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杨云飞 《轿车情报》2014,(7):224-229
下雨对于任何比赛而言,都充满了戏剧性。今年的WEC勒芒24小时赛,在开赛后不久,就迎来了一场暴雨,比赛的前3小时也因此改变了。但无论如何,最终,经过24小时的苦战,LMPl组别的奥迪车队包揽一、二;丰田8号车获得第三;重返LMP1的保时捷车队勉强完赛;LMP2组别38号Zytek Z11SN—Nissan赛车夺得冠军;LMGTE Pro组别AFCorse车队51号赛车获得第一;LMGTEAm组95号阿斯顿·马丁Vantage赛车夺得冠军。  相似文献   

2.
长城润滑油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揭幕站的争夺于广东省肇庆GIC赛车场正式落幕。TCR组别的上海大众333车队的江腾一夺得第一;韩寒、王睿和宋波分列组别第二、三、四位。超级量产车组中东风悦达起亚车队车手张志强夺得赛季首冠、长安福特车队甄卓伟获得第二,东风本田车队何伟权第三。  相似文献   

3.
正WEC 6小时结束,麦克·康维、何塞·玛利亚·洛佩兹和小林可梦伟所在的丰田7号车组夺得了LMP1组别冠军。成龙DC车队的38号车组夺得LMP2组别冠军。LMGTE Pro和LMGTEAm组别冠军分别由Aston Martin Racing车队的95号车组和DempseyProton Racing车队的77号车组夺得。  相似文献   

4.
阿飞 《轿车情报》2020,(1):104-105
上海嘉定国际赛车汇·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第七站,在上汽国际赛车场唱响了华丽的赛车乐章。超级杯组,上汽大众333车队的罗伯特·荷夫夺得冠军,长安福特车队的何晓乐及甄卓伟收获亚军和季军。中国杯组,纵横车队陈沪平斩获第二回合决赛冠军,东风风神车队黄福金收获亚军,陈沪平的队友杨帆获得季军。上汽大众以及纵横车队分别获得两个组别第二回合决赛的厂商杯冠军。  相似文献   

5.
在7月1日的风云战一三小时耐力赛赛事中,华龙车队的3号车组(高士俊、王玉涛)夺得冠军,夺得媒体组别冠军的则是8号车组的由《中国汽车画报》王光、《汽车之友》王锋及我组成的北方车队夺得,同时,我们也夺得南北媒体对抗赛开赛以来的全场最佳绩。  相似文献   

6.
杨云飞 《轿车情报》2014,(6):248-251
今年的WEC,有了许多新鲜的血液。车队方面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重返LMP1组别大家庭的保时捷车队,并且他们也带来了919Hybrid赛车;车手整容中,香港籍车手欧阳若曦首次参与WEC,并驾驶阿斯顿·马丁99号赛车参赛;WRC9届世界冠军勒布,首次组建车队征战WEC,这也是他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7.
CTCC揭幕战的精彩刺激出乎大家意料,超级量产车组别的实力差距之大更让我吃惊。今年的CTCC在规则上有了极大的变更,新增了超级量产车涡轮增压组别,参加该组别的有上海大众333车队,以及使用雨燕赛车的上海FRC车队、使用科鲁兹赛车的ASR车队。他们将会和超级量产车自然进气组的长安福特车队、东风悦达·起亚778车队以及华扬赛车队一同在赛道上竞技。  相似文献   

8.
<正>规则允许轮胎公司之间公开竞争,也就是说车队可以自由选择轮胎。奥迪、丰田、法拉利、保时捷等赛车都选择了米其林轮胎2013月11月9日下午,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上海站决出胜负,1号赛车奥迪R8etron quattro在最后关头超越7号丰田TS030Hybrid赛车,夺得本场比赛冠军。克里斯滕森领衔驾驶的奥迪2号赛车获得第三名,这也使得他们提前一站锁定了年度车手冠军。比赛有赢家输家,但作为WEC的官方轮胎提供商来自法国的轮胎巨头米其林是永远的赢家。为赛事中的这些超级跑车制造品质可靠、要求苛刻的"跑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米其林必须在技术规则要求下为不同组别赛车提供适合不同天气条件、不同赛道状况的多款轮  相似文献   

9.
作为CTCC的传统,天马山赛车场再一次成为CTCC的揭幕站,新赛季重大的改革在于新增了超级量产车涡轮增压组别,而这也是CTCC进一步与国际汽车运动接轨的表现。参加该组别的车队有上海大众333车队、使用雨燕赛车的上海FRC车队,以及使用科鲁兹赛车的ASR车队。随着规则走势更为成熟、技术研发更为深入,相信在年底将会有更多的厂商加盟。  相似文献   

10.
刘兆才 《世界汽车》2007,(6):130-131
珠海站大放异彩的7号兰博基尼在银石赛道以第9名抱憾收场,维他风车队1号玛莎拉蒂MC12赛车,夺得GT1组冠军,5号C6R和4号C5R同时登上领奖台,分获本站的亚军和季军。GT2组中,再次由3辆法拉利F430赛车包揽三甲。  相似文献   

