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传圣 《中国港口》2009,(3):60-60,55
美国既是经济贸易大国也是航运大国,经济贸易发展与港航业发展关系极为密切。2006年底初露端倪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并开始影响全球实体经济,其影响显著表现在港航业的发展上且影响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2.
<正>1港航信息化发展进程全球经济的深刻变化及新一轮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使港航业面临一场意义深远、影响持久的大洗牌。港航业核心竞争力已从主要依赖硬件设施投入发展为以信息化为引擎的综合软实力的提升。持续低迷的全球航运市场和新航运时代形势对港航服务的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力信息化引擎促进转型升级,成为业界不得不深思的战略性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港航信息化先后经历了起步建设、应用发展、拓展升级和高端应用等4个阶段。港航信息化因发展阶段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3.
彭传圣 《集装箱化》2009,20(9):14-15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后,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港航业也受到重挫。从长远来看,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逐渐发挥作用,经济贸易恢复增长、港航业走出低谷是必然趋势,但这是个复杂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吕雪 《珠江水运》2010,(10):34-35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集装箱吞吐量2009年出现近60年来的首次下滑,港航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国内港航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危机。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预示着又一轮发展机遇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朱吉双 《水运管理》2010,32(6):18-20
为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港航业复苏和发展问题,首先从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行业周期性波动和贸易保护等角度分析港航业景气低迷的原因,然后利用港航业领先性指标,对港航业发展前景进行短期预测,并结合国际航运背景和世界贸易格局,预测我国航运业中、长期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港航业已触底反弹,正处于缓慢回升阶段。  相似文献   

6.
李年 《珠江水运》2012,(20):50-52
今年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市场需求萎靡,运费不断下挫,加之燃油价格高企,船东面临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业绩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订造的大批船舶陆续交付,使得本来低迷的航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更加严重。然  相似文献   

7.
彭传圣 《集装箱化》2010,21(1):14-17
<正>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的过程中,港航业不断出现"触底""企稳"和"复苏"的判断。实际上,港航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不平衡的特点,某些基于港航业生产变化情况所作的判断显然忽视了这一点。本文取月度集装箱吞吐量与全年月均吞吐量的比值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月度不平衡指数,据此分析大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8.
从船舶拆解量和全球排名看,中国拆船业也算在红火的市场中分到了一块不小的蛋糕。但这份看上去还不错的成绩单背后,却是鲜为人知的心酸和无奈。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市场需求萎靡,运费不断下挫,加之燃油价格高企,船东面临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业绩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订造的大批船舶陆续交付,使得航运市场原本就供过于求的局面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09,(3):18-18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出观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广西经济总体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广西水运市场的需求依然旺盛,船舶运力持续快速增长,广西区船舶运力总量一举突破350万吨。  相似文献   

10.
李海英 《集装箱化》2015,26(6):9-12
<正>近年来,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趋势日益明显。2013年,额定载箱量超过18 000 TEU的3E级大型船舶"马士基·迈克凯尼·穆勒"号下水,标志着港航业进入全新的大船时代。港口业是航运业的重要伙伴,在大船时代,港口企业必须把握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应对。本文以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为例,分析港口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时代的应对措施。1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长态势放缓,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由于船舶大型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各大航运公司为提升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