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种吸引子图象编码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压缩速度慢是吸引子图象编码技术实用化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加速其编码过程,是当今吸引子图象编码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快速吸引子编码的方法,它将分形维数作为衡量值域子块和定义域子块是否匹配的主要依据,有效避免了传统编码方法中子块匹配的耗时运算,同时采用气泡上浮法和二分法等快速排速和查找方法加速其编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比传统Jacquin方法快5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形图象编码的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冠华  赵耀 《铁道学报》2001,23(4):48-53
在传统的基于分形图象编码的数字水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并对3种方案在加密图象的质量和鲁棒性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由于这种数字水印技术是通过改变给定值域子块寻找最佳定义域子块的寻找区域来嵌入或读取水印的,所以改变寻找区域的划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图象质量和数字水印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图象质量和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赵耀  袁保宗 《铁道学报》1998,20(5):80-85
提出了一种扩展自相似分形(ESF)序列图象编码方案,在此方案中,我们将分形静止图象编码中所利用的自相似性由2D扩展到3D,从帧内扩展到帧间,使分形拼贴图象与原始图象之间的误差大大减少,从而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和压缩比,编解码速度也较快,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压缩方案。  相似文献   

4.
阮秋琦  黄宁 《铁道学报》1999,21(3):55-59
运动补偿是序列图象或实时视频信号编码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现代实时编码标准中多数采用该技术提高编码效率及质量,因此吸收子广大学者对该方法的机理及算法不断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已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MFSC算法。本算法的运动补偿技术的二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对固定块的匹配算法进行了改进,其二,本算法充分考虑了相邻块之间运动矢量的相关性,从子块邻域的运动矢量集合中选取矢量作为子块象素的运动矢  相似文献   

