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度控制器是列车自动运行(ATO)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ATO速度控制器的调速功能,采用预测控制和灰色控制相结合的策略,综合考虑舒适性、节能性、准时性、停车精度等性能指标,并结合测速定位误差、空转打滑、操作时延等现场影响因素,建立了速度控制器数学模型.模型在车载平台下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了ATO速度控制器的调速功能,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机车粘着控制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控制器的机车粘着控制方法.通过分析机车牵引系统的粘着特性,建立了简化的机车牵引系统仿真模型;利用云模型的定性概念与其定量表示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能力,针对机车粘着控制的强非线性、复杂性,设计了基于云模型的机车粘着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空转的发生,实现了机车优化粘着控制.  相似文献   

3.
从动力学,图解,解析,仿真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机车运行过程中,空转形成的原因,空转两粘着性能,空转恢复条件等问题,并具体论证了恒压控制机车空转再粘着所必须满足的充要条件,所得结论对牵引机车结构设计及如何在驾驶机车时处理空转问题将会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黏着控制决定了交流电力机车能否有效利用黏着,是牵引传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解释了机车产生空转和假空转的原因,分析了机车黏着控制的原则,对机车再黏着控制方法的控制条件和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我国未来优化机车黏着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DF4B型内燃机车采用无级调速系统来控制柴油机的转速。该无级调速系统通过步进电机的驱动器控制步进电机 ,由步进电机来驱动联合调节器的伞形齿轮 ,再带动蜗杆 ,完成调速功能。1 调速电路存在的缺陷( 1)机车在高速、大负荷运行时 ,如果因接地、过流、水温高或其他原因突然卸载 ,而柴油机转速不能自动下降 ,则容易引起柴油机转速失控而飞车。( 2 )当机车发生空转时 ,只能通过信号灯 3XD亮来提醒司机 ,由于柴油机转速不能自动下降 ,如果司机采取措施不及时 ,仍可能发生较严重空转 ,影响机车牵引力和机车、线路质量。机车高速运行时 ,如果装…  相似文献   

6.
当考查一种控制方法或控制技术在机车牵引电动机上应用时,必须考虑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学。其中包括车轮空转/滑行的总理以及不同的戏对牵引电动机负荷的影响。这些影响取决于牵引电动机及其控制器和轮轨粘着特性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可扩展用台三相电动机驱动的机车的轮轨粘着特性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要使2ТЭ10М型内燃机车能够可靠、经济地运行,必须保证其柴油机在给定工况下所有控制器手柄位上的工作。这就需要对机车的电气设备,尤其是牵引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在水阻试验中进行调整。因此,掌握该型号内燃机车牵引电路以及牵引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介绍了2ТЭ10М型内燃机车的牵引电路和牵引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为防止轮对空转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成都地铁市域快线车辆电气牵引系统的特点、系统构成及主要控制原理。该牵引系统由高压系统、牵引变流系统、控制系统及机械驱动系统组成。系统采用分级控制的方式,牵引控制单元对驱动控制单元及变压器箱进行控制,各驱动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各自的变流器模块,变压器控制箱控制变压器油冷设备及高压设备;系统采用交-直-交变频调压(VVVF)技术实现对牵引电机精确的矢量控制,具有良好的电空转换性能和防滑/防空转性能。  相似文献   

9.
2004年底随铁道部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郑州铁路局调整运输生产布局,郑州北机务段新上了京广线郑州北-安阳间货运机车交路,配属国产SS3B型电力机车43台,该机车为6轴,采用恒流、准恒速控制,构造速度100km/h,设有3级磁场削弱做为辅助调速手段。2005年春运开始后,京广线临时旅客列车1200余趟由郑州北机务段sS3B型机车担当,在牵引旅客列车时该型机车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牵引客车18辆、总重1000余吨,机车手柄满级位时速度只能达到90-93km/h,再加速困难,无法满足运行时分要求,乘务员只有使用Ⅰ级磁场削弱提高运行速度,但在90km/h左右转换手柄至Ⅰ级削弱位后,机车开始产生类似空转现象的剧烈振动,牵引电流不稳,司机室共振严重,一直持续到机车速度达95km/h左右消失。  相似文献   

