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韵 《轿车情报》2011,(8):218-219
在素有天堂美誉的浙江杭州,全球传动和底盘技术领域汽车零部件顶级供应商——采埃孚公司启动了“2011采埃孚媒体试驾会”,十余辆配备有采埃孚先进乘用车产品的试驾车辆悉数登场,配合按照最常见路况制定的行驶路线组合及采埃孚技术专家的实况随车技术点评,为所有的驾乘者带来了一场别致的试驾体验。  相似文献   

2.
《轿车情报》2012,(6):301-301
采埃孚在2012北京车展上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采埃孚(中国)投资公司产品传讯部经理Thomas Wenzel介绍了ZF在汽车传动系统、底盘技术,以及集成系统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2015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于日前隆重举行,作为采埃孚集团负责管理全球售后市场业务的专家,采埃孚销售服务事业部携其售后产品及服务套装亮相展会。本刊记者就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的技术发展进程、采埃孚产品战略及企业规划等一系列话题,与采埃孚销售服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释仁博士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深入交谈,聆听这位汽车行业专家对于售后市场的独特解读。  相似文献   

4.
《汽车维修》2005,(12):2-2
日前,由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采埃孚公司和中国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采埃孚富奥底盘技术(长春)有限公司”正式落成,双方的股比为富奥公司占49%,采埃孚公司占51%。  相似文献   

5.
作为采埃孚全球6大研发中心之一,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中心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如何贯彻落实采埃孚集团奉行的"针对市场设计"原则,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满足不同需要的产品,是采埃孚上海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职责. 日前,<商用汽车>记者采访了采埃孚上海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高若夫博士(Dr.Rolf Gall),以对目前上海工程技术中心的一些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相似文献   

6.
正采埃孚在汽车前沿科技和创新领域的发展势如破竹,业界有目共睹。采埃孚的产品和技术能够使车辆实现自主观察、思考和行动,同时,采埃孚集团的"零"愿景目标在其售后事业部也显现成果。在中国,采埃孚售后事业部朝着集团和事业部所确立的愿景和目标前行,向中国售后市场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及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7.
作为采埃孚全球6大研发中心之一,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中心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如何贯彻落实采埃孚集团奉行的"针对市场设计"原则,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满足不同需要的产品,是采埃孚上海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职责. 日前,<商用汽车>记者采访了采埃孚上海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高若夫博士(Dr.Rolf Gall),以对目前上海工程技术中心的一些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9上海车展上,采埃孚新一代车用超级计算机——ProAI RoboThink首次展出;该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扩展特点能使车辆制造商和移动出行服务商从中受益。结合采埃孚的传感器组件,能助力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与共享服务。与此同时,搭载采埃孚第2代ProAI产品的采埃孚coPILOT样车全球首发,它能满足L2+自动驾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中旬,本刊应采埃孚(ZF)之邀,赴德国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媒体活动.活动包括:在施吕塞尔费尔德(Schlüsselfeld)的ADAC中心试驾了40多辆配备采埃孚(ZF)最新技术与产品的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参观了其位于德国施魏因富特的无级可变阻尼控制减振(CDC)生产中心,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AKC)研发中心,售后服务业务部全球物流中心,以及采埃孚赛车工程公司. 此次德国之旅,采埃孚(ZF)展现了为各级别乘用车所提供的传动、底盘、转向技术和产品,及其高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这部分内容本刊在第28期杂志上做了详细的报道.活动期间,记者参观了位于施魏因富特(Schweinfurt)的采埃孚(ZF)售后服务业务部全球物流中心,不但见识到了高科技硬件设备的高效服务能力,更感叹于细微处展现的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理念.本期采埃孚(ZF)德国之旅(下)将更多地着墨于采埃孚(ZF)售后服务业务部,期望给中国汽车售后业内同行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09,(6):8-8
采埃孚萨克斯(ZFSachs)在上海合资工厂生产的离合器已开始出口日本,首先为马自达3配套。这是采埃孚萨克斯第一次从中国的合资工厂出口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此前,采埃孚萨克斯为马自达汽车配套的离合器都是从欧洲工厂出口到日本。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汽车市场正试图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尝试成就一条不同以往的汽车发展新路径。作为汽车市场不可或缺的售后业务领域,也积极响应"汽车新四化"趋势的号召,持续探索和开发具备领先技术和创新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汽车售后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采埃孚售后事业部,从多年前就预见了这一趋势,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探索实践。依托采埃孚集团在技术开发、产品应用及整车配套等多方面的领先地位,采埃孚售后事业部在全球售后市场拥有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中旬,本刊应采埃孚(ZF)之邀,赴德国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媒体活动.活动包括:在施吕塞尔费尔德(Schlüsselfeld)的ADAC中心试驾了40多辆配备采埃孚(ZF)最新技术与产品的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参观了其位于德国施魏因富特的无级可变阻尼控制减振(CDC)生产中心,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AKC)研发中心,售后服务业务部全球物流中心,以及采埃孚赛车工程公司.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售后市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竞争越发激烈。作为全球汽车售后市场的先行者,采埃孚售后收获了来自客户的高度认可。在完成对威伯科的整合后,采埃孚为售后市场提供更丰富的商用车产品及服务组合。为了继续深挖售后市场的潜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合作伙伴及终端用户的满意度,采埃孚售后在持续强化各业务组成的基础上以更具前瞻性的姿态在不断变化的后市场中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采埃孚正加速战略布局。未来5年,采埃孚在自动驾驶和电驱动领域的研发投入将达120亿欧元。而合作生态圈的建立,将有助于其拓展产品线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推出ProAI RoboThink高性能控制器、开发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与Transdev及e.GO三方合作,采埃孚在2019 CES展上宣布了其在出行领域的最新产品和合作战略。作为一家始终关注汽车前瞻技术的创新型公司,采埃孚近年来把"下一代出行"作为发展重点,并在该领域持续投资。采埃孚CEO沃夫翰  相似文献   