5.
马波  裘正定 《铁道学报》1999,21(6):41-46
首次提出了小波方向子树量化的概念,并通过对标准图象内在相关性的统计分析得出了自然图象具有方向自仿射性的结论。同时还对分别属于水平、垂直和对角方向的尺度压缩因子是相互独立的情况采用小波方向子树量化进行了编/解码分析,实验证明采用小波方向子树量化的编码可使编码质量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形图象压缩编码速度慢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快速分形图象压缩编码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编码速度,而且能获得高压缩比和满意的恢复图象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网格编码量化(TCQ)的小波图像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子带间的相关性对小波系数进行改进四叉树遍历扫描,然后对扫描后的非零系数采用一种优化TCQ进行量化,最后将量化系数进行熵编码。由于优化TCQ方案利用不同子带小波系数的重要性进行不同精度的量化,因此所提出的小波图像编码方法比经典的零树编码取得更好的率失真性能,同时还具有编码复杂度适中的优点。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高灵活性、低缓冲的Contourlet块编码算法。用临界采样的小波变换取代Contourlet变换中的拉普拉斯塔式LP(Laplacian Pyramid)分解,得到非冗余的Contourlet变换NRCT(Non-Redundant ContourletTransform),使其更适合图像压缩。块编码中,每个子带被划分为相对小的码块,然后对各个码块独立编码,得到具有丰富实用特征集的码流,且明显降低了内存占用。合并NRCT同一小波子带中类似的方向频率划分,根据合并后方向子带的方向频率特性,得到改进的上下文模型。改进的上下文模型使NRCT块编码器中的MQ编码器输出码流码率更加接近其熵率,而JPEG2000上下文模型不能为该MQ编码器输入码流提供良好的条件概率估计。实验证明,特别是对于纹理丰富的图像,本文算法较基于JPEG2000上下文模型的NRCT块编码算法和JPEG2000算法,具有更高的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9.
脸部网格模型中非特征点的自动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调整是虚拟人脸合成,基于模型的人脸图象压缩编码的重要步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径向基函数RBF(Radial Basis Functions)内插的模型非特征点调整方法,基于径向基函数采用逆多二次式,由于RBF内插具有良好的全局连续性,而调整逆多二次式的衰减参数又可保证内插局部性,因此,可得到较好的模型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图象增强算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给出了一个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图象增强算法。应用该算法对医学细胞图象进行增强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小波变换的分形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波  裘正定 《铁道学报》1998,20(6):74-80
利用小波变换和多分辨分析对分形的尺度变化性质作了分析,提出了小波变换的平移不变性与分形变换的尺度不变性是一致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一种2小波变换和IFS分形编码相结合的新的图象编码方法 。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资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现行铁路物资编码已不大适应计算机上的应用.经反复实践,在维护原编码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增设物资类码及其编码子号,使计算机应用时编程简单,运算迅速、准确,同时满足了新材料插编新码的需要,是完善和提高铁路物资编码功能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编码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针对各管理系统对物料和材料等信息资派进行公司级编码的需求,在编码管理系统中建立各类资源数据库,并进行统一编码,实现资源信息在公司各系统之间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4.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信息编码理论中的Huffman树、二叉树、带权的路径计算等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及算法引入到物资信息系统通信编码和物资编码的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15.
与全方位全景图象有关的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图象的绘制方法和全景图象,然后深入研究了三个与全方位全景图象有关的问题。1.本文利用立方体表面来映射全方位全景图象,通过定向投影,推导了立方体表面与观察平面之间相互变换的公式,并实现了这些变换,这有利于在研究全方位全景图象时对立方体表面的图象进行观察。2、准确的照相机标定是生成完整的全方位全景图象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常用的标准件标定法为基础,分析了其中产生误差的各项因素,认为与全方位全景图象有关的主要误差因素有物象距离,对此提出了一套修正方法,从而得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照相机标定方法。3、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全方位全景图象来实现虚拟场景漫游的机制,实现了基于全方位全景图象的漫游,得到了一个简单的虚拟现实系统,用户在其中漫游的自由度远大于基于柱面全景图象的漫游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轨道结构振动分析模型通常根据轨道结构对称性将其简化为单根轨道的动力学模型,对其频散特性、振动衰减率进行分析。然而,单轨模型未能充分体现实际铁路中由2条轨道固定在轨枕上通过扣件连接形成的耦合特点,也忽略了振动波沿着轨枕横向传播时带来的差异。为了充分考虑钢轨和轨枕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对有砟轨道振动带隙的影响,采用传递矩阵法将有砟轨道中的2根钢轨简化为欧拉梁,将道砟和扣件简化为连接弹簧,将轨枕简化为温克尔地基梁,建立有砟轨道结构的声子晶体双轨模型(DRPC);运用Fortran编制计算程序,对有砟轨道的振动带隙进行分析,并与仅考虑单根轨道的声子晶体单轨模型(SRPC)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轨模型的6种特征波包含在双轨模型的12种特征波中,且双轨模型其中一根钢轨的特征波带隙特性与相对应的单轨模型特征波带隙基本接近,而另一根钢轨的特征波带隙的中心位置和带隙宽度则较为不同;2种模型中与横向、扭转和平面内弯曲振动相关的特征波带隙特效差别较为明显,因此采用双轨模型能更精确地分析与横向、扭转和平面内弯曲振动相关的特征波带隙特性,弥补单轨模型的在空间效应简化上的不足,可更为精确地考虑与...  相似文献   

17.
接触网参数非接触式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CD图象传感器的接触网参报测量系统巳研制出来,本文对图象测量原理、系统结构,硬件和软件以及信号处理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给出了实测的拉出值曲线,并对系统的实用化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杭甬客运专线为例,对区间通过信号机带容许信号时采用列控编码的方案进行探讨,针对工程特点,提出解决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简述计算机图像形态测量中的校准与归一化原理及应用,当摄入图像进入计算机时,由于不同的图像摄入时放大倍数不同,且具有不同的长宽比例,此外,经计算机测量出的数据没有量纲,为此,在摄入图像时,放置一个由三个坐标点成的比例尺在原图象上,据该比例尺可以对所有图象进行校准,且可归一化所有测量结果使其具有相同的量纲。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应用于会议电视系统中图象数据纠错帧同步信号快速提取方案,此方案采用了基帧的相位比较方法,讨论了具体要求,对不同实现方案略作比较,并分析了其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后,可保证传输后的图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