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肾保真方干预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步5/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开同组及益肾保真方高、低剂量组。给药6周,观察血BUN、Scr、ALB、Hgb、EPO及Leptin水平;分析Leptin与EPO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大鼠BUN、Scr及Leptin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ALB、Hgb及EPO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益肾保真方组BUN、Scr及Leptin水平显著降低(P<0.01),ALB、Hgb及EPO水平显著升高(P<0.01);Leptin与EPO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r=-0.681,P<0.05和r=-0.676,P<0.05)。结论益肾保真方干预CRF营养不良、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氮质潴留,减轻毒素对蛋白合成的抑制有关;与改善肾功能,促进Leptin的排泄有关;与升高血清EPO水平,从而降低Leptin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肾性贫血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18)和实验组(n=72),采用腺嘌呤注射建立肾性贫血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单纯贫血组(SA组)、铁剂+促红素组(IR+EPO组)、促红素组(EPO组)、铁剂组(IR组)。药物干预4周后,处死大鼠(心脏取血),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ELISA法检测铁调素(Hepcid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骨形态蛋白-6(BMP-6)、丝/苏氨酸激酶受体-1(SMAD-1)和SMAD-4的表达。结果 1一般指标的比较:与SA组相比较,IR+EPO组和EPO组BUN、Scr显著降低(P<0.01);IR+EPO组和EPO组Hb、Hct显著升高(P<0.01)。2ELISA法检测示IR+EPO组和EPO组铁调素显著降低(P<0.01)。3病理学观察提示EPO可以减轻大鼠肾脏病理及功能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组大鼠肾小球细胞胞质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均表达SMAD-4、SMAD-1、BMP-6。5Western blot进一步提示,与SA组相比,IR+EPO组和EPO组SMAD-4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IR+EPO组和EPO组SMAD-1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IR+EPO组和EPO组BMP-6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结论 EPO通过BMP/SMAD传导通路,抑制铁调素的表达及分泌,纠正贫血,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亚临床剂量EPO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及糖尿病EPO干预的两个剂量亚组(DMTA和DMTB)。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腹腔注射EPO10周后,测定血糖、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分析肾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细胞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剂量EPO干预后,大鼠肾功能及其形态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Bcl-2/Bax比值及VEGF表达升高;均呈剂量依赖性。血糖、血压、血红蛋白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亚临床剂量EPO可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发展进程,可能与上调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抑制肾脏细胞凋亡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肾组织VEGF的表达上调未对糖尿病肾病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 4 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癌胚抗原 (Carinoembryonle Antigen ,CEA)及可溶性白介素 - 2受体 (Solubleinter leukin- 2 receptor,SIL - 2 R)的检测结果显示 ,术前血清 CEA及 SIL - 2 R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 Duke′s分期增高而升高。术后血清 CEA较 SIL- 2 R下降快。但 SIL- 2 R在术后 10 d内反升高 ,尤其是 6例 Duke′s D期患者更明显 ,可能与肿瘤本身转移及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有关。CEA及 SIL- 2 R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提示 ,术后定期联合监测 CEA及 SIL- 2 R可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严重程度、监测疗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及早发现术后复发病人。  相似文献   

5.
<正> 自体骨髓移植(ABMT)是指肿瘤患者自身无瘤缅胞或有少量瘤细胞而经过处理净化的骨髓,在机体经过强烈化疗或放疗后,重新回输的一种骨髓移植,包括外周血浓集造血干细胞移植。其目的在于通过预处理清除体内残存的瘤细胞,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至2021年初诊且适合移植的155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uto-HSCT组和非auto-HS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并对auto-HSCT组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auto-HSCT组患者51例,非auto-HSCT组患者104例;两组除年龄外,余基线特征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auto-HSCT组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3)对auto-HSCT组患者进行移植前、后的疗效对比,发现移植后sCR/CR率明显提高(P=0.041),有效缓解率(≥VGPR)亦提高(P=0.05);比较auto-HSCT组和非auto-HSCT组患者的最佳疗效,auto-HSCT组的sCR/CR率和有效缓解率均明显提高(P=0.001)。(4)至随访截止,auto-HSCT组中位OS未达到,中位PFS 30.5个月,3年OS、PFS分别为87%和40.3%;非auto-HSCT组中位...  相似文献   