15.
<正>"电驱动"趋势下的新产品及服务支持打造汽车后市场采埃孚"零"愿景以采埃孚集团的"零"愿景为目标,将前瞻性技术通过产品和服务组合的方式,呈现于汽车后市场领域——采埃孚售后事业部以突破创新的视角,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和打造汽车后市场的未来,通过在数字化、电驱动、绿色节能或综合解决方案等多领域的快速均衡发展,向汽车后市场客户及其合  相似文献   

16.
新闻     
<正>采埃孚专为商用卡车设计开发出Dual-Cam双镜摄像头作为车辆摄像头供应商,采埃孚专为商用卡车设计开发出Dual-Cam双镜摄像头,该摄像头可配合与采埃孚其它ADAS技术一起使用。DualCam属于采埃孚S-Cam4汽车摄像头系列产品,旨在帮助车辆满足全球范围内的法规要求。同时,Dual-  相似文献   

17.
国内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缺乏了解,认知上存在偏差。转变消费者的理念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日前,经国家发改委批准,采埃孚销售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从近百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具备再制造试点资质的外商独资企业。《商用汽车》杂志第一时间对采埃孚销售服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释仁博士进行了采访,了解了采埃孚再制造业务的最新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全球汽车传动与底盘技术领域的领先者,德国采埃孚集团(以下简称"ZF")不仅专注于产品与服务,而且提供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深得汽车及工业领域客户的信赖。据采埃孚销售服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释仁博士介绍,ZF旗下主要有四大事业部,分别是乘用车传动技术、乘用车底盘技术、商用车技术及工业技术事业部,另外还有一个与博世以对等股比组建的转向系统事业部。作为ZF售后业务部门,采埃孚销售服务事业部凭借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以客为尊的理念负责ZF所有产品的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19.
除了发动机外,变速器、转向器等产品也是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重点.作为一家世界领先的德国传动与底盘产品供应商,采埃孚在再制造领域不但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拥有丰富的再制造经验 "采埃孚集团拥有多年的再制造经验,目前在德国的Friedrichshafen、Saarbruecken、Bielefeld,英国的Nottingham和美国的Vernon Hills等地建有再制造生产基地,并计划在全球更多地区推进采埃孚再制造'立足当地,服务当地'的发展战略."采埃孚销售服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汪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售后业务机构,采埃孚售后事业部不仅为客户提供产品,更为他们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不断丰富现有产品组合;另一方面产品服务能力和质量的综合提升,将采埃孚售后服务理念实现于中国后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