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重空车流运动组织的协同优化理论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如何把重车流和空车流的改编策略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把空、重车流的运行方案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然后从费用消耗最小化的角度,确定哪些车站之间开行空车直达去向,哪些车站之间开行空、重混合直达去向,以及哪些车站之间既开空车直达又开重车直达。通过设置4组决策变量:空车直达决策变量,重、空车混开直达决策变量,空车流改编方案变量,重车流改编方案变量,建立了空、重车流综合编组计划的数学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编制列车编组计划的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编组计划在运输组织的实际运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该项工作一直处于手工化、经验化编制状态。其原因是由于该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各支车流的改编方案互相影响 而方向上车流的构成错综复杂。某一支车流编组方法的变更,将使其他车流编组条件发生变化;一个车站编组方案变化,  相似文献   

3.
优化编组去向方案是改善技术站系统分工、合理使用调车线的重要措施。针对传统单点列车编组计划模型将车站视为一个点从而忽视折角车流的不足,将双向编组站的上下行系统分别看作不同的点,提出基于调车系统的编组去向方案优化模型。区别于既有多点列车编组计划模型,根据编组去向的车流内容引入车流折角改编概率,并将编组去向的最小流量、车站的折角改编车流比例、不同编组去向的车流共用同一调车线等纳入模型约束中。在不降低解的质量下,基于Sigmoid函数拟合得到车流折角改编概率的近似计算公式,有效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基于实际路网的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所得编组去向方案相较于既有模型更加符合运输实际。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传统车流组织优化模式的分析,发现无改编节省参数的局域性。本文在取消直达列车途经支点站均进行无改编技术作业的假设条件,把编组去向和无改编技术作业消耗相关联,通过设置改编作业时间参数和无调作业成本参数取代了无改编节省参数,建立了机车长交路条件下的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无调作业参数模型(NTFP),从而实现了支点站〈编组去向〉无改编技术作业站三者之间不规则关联的数学体现。NTFP模型更真实地反映了车流  相似文献   

5.
路网上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整体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组合优化的角度研究车流径路选择,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及技术站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三者的统一优化问题,建立了TRMP的数学规划模型,并引进模拟退火算法作为寻优工具,使真实路网规模的TRMP优化决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车流强度是评价技术(远程)直达去向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基于经典的车流组织理论,提出了车流强度标准的概念以及基本计算公式,针对其局限性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形成了计算车流强度静态标准的通项公式。利用列车编成辆数及去向里程两项参数描述不同的技术(远程)直达去向,构建了适用于多去向方案的车流强度静态标准表格,通过比对车流强度评价既有或规划去向的合理性,为列车编组计划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决策支持,宜于实际应用推广。最后结合实际路网案例验证了车流强度静态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湛江枢纽区域路网发展和远程车流OD流为依据,主要研究枢纽远程车流在路网中存在多个技术站、多种组织方案条件下,在可能的编组方案中寻找出湛江枢纽远程车流在路网的集结耗费、车辆改编中转额外耗费最小的路网编组方案。  相似文献   

8.
统筹考虑车流径路选择与编组方案制定,研究带路网干线大运转车流径路选择的分组-单组货物列车混合编组优化问题,构建具有2阶递进结构的模型及求解策略。在构建嵌入车流径路选择的单组列车编组优化模型基础上,以分组列车开行方案替代原单组列车开行方案所带来的车小时节省最大为目标,进一步构建基于单组列车方案组合排序的分组列车编组优化模型。求解时先通过3次更新,完成单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再通过组合排序,分别生成合并式分组列车和衔接式分组列车的开行方案;最后利用车组唯一与车小时节省原则,筛选出最优分组列车开行方案。依托我国中部路网主通道设计实验场景,验证模型及求解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车流径路选择后,最优单组列车开行方案共开行17列列车,产生11 560车小时消耗;进一步优化得到的分组-单组货物列车混合编组方案能够减少1列列车,节省582.5车小时消耗。该模型及求解策略能有效求解车流径路选择下的分组-单组列车混合编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网络流与组合优化的观点研究直达与区段列车编组计划,车流运行径路的整体优化问题,并建立了该问题的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模型确定了路网上最优的列车接续,直达频度,车流运行径路及改编策略,文末探讨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车流径路与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的网络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铁路车流径路与列车编且计划是紧密相关的,为了协调这种相关性,抓住“车流径路由沿途编组去向的径路组合而成”这一重要特征,从安排编组去向的径路出发,正确描述了二者的关系,给出铁路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的网络方法,在提高求解质量和效率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分组列车的组织条件要求较高且程度更复杂,但却有利于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基于系统工程原理以及微观机理融合宏观机制的指导思想,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相融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分组列车的组织特征、集结特性、组织条件和编组方案优化等问题,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组列车车流组织特征分析。分析分组列车在编成站、换挂站和终到站的作业流程、组织条件和组织形式,并与单组列车进行对比。结果表  相似文献   

