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航道的边坡特点和航道运行要求,文章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航道水位变动区边坡锚杆支护结构在静态荷载和动态水流情况下的工程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航道边坡锚杆支护结构设计建议。研究成果可为航道边坡锚杆支护结构的设计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建筑深基坑工程开挖支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深基坑采用预应力锚杆支护的效果,并着重对锚杆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和岩土理正软件计算得到的基坑边坡安全系数相近,说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大,基坑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且降低速率逐渐放缓,基坑开挖支护完成后的边坡安全系数为1.502,大于规定的最小值1.30,说明该工程基坑开挖支护完成后的安全系数满足要求;增大锚杆锚固段长度和增大锚杆预应力值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和基坑周围地表沉降,从而提高基坑稳定性,且采用增大锚杆预应力值的方式要比增大锚杆锚固段长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贺州至巴马公路金秀连接线的某高边坡支挡工程为例,利用Midas GTS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该边坡在锚杆格构梁与抗滑桩联合支护下边坡的稳定性,并针对锚杆格构梁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边坡支护效果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完成全部支护后的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92,较原始边坡提高了24.6%,说明锚杆格构梁与抗滑桩联合支护方案对该边坡的加固效果明显;(2)格构梁截面尺寸对抗滑桩最大弯矩的影响较大,对坡面位移的影响较小,当格构梁截面边长为0.40 m时,边坡安全系数最大,边坡的稳定性最高;(3)当锚杆长度<12 m时,坡面位移较大,抗滑桩弯矩较小,边坡安全系数较低,故锚杆长度应≥12 m;(4)随着锚杆安设角度的增大,边坡稳定性先升高再降低,当锚杆安设角度为10°时边坡的安全系数最大、稳定性最高,当锚杆安设角度>25°时边坡的安全系数迅速减小、稳定性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路堑高边坡施工阶段开挖过程及锚杆加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90 m高路堑边坡工程为例,采用Midas GTS软件建立边坡三维模型,分析了开挖过程中锚杆加固前后边坡位移场及稳定性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边坡自上而下开挖,各特征点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逐渐增大,且竖向沉降整体上高于水平位移。无支护状态下,边坡开挖稳定性系数由1.59逐渐下降至1.24;锚杆支护状态下,随边坡开挖步数增加,潜在滑动面由局部浅层破坏转化为整体性深层失稳,边坡稳定性呈先下降后回升、随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最终安全系数为1.39。采用锚固加固措施可有效抑制边坡变形,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路堑高边坡加固工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式对加固方案进行了设计优化和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采用6级高边坡加固方案时,边坡在自然和降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25和1.08,预应力锚索和锚杆未对边坡滑移带起到明显的加固作用,边坡在降雨工况时处于不稳定状态;将6级高边坡加固方案调整为7级高边坡加固方案后,边坡在自然和降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43和1.21,预应力锚索和锚杆的锚固长度均穿过了潜在危险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表明优化设计后的路堑高边坡工程加固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高危岩质边坡的防护理念和思路,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危岩质边坡综合防护要点,针对不同路段高边坡,提出设置挡土墙和防护网、放缓边坡、假设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框架、植被防护等措施,以改善边坡安全问题,做好边坡主动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特殊土质的峡谷地段公路施工难题,以广西靖西县某公路边坡支护工程为例,对常规的施工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提出了实施超高脚手架与悬挑型钢协同承载、下部排桩柱锚杆网喷混凝土复合施工、上部锚杆网喷混凝土应力分散等创新组合的峡谷边坡关键施工技术,为峡谷段公路膨胀土边坡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01-7标段边坡锚杆框架梁工程实例,介绍了三联生态防护的技术原理及施工方法,评述三联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有效保障了边坡稳定和绿化的要求,为类似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广西典型灰岩地区岩土边坡的地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防护方案,并进行计算模拟分析。研究发现,预先植入钢筋桩能有效控制边坡应力释放产生的位移;在开挖边坡中植入锚杆,能有效控制边坡稳定性,为类似典型灰岩地区岩土边坡的防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稳定路堑边坡影响道路安全问题,根据规范要求应采取有效的边坡支护方法保证边坡及环境安全。文章结合具体路堑边坡工程实例,按照工程建设要求以及地质条件,将该路堑边坡分为8阶,采取弱层削除、坡面喷浆以及锚杆支护的加固方式提高边坡稳定性。