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接触网平面图设计工作进行难点及要点分析,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接触网平面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1年多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接触网平面图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对软件系统的设计流程、模块构成及模块数据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夏伯英 《铁道学报》1995,17(3):44-49
对接触网设计系统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智能化的研究,提出了接触网的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的专家系统理论,对FOXBASE^+管理信息系统和C语言的接口,通用曲线的绘制以及菜单单等程序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在理论上对该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这一研究对于指导接触网的智能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速弓网振动系统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简单链表悬挂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建立以连续质点表示的接触悬挂系统的物理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该模型不同接触网参数及受电弓振动位移、接触压力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求出评价受流质量的几种参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既有接触网设计、施工及装配、线材、零部件制造种类繁多等技术体系及技术标准不健全的状况,对接触网系统技术体系及主要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和探讨,建议接触网按适应速度目标值建立体系,并对主要技术标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整套较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接触网系统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5.
铁路接触网最优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岗  李芾 《铁道工程学报》2012,(3):79-84,90
研究目的:本文为研究主动控制对接触网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计算模型的整体质量及刚度矩阵数据,并利用KMExtract程序分离出整体质量、整体刚度矩阵,据此建立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方程。为便于系统仿真及控制器设计,使用模态降阶法对系统降阶并将其转化为状态方程形式,而后为系统设计LQR控制器,使用simulink对实施主动控制前后的接触网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研究结论:研究表明:(1)对接触网实施主动控制能有效改善其振动特性,接触网振动的最大值、最小值有较大降低,幅度达90%以上,均方差也有较大下降,幅度达70%以上,系统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2)在通过改变弓网自身参数的方法改善弓网性能遇到瓶颈时,接触网的主动控制或半主动控制将成为改善弓网性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本文作者已经建立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理论模型及程序,用计算机模拟一系列不同有效预应力情况下的混凝土曲线连续梁,研究了在弹性和塑性阶段混凝土曲线连续的内力、变形及支座反力随有效预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于志永 《西铁科技》2005,(2):11-12,8
本文探讨了以接触网工为单兵主体,对接触网进行全参数无损非接触带电检测,在信息交互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接触网状态巡视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繁忙干线上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接触网设计质量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大枢纽更是如此。为了保证正常的运营并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本文重点从编写设计原则,供电主接触网平面图设计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枢纽内接触网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受电弓/接触网垂向耦合运动中接触网动应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建立了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和受电弓/接触网垂向耦合振动模型,计算得到其振动模态,推导了用振型叠加法计算接触网瞬态响应和动应力的方法,计算了受电弓/接触网接触压力作用下,接触网的振动响应,得到了接触网动应力随着受电弓在接触网锚段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与静态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态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简要介绍法国、德国及日本高速铁路受电弓和接触网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类接触网和受电弓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开发了其数值模拟软件,并应用此软件分析了简单链形悬挂、弹性链形悬挂以及双链形悬挂的振动特性。此外,还应用此软件对比弓牵引间距的确定以及弓网结构参数优化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刚性接触网系统最高运行时速160 km,暂无时速160 km以上的工程案例或试验线测试记录.本文基于英国Stanton隧道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介绍其接触网系统布置,阐述弓网测试中评价弓网受流质量的相关指标和标准;说明了在弓网测试中列车编组形式、受电弓布置以及相关测试设备,展示了弓网测试接触力波形图、接触力指标特征值及相应的可视化统计曲线,并对弓网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弓网受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刚性接触网系统适应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接触网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接触网可靠性研究的不全面,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建立接触网失效故障树,对导致接触网失效的故障进行了定性以及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找出了导致接触网失效的所有故障组合;定量分析找出了容易导致接触网失效的故障类型,根据定性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提出了有效提高接触网可靠性的相应建议,为接触网系统的设计、维修以及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速接触网的受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及物理模型,借用马休方程原理,对高速运时弓网关系及其稳定受流性能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接触网电弓在不同速度段,其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及相互适应的关系。从而对高速情况下弓网的稳定接触及受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叙述了国内外接触网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重点介绍了我国研制的各项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数据处理系统的配制,其中,用模糊识别技术检测接触网几何参数及支柱位置,在偏位检测中采用编程控制后,在硬点检测中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光通信隔离高压,采用多微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等技术达到了九十年代国际水平。同时亦提出了我国接触网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芊  胡爽 《电气化铁道》2023,(S1):197-201
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为跨座式单轨线路,采用刚性接触网系统供电和回流,目前逐步运行8编组车辆替代6编组车辆。为了适应大编组车辆的运行条件,对既有的整体夹持型汇流排接触网系统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首先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分析了接触网导体工作温度的限制条件,结合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建立能够反映测试情况的评估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合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接触网安装环境条件,给出了地下段以及地面段接触网系统的载流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技术论证,优化地铁刚性接触网设计,研究了刚性悬挂接触网结构参数对地铁弓网系统受流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接触网有限元等效梁结构模型及简化为弹簧阻尼机构的受电弓归算模型。通过受电弓和接触网动态运行的仿真计算,分析研究了刚性接触网跨距参数、悬挂机构刚度参数及锚段关节处的结构参数对弓网系统受流的影响。仿真研究表明:当列车运行速度小于80 km/h时,建议采用的接触网跨距为10 m;当列车运行速度为120~160 km/h时,建议采用的接触网跨距为8 m;接触网悬挂刚度过小会恶化弓网之间的受流质量;通过减小锚段关节处相邻跨距之间的挠度差,可以有效提高弓网系统在锚段关节处的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宁 《中国铁路》2010,(3):53-54,60
道岔上方的接触网布置方式、调整技术一直是接触网系统中影响弓网关系的一个关键技术,确定受电弓始触区的位置取决受电弓的宽度和道岔岔心角及导曲线半径,通过计算得到机车受电弓从正线进入侧线始触区的始点和终点,以此保证道岔上方接触网的精确调整。  相似文献   

18.
从线路竖曲线线形设计原则和接触网链形悬挂线索计算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线路竖曲线对接触网吊弦长度的影响,建立了圆形竖曲线和抛物线形竖曲线上接触网吊弦长度的修正计算方程,提出了竖曲线上接触网吊弦修正计算的考虑原则.通过对接触线采用圆形竖曲线和抛物线形竖曲线2种布置方式的对比计算,得出了在最大弛度相等时2种竖曲线近似相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解决了采用圆形竖曲线布置的接触线自身承担的自重的计算问题.理论分析、算例和工程应用证明,数据吻合一致.适用于常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竖曲线上接触网的吊弦长度修正计算.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柔性及刚性接触网各自的特点、常见故障及差异,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两种接触网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分别建立故障树失效模型,并作定性分析后找出导致接触网失效的最小割集,再通过定量分析得到顶事件的不可靠度和各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然后进行排序后找到最易导致接触网整体失效的故障类型。分析结果表明,刚性接触网在可靠性上优于柔性接触网。这为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接触网零部件先进行计算机三维建模 ,并在此基础上对零部件的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 ,可以直观、量化清晰地看到接触网零件在外力分布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该项工作可以对今后接触网新零件的设计和接触网系统的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因此工作的实际意义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