11.
2015 CRC拉力赛大幕拉开。在湖南桂阳举行的赛季首场争夺中,来自上海大众斯柯达红牛车队的内尔麦克西获得全场第三,徐俊夺得中国车手第二、全场第五的成绩,两位车手帮助车队夺得国家四驱组队赛亚军和联合会杯季军。韩寒重回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夺得了中国车手冠军。江淮轿车A30车队凭借胡云飞和余承磊拿到的冠、季军,最终夺得S2组别车队冠军。  相似文献   

12.
李科 《摩托车信息》2004,(12):42-42
9月19日,渝安新感觉车队夺得2004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最高组别专业250ml组和专业125mlA组年度团体总冠军:10月7日,渝安新感觉车队夺得2004年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最高组别GP125ml组年度团体总冠军!  相似文献   

13.
刘佳 《驾驶园》2014,(7):31-31
<正>2014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为现场26万余观众献上了一场激动人心的赛事盛筵,其中保时捷车队的华丽回归以及比赛前半程的天气变化为激烈的比赛增添浓厚的悬念。在跌宕起伏的比赛进程中奥迪车队英勇突围,三位车手驾驶的2号R18 e-tron quattro赛车最终夺得冠军,而同组驾驶1号赛车的三位车手获得亚军,他们和驾驶8号丰田TS040混合动力赛车的三位车手一同登上了领奖台。  相似文献   

14.
赛况     
《汽车与运动》2011,(7):164-166
勒芒耐力24小时,标致凸显兵团力量一年一度的法国勒芒赛总是能吸引全世界车迷的目光,6月11日~12日,经过24小时的不眠之夜,标致车队新908赛车最终获得了2011勒芒24小时耐力赛最高组别LMP1的第二、三、四名。其中,第二名的9号赛车距离冠军只有微弱的13秒钟。虽然本次赛事没有获得第一名,但是标致车队凭借整体实力,继续保持着本年度勒芒系列赛总分排名第一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8月8日,天马耐力赛于21点整圆满落幕。经过3小时的激烈比拼,最终,来自DRT车队的15号赛车(胡速、朱春雷、张文明、张治国)摘得B组冠军。FRT车队9号赛车(徐冠夏、雷扬、林哮阳、王鹏涛)获B组第二,CUS车队11号赛车(王佳星、姜晓、宋海涛)位列第三。而备受关注的C组,则由WCF车队的28号赛车(薛刚、梁栋、郁晓雨)夺冠,纵横车队8号赛车(陈凯洲、金  相似文献   

16.
高率 《汽车与配件》2014,(52):46-51
<正>2001年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共建的上海大众333车队是连续五年的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hina Rally Champiorship)年度总冠军,并连续两年在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APRC)和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获得不同参赛组别冠军,车队创造了中国赛车界的一个又一个神话。车队拥有中国国内顶尖车手,超过40辆专业赛车,以及庞大的赛车改装机构及国内外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具备国内最先进的赛车改装技术与经验。打造世界级的中国车队是上海大众333车队的运作核心,也是存在于车队全体成员心中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激励下,上海大众333车队正朝着打  相似文献   

17.
<正>"很高兴遇见你"车队登领奖台2015年8月8日,天马耐力赛于21点整圆满落幕。经过3小时的激烈比拼,最终,来自DRT车队的15号赛车(胡速、朱春雷、张文明、张治国)摘得B组冠军。FRT车队9号赛车(徐冠夏、雷扬、林哮阳、王鹏涛)获B组第二,CUS车队11号赛车(王佳星、姜晓、宋海涛)位列第三。而备受关注的C组,则由WCF车队的28号赛车(薛刚、梁栋、郁晓雨)夺冠,纵横车队8号赛车(陈凯洲、金汴)获亚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2015,(12)
<正>2015赛季全国摩托车公路锦标赛(CRRC)已经结束了全部争夺。在赛车技术最高、车手水平最强的厂商杯组别中,中国宗申车队再度囊括车队、车手双料年度总冠军,继续保持着自己在国内250m L排量组别上的霸主地位。领跑天马山10月16日~18日,全年赛事的"重头戏"在上海天马山赛道如期举行。走进宗申车队的维修站,齐刷刷地摆放着六辆红色的RC250R赛车。在维修站的右侧,静静地停着一辆没有排  相似文献   

19.
赛事资讯     
《汽车与运动》2011,(12):208-211
长安铃木永驰车队揽双冠在11月6日结束的2011年CRC龙游拉力赛中,长安铃木永驰车队的金斌斌夺得了S1组车手冠军,长安铃木永驰车队也获得了S1组车队冠军。总积分遥遥领先的长安铃木永驰车队也基本锁定了S1组车队年度冠军。在已经结束的几场比赛中,雨燕赛车展示出的出色操控性能和扎实的底盘结构越来越强化了它的赛车血统。在现场观战的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岩濑大輔先  相似文献   

20.
海亮 《轿车情报》2003,(12):112-112
11月2日下午,喜讯传来:上海大众333车队的年轻车手徐浪驾驶着N2级别的Polo赛车,战胜4辆动力翻倍的专业A6级别的赛车,夺得这个级别的第二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