基于强度折减原理和有限元法分析理论,以数值模拟结果证明该加固方法有效提升路堑边坡稳定性及其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锚杆间距,提高边坡安全性及防护设计经济性,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建立锚杆格构防护的三维模型,对不同锚杆间距进行数值模拟。从模拟结果看,随着锚杆间距的增大,坡面位移、剪应变、锚杆轴力及安全系数等均有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综合各种参数,最优锚杆间距可取为3.5m。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同类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山区公路高边坡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包含生态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的高边坡坡面防护技术,总结了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锚杆的主动边坡加固技术,对其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方便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公路边坡施工过程中,设置抗滑支挡结构是处理因施工开挖造成工程滑坡的常用方法。文章结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边坡实例,对拱形骨架防护、锚杆格梁防护和抗滑桩防护三种防护方案下的边坡稳定性、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采用水磨钻工法成孔的抗滑桩支护形式对该边坡进行加固支护,并介绍了抗滑桩防护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路基高边坡作为公路项目中一项重要工程,施工效果的好坏与路基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高边坡支护质量是一个非常受到关注的问题,在受到边坡应力以及外界荷载作用之下,若支护方案不科学就会导致坍塌等事故出现。因此,将锚杆框架梁施工技术应用到路基高边坡项目施工中,能提升防护效果。通过阐述锚杆挡土墙设计方案、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及相关注意事项,能更清晰地了解锚杆框架梁施工技术,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锚固加强植被系统(ARVS系统)由高性能植被保护垫(HPTRM)、植被和锚杆组成.文章通过在裸露边坡、植草边坡、ARVS系统防护边坡进行的现场试验,对比三种边坡降雨后的土体变形数据,评估ARVS系统防护膨胀土边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ARVS系统能约束膨胀变形,有效地防护膨胀土边坡;ARVS系统施工完成时,主要由HP...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某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针对边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边坡设计初步优化,并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重点研究了边坡在开挖支护前后的位移场、塑性区域、剪应变增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在未支护状态欠稳定,在施加了抗滑桩、锚索、锚杆等综合防护措施后,边坡的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变形量较小,塑性区得到了良好控制,边坡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确保了边坡在开挖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保证了路堑边坡上方高压电塔的安全,值得在后续高速公路重点边坡工程防护过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晋荣 《西部交通科技》2023,(12):108-110+197
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边坡开挖支护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查、变形监测等结果分析了边坡开挖的变形响应特征及失稳原因,同时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开挖后失稳及卸载后锚杆加固两种工况下边坡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工程建设过程中结合现场调查和变形监测可实时追踪边坡的变形响应特征,数值计算方法可为变形边坡的动态设计提供可靠的计算结果,实施卸载+锚框架梁后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满足稳定性要求,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顺层岩质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实例,运用FLAC~(3D)软件建立顺层岩质高边坡的三维施工模型,模拟顺层高边坡的开挖和防护施工过程,揭示坡体的整体变形发展的过程。通过对锚杆(索)框架梁组合防护后边坡位移图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边坡的稳定性及防护后效果作出评价,为采用合理的防护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锚杆锚固段长度、锚固角度以及边坡坡率的组合方式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建立参数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和正交试验分析方法找出三者之间的最优组合方式,得出在锚杆支护的边坡防护过程中,有效锚固段长度、锚固角度以及边坡坡率之间确实存在最优组合方式,并基于这三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组合试验,研究得出锚杆的有效锚固段长度对边坡稳定性影...  相似文献   

20.
山区公路设计不可避免出现高边坡深路堑结构形式,采用锚杆框架TBS生态植被绿化进行边坡防护已经较为普遍。本文对高边坡锚杆框架TBS生态植被绿化防护施工工艺以及植物配置进行研究,结合351国道路堑边坡应用,阐述其生态防护绿色环保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