7.
免疫抑制因子对宫颈癌患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对宫颈癌患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培养宫颈癌患者自体DC的小牛血清体系中加入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IL 4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 ;甲基噻唑蓝法 (MTT)法检测异体混和淋巴细胞反应 (MLR)和细胞毒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L 10和VEGF含量。结果  10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 10d后 ,获得 (40± 2 0 ) %的DC ,此类D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减低 ,刺激自体T细胞杀伤癌细胞能力不足 ,分泌IL 10及VEGF的含量却升高。结论 IL 10和VEGF抑制了宫颈癌患者自体DC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人胃癌细胞株为实验对象,采用MTT显色法在体外观察了金属类抗癌药物氯化镓与人α-干扰素的协同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单独加入α-干扰素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与氯化镓同时加入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当先用α-干扰素或氯化镓孵育72h后,再交换加药其协同抑制作用更大。提示:在应用氯化镓治疗胃癌病人时可同时合用干扰素治疗,或先用α-干扰素一段时间再用氯化镓治疗其疗效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将大鼠垂体组织培养于 KRB缓冲液中并加入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生成抑制剂 L-硝基精氨酸甲酯或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 ,孵育 60 min,收集 KRB。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KRB中催乳素的含量。结果显示 :L-硝基精氨酸甲酯和硝普钠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刺激和抑制垂体组织释放催乳素 ,提示一氧化氮对催乳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异消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内异消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丹那唑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6-Keto-PGF1a)的含量,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停药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停药3个月后不孕患者的受孕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1.6%;停药3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9.17%;停药3个月后的受孕率分别为33.33%、18.18%;两组间临床总有效率和妊娠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②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XB2、6-Keto-PGF1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内异消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不孕患者的受孕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TXB2、6-Keto-PGF1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yclinD1反义寡核苷酸对人黑色素瘤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 合成针对cyclinD1翻译起始部位序列的 2 0bp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 ,用台盼蓝计数、集落形成抑制试验体外观察AS ODN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cyclinD1反义寡核苷酸能增加G1期细胞百分比 ,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 ,且明显抑制人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和集落形成。结论 CyclinD1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人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重点以免疫酶染检测了37例临床确诊EHF患者双份血清中的IgM抗体并与IFA—IgG抗体法进行了对比,所查37例EHF患者中2例早晚期血清免疫酶染IgM及FA—IgG抗体均为阳性,其余35例早期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IFA—IgG法;晚期血清二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及阳性检出符合率为100%。阻断试验及2—ME耐性试验显示免疫酶染法检出的抗体系特异性IgM;该抗体可在发病第二日出现,整个病程均能检出。实验结果表明,免疫酶染IgM抗体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仅需要光学显微镜,观察清晰,便于基层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185neu蛋白的定量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了37例NSCLC患者及17例良性肺疾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和组织中P185neu的蛋白水平。结果37例NSCLC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P185neu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P185neu蛋白水平与NSCLC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另外,NSCLC患者术前血清P185neu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0天的血清水平(P<0.01)。结论P185neu的蛋白水平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血清P185neu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复发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Angiogenesis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 tumorgrowthandmetastasis[1,2].Tumorssignalthe needforabloodsupplybysecretinggrowthfactors thattriggerangiogenesis,includingbasic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andplatelet deriveden…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酵母菌花环法检测了44例肺结核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及免疫复合物粘附量,并对其中15例进行了C_3b受体对血清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及促进因子反应的观察。结果表明,肺结核患者C_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C_3b受体对正常人血清中的免疫粘附抑制因子的反应性无明显改变(P>0.05),而对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反应性增强(P<0.01)。  相似文献   

16.
用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76例脑囊虫病人血清或脑脊液、阳性率90%。囊液抗原与3例其他寄生虫病(牛带绦虫病、包虫病、肺吸虫病)的血清出现交叉反应,其光吸收值是0.28、0.31和0.33,抗体滴度在1:256以下;而囊虫病人血清光吸收值73.9%分布于0.5~1.5间,抗体滴度1:256~1:8192。囊虫病人脑脊液抗体滴度最高达1:16。12例囊虫病人经吡喹酮治疗后,1~2年內血清抗体转阴者仅1例(1/11),有1例治后4年未转阴。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了脊髓局部应用DA对清醒大鼠背角伤害性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发现DA对背角伤害性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RHS、TES诱发反应均有抑制作用;DA对TES诱发反应的抑制主要表现为后串放电脉冲数的减少,但在有些神经元还伴有后串放电的潜伏期延长、时程缩短或频率下降;DA的作用可被静脉注射DA能受体拮抗剂氟哌啶所翻转。本文在国内首次证实,DA对大鼠背角伤害性神经元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居民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因子、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全血硒含量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PX)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居民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全血硒含量和全血GPX活性均明显低于非病区居民;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非病区居民;全血硒含量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呈显著正相关(r=0.887,n=61,P<0.01);与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呈显著负相关(r=0.781,n=60,P<0.01);而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和CIC在各型克山病患者、病区健康居民及非病区居民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居民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低硒状态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用 McAb固相放射免疫技术对26例妇科肿瘤、包块(含13例卵巢癌)及5例正常对照进行CA125检测,并与CEA、AFP对照。结果:①卵巢上皮癌12例均显著升高,CEA仅2/12增高;②手术或化疗后短期内CA125并不都迅即降低,有的反见升高;③作为术后监测,CA125可先于临床复发前半年即升高;④CA125和CA19-9等抗原在某些病例可同时升高,提示肿瘤标记的复杂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