10.
DGY470A型内燃调车机车主要为地铁列车提供牵引、调车及救援。论述了该型内燃调车机车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GWCY044-B型微机控制器及信号发生器进行软件编程,完成内燃调车机车的柴油机调速、换向及换挡等走行功能。同时利用该控制系统,最终实现了具有双机重联功能的内燃调车机车电气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电子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连根 《机车电传动》1997,(1):10-12,31
根据不同控制功能的特点,采用微机、数/模电路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机车级控制、逆变器实时控制、四象限变流量控制、异步牵引电机闭环控制及系统保护等功能。试验表明,这套系统能有效地完成各种挖掘几保护功能,便机车表现出牵引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机车在牵引和制动状态下,某一轮对发生空转和滑行时,粘着被严重破坏,机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造成轮对和钢轨间的有害摩擦,为了能使这种现象的危害性尽可能减小到最小程度,8G机车设置了空转和滑行保护装置。下面就该保护装置的原理作一说明。一、空转保护当轮对发生空转后,保护系统动作,自动给空转的轮对撒砂,以恢复粘着,从而恢复牵引力。动作原理:如图1,在牵引工况下,控制电路牵引制动联锁开关SA1-Ⅰ闭合,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机车防空转滑行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控制的机车防空转滑行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发生牵引空转和制动滑行,最大限度的利用黏着力,可实现机车全天候的防空转滑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转差频率的互馈试验台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互馈试验台,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策略,研究了牵引电机侧速度的调节和负载模拟侧阻力矩的调节。进一步研究了二者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了解耦对策。最后通过研制的互馈试验台证明该控制方案可以精确调速,同时能够模拟机车各种工况下的负载,满足大功率试验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DF4型内燃机车上,为了扩大机车在恒功率下的运行速度范围,避免发电机最高电压对机车恒功率下提高运行速度的限制,对牵引电机采取了二级磁场削弱。牵引电机磁场削弱是靠自动过渡系统进行控制的,自动过渡系统的动作信号取自机车轮对的转速,即根据机车的运行速度自动地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SS4改型机车与速度有关的牵引电流波动及防空转原理,并对所对应的故障提出了判断方法及在机车运用中的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俭朴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1):60-62,65
GQL-45型机车感应子牵引励磁机的特性直接影响主发电机TQFR-8000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的稳定性能,它将对机车主电路的电压波动产生影响,同时影响机车恒功率的调速,在装车前必须对其各种性能进行试验。试验系统根据铁道部颁发的内燃机车大修规程而设计,提出了GQL-45型机车感应子牵引励磁机试验系统方案,介绍了GQL-45型机车感应子牵引励磁机的试验原理和机械传动系统,系统的软件设计和现场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系统具有工作灵活可靠,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瑞典在RC_2和RC_3电力机车上采用他励牵引电动机,利用他励电机较陡的转速—转矩特性抑制单轴空转。但这种系统只能抑制空转的扩大而不能防止空转的产生,同时机车上每个牵引电动机均按给定电流值去发挥同一功率,而不能按粘着条件来控制每个电机的负荷。因而是不够理想的。另一方面,瑞典ASEA公司为奥地利铁路制造的1043系列(即瑞典的RC_2系列)可控硅相控电力机车就曾因为空转出现过车轴断裂的情况。对机车运  相似文献   

19.
驼峰车辆减速器闭环控制PD参数模糊在线自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参数模糊在线自校正的原理,提出一种对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控制参数按调速过程进行模糊在线自校正的控制方法。针对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性能要求,设计减速器模糊在线自校正控制器,以调速过程中速度误差及其变化为输入语言变量,建立模糊控制规则;根据模糊控制规则在线调整PD控制器的参数,使控制器能较好地适应减速器闭环控制定速设定及过程参数时变。本控制方法在实际系统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D控制相比,模糊在线自校正PD参数控制器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可使系统的控制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包括8K机车和国产交直机防空转、防滑行系统的固有缺陷,以及通过分析和大量实践、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既有系统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交直电力机车全天候粘着控制系统原理及主要功能,经过多次对比牵引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新的交直机车粘着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机车牵引力,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列车坡停、运缓,保证正常的运输秩序,实现铁路运输安全、高效、快捷,促进挖潜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