12.
路网上列车编组计划的有利去向模型及其网络流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给定路网环境参数,车流量以及车流径路,并考虑连续车流的影响,参考服务系统选址λ增量法算法的思维方式,对路网上的列车编组计划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一变量数据规模为(n^3-n)的寻找有利编组去向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自身特点,设计出相应的网络流算法,同时剖析了该算法的若干特性,并举例演示计算。  相似文献   

13.
列车编组计划网络优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史峰  李致中 《铁道学报》1994,16(2):74-79
在给定合并式车流径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合并式编组方案的概念,它不仅数据量小、信息量大、运算迅速,还可按终点分别绘制编方案的树状结构示意图,在合并式车流径路和合并式编组方案的意义下,重新描述了编组计划问题的具有固定耗费的网络流模型。所提出的优化列车编组计划的启发式算法,从沿车流径路逐站改编方案开始,交替地添加、剔除一些编组去向。给定编组去向集时的编组计划问题类似于车汉径路问题,但车流的改编中转站必须限  相似文献   

14.
路网编组站间重载列车去向优化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整个路网车流接续优化及压缩车辆集结滞留时间的角度,确定编组站之间优先开行的重载直达,直通去向。在每个直达去向分别只有一种牵引定数的约定条件下,首次构造出了重载与非重载法去向合理分布模型,其数学形式为目标非线性0-1规划问题,模型中引进了3类变量,重载去向方案变量,非重功直达去向方案变量和车流接续方案变量,从而使得载车与非重载的直达去向优化协同起来。  相似文献   

15.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讨论了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问题,在充分分析组织始发直达列车的必要条件及参数选择基础上,构造了装车地编组计划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与现有工作相比,该模型更全面地描述了始发车流的各种组合开行方案,从而避免丢失更好的始发直达方案,此外,文中还给出了模型的复杂性分析及构模实例。  相似文献   

16.
分析技术直达列车开行的必要条件,以及车流在始发和中间技术站的消耗的同时,将用户的库存成本纳入目标函数中,以技术直达列车开行的必要条件和唯一性,以及技术站的改编能力作为约束条件,确定技术直达车流的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铁路车流计划组织及管理现状分析,提出由于铁路各系统都有自己的车站信息,而计划调度子系统与这些系统互不相通,信息不能共享。应建立一个全路统一的公用车站信息,合理设计列车编组计划的维护,利用铁路如DMIS列调、TMIS确报等其他系统,将其纳入计划调度子系统,完善系统功能,以实现信息共享,构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的运输调度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的列车编组计划是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关键。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车流随机到达的影响,分析固定车组重量和不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的车小时消耗,构建技术站单组列车与分组列车编组计划的协同优化模型。模型旨在同步优化单组列车和分组列车,以使有调车流在途中技术站的中转改编车小时、单组列车的集结车小时以及分组列车在始发站和换挂站的总车小时之和最小。为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运用线性化技术和目标函数有效近似处理将其转化为线性约束二次规划。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组列车编组计划和基于传统分步优化方法的综合列车编组计划相比,协同优化模型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列车编组计划,有效降低路网车流的总车小时消耗。  相似文献   

19.
由于计划编制理论不完善、车流推算和列车预报不准,严重影响了列车工作计划的编制质量.首先,详细分析管内各列车编成站次日出发车流的来源,分别确定了其车流量的计算方法;其次,根据各站产生次日出发车流的时机及有效性统计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出发车流有效性的因素,并给出了确定出发车流有效率的滚动统计数学期望计算法;最后,给出了基于...  相似文献   

20.
阐述铁路采用人工筛选监测系统迂回车流存在的问题,介绍目前在侯马北站试点的计算机监测统计迂回车流系统的数据流程,技术方案,系统功能及特点,提出采用计算机径路计算监测系统迂回车流方案,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劳动效率,是今后迂回车流统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