增多带来了特征空间维数的增加,从而导致计算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路面的表面纹理与抗滑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凝土路表纹理构造是影响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简要分析混凝土路面湿摩擦机理和路表构造特性的基础上,全面介绍拉毛、压槽、刻槽等改善路表纹理以增加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一般方法和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他混凝土路表纹理改善的新方法,可为我国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研究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机车打滑时传动系统的自激扭转振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机车发生打滑时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针对机车单轮对传动系统,考虑轮对以及电机与轮对间的扭转刚度,建立了简化的机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方程.当轮轨间的平均蠕滑率超过临界蠕滑率时,产生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极限环,表明传动系统产生了自激振动.对不同工况下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频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当自激振动发生时,系统的扭转振动频率与其扭转固有频率一致.因此,检测轮对的扭转振动频率可以判断车轮是否打滑.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所出现的不平整现象包括:坑凹、接缝台阶、波浪、碾压车辙、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他结构层对路面的影响: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已铺筑路面出现坑凹,基层不平整导致路面不平整,桥梁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跳车,严重影响着路面整体平整度,二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控制对平整度的影响,摊铺机械的选择、路面的碾压等路面施工时的不规范操作都会造成沥青路面的不平整。对于前项只要在路基、基层、桥涵台背回填时严格按规范施工,基本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道路使用者所关心的公路品质,除了车流速度和平整度外,对抗滑性能也越来越重视。尤其雨天,公路路面湿滑常常造成危险,  相似文献   

16.
金龙牌客车为了改善车辆的制动性能和牵引性能,装用了车轮防抱死制动装置即ABS.ABS可以防止驱动车轮在湿滑的路面上(低附着系数路面)滑转,减少轮胎及传动系组件的磨损,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及乘车的舒适性.   车辆行驶中只要闭合点火开关,ABS警示灯闪亮一下,然后熄灭,表示ABS进入准备工作状态;如果闭合点火开关或车辆行驶几公里后,ABS警示灯亮而不熄,表示ABS系统有故障,需要检修.……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车辆是靠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来行驶的。当车辆在潮湿或泥泞的路面上行驶时,如果车轮上没有花纹,它与地面的摩擦力就很小,容易出现打滑现象。绝大多数汽车轮胎表面都不是光滑的,上面有各式各样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保证行车安全。轮胎花纹的主要作用与鞋底花纹的作用类似,花纹增加了胎面与路面间的摩擦力,以防止车轮打滑。影响花纹作用的因素较多,但起主要作用的是花纹型式和花纹深度,因此,轮胎花纹值得关注。近年来,轮胎生产厂在胎面花纹设计上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开发。轮胎花纹型式虽然五花八门,但根据类型,主要分为5种:纵向花纹、横向花纹和混合花纹。  相似文献   

18.
沥青公路路面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平整度、路面厚度、抗滑性以及车辙等,这些检测参数不达标,路面很容易成为交通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比如跳车安全事故等,这会影响到驾驶员和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和竣(交)工验收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试验检测,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得到保证。检测人员要针对沥青公路路面各个分项工程,选择有效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隧道路面抗滑能力与隧道事故发生率有直接的相关性,而且不同的路面铺装形式,其抗滑能力也不同。采用横向力系数检测车对纵向刻槽的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和横向刻槽水泥路面三种不同路面结构的隧道横向力系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具有纵向刻槽形式的水泥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这说明对隧道内路面铺装水泥路面时采用纵向刻槽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减少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排水性沥青路面与传统的密级配沥青路面相比,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抗滑性能较好,特别是它能通过较大的空隙迅速进行排水,同时.车轮行车时与路面能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能避免水漂现象的产生,并能大大减少车轮溅起的水雾.提高雨天和夜间行车安全性.同时,排水性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吸音功能.能降低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总而言之,排水性沥青路面是一种高质量高安全的路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