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云彦 《中国铁路》2014,(5):56-58,107
研究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避雷器防雷方法,分析避雷器安装密度对防雷效果的影响。根据接触网线路不同情况下的避雷器保护距离,计算避雷器对感应雷的防雷效果,求出避雷器不同安装密度下的闪络系数,并与不安装避雷器时进行对比,得出闪络系数降低率,为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雷电一直是危害牵引变电所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牵引变电所雷击事故时有发生,为加强牵引变电所的防雷水平,针对某220 kV牵引变电所发生的雷击事故进行研究,该事故使牵引变电所设备烧损严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雷电流幅值、雷击点过电压、建弧率、短路电流等的计算,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提出防雷加强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研究结论:(1)如果架空回流线架设过高,当雷击回流线时直击雷将通过电缆直接引入到变电所内,另外,供电线不设进线保护段,则可能烧毁避雷器;(2)供电线首端架设避雷线、加强接地及研究母线保护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牵引变电所的防雷水平;(3)该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牵引变电所的防雷方案优化和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3.
雷电波侵入是牵引变电所主要的雷害方式,牵引变电所馈线侧抗雷线圈与避雷器的组合方式不同,对馈线侧设备雷电过电压的影响不同。拟通过仿真分析,探明抗雷线圈安装方式及参数对变电所馈线侧雷电过电压的影响规律,明确抗雷线圈的防护效果,对设计提出建议。首先,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变电所馈线侧模型,分馈线侧架设抗雷线圈和不架设抗雷线圈两种情况进行研究;仿真得到雷电侵入变电所时,两种情况下变电所设备的过电压波形;通过比较分析过电压波形的差异,得到不同情况下抗雷线圈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4.
氧化锌避雷器与传统的阀式避雷器相比,具有安全可靠、过压保护动作快、保护特性稳定等特点,是目前比较先进的过电压保护方式。文中介绍了6K机车MAL-PCN型氧化锌避雷器的基本技术参数,与阀式避雷器的性能比较以及国产品的在线测试情况。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日本北海道新干线新函馆牵引变电所的主要技术标准,从主接线、总平面布置、生产房屋布置、主要设备选型、控制和保护、防雷接地等多个方面对牵引变电所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总结该变电所在新技术采用、环境适应性、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特点,得出牵引变电所设计和建设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比接触网、城轨车辆的防雷技术特点,阐明了接触网与城轨车辆防雷保护的配合关系,并对避雷器的参数选择提出建议,为二者防雷保护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雷电过电压严重威胁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可靠性,在接触网上装设避雷器是降低雷害的措施之一。但接触网避雷器的防雷效果还没有可供参考的理论分析。本文以我国接触网绝缘子的绝缘强度和雷电流的概率分布为基础,运用接触网雷击跳闸的概率模型计算比较接触网是否安装避雷器的雷击跳闸情况。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分析表明:由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外绝缘水平较低,容易在雷电过电压下发生支柱绝缘子连续闪络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在分析接触网耐雷水平和各种防护措施的效果时忽略这一特点都会带来很大的误差。避雷器并不适合广阔区间的分散式的防雷方式,而是在雷击比较密集的地点采取密集的安装方式才能取得很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接触网上避雷器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防雷规程的规定,指出接触网上安装避雷器的理由,讨论利用避雷器减少接触网绝缘闪络的条件。计算接触网上避雷器的保护距离,分析接触网避雷器在运行中的作用及影响,评价接触网避雷器的利弊,提出在接触网上不可高密集地安装避雷器。  相似文献   

9.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并联电容器组电抗器的过电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高峰 《西铁科技》2002,(4):17-17,30
本文作者通过对牵引变电所吸收谐波用的干式电抗器烧损问题探讨,提出了用氧化锌避雷器作为其过电压保护装置的措施,并谈到了一些过电压保护整定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内外接触网防雷技术方案,对接触网雷害进行了分类,探讨了避雷线、避雷器、接地、绝缘子选型等防雷关键技术,从差异化防雷角度出发为不同地区的接触网防雷接地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起由电力机车故障引发的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家庄供电段辖内镇内变电所的一起由电力机车故障引发的差动保护误动和馈线保护拒动问题的分析,找出了保护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差动保护增加电流互感器(TA)饱和判别功能和改变馈线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方式的方案、消除既有高速区段铁路牵引变电所保护存在的死区,讨论了保护的整定模式.  相似文献   

13.
牵引变电所27.5kV避雷器曾多次发生事故,严重地威胁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有关规程缺乏对这类避雷器的监控指导,因此有必要对27.5kV避雷器进行监测。通过分析避雷器劣化原因,提出在线监测要求,设计了新型在线监测装置,并研究了运行中的监控阀值。实际应用表明,研制的在线监测装置性能稳定、指示灵敏;针对27.5kV避雷器提出的监控阀值在运行管理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存在长大区间且难以设置区间牵引变电所的工程难点,从优化变电所自身设计角度,提出了在区间两端牵引变电所内设置两套互为备用的牵引供电设备以增加其牵引供电能力的实施方案,同时对基于该方案下的变电所运行方式切换、保护配置、供电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可有效解决区间内无法加设牵引变电所带来的长距离牵引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铁牵引变电所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其可靠性研究对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对地铁牵引变电所(简称:变电所)展开可靠性评估,利用GeNIE仿真软件,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了典型变电所静态下的可靠性模型,计算了变电所的初始故障概率;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对典型变电所在时间维度上展开可靠性分析,精确地计算了变电所失效概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双向推理功能找到变电所的薄弱环节,对变电所关键节点的识别、维护以及网络结构设计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牵引变电所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运的核心和关键,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目标,因此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的关键。 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设计原则,阐述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分别对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和调度层的功能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设计并实现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和通信等。 研究结论:提高了牵引变电所的整体功能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介绍避雷器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对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提出建议,分析避雷器在牵引变电所的保护距离,并就牵引供电系统的绝缘配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近些年,人们逐渐关注雷电对电气化铁路的影响,尤其是在重雷区,雷电活动对该地区铁路电气化铁路系统的危害严重.牵引变电所的防雷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防雷措施、提高防雷水平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结论:解决变电所防雷保护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须构筑三道防线防止直击雷对变电所配电装置的侵袭;同时针对升高的地电位或者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可能导致变电所中低压设备故障做有效的三级防护;针对接地系统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良好接地.只有完成以上手段方能完成变电所的防雷工程.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既有铁路2座牵引变电所供电范围内频繁发生机车车顶避雷器烧损、变电所馈线断路器跳闸、避雷器动作等现象,组织开展了电能质量测试及数据分析,对高频谐振治理方案进行比较,确定采用改进型一阶高通滤波装置,并对滤波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20.
李学思 《电气化铁道》2006,(Z1):128-130,134
介绍了铁道用避雷器系列新产品,用户选型要求及绝缘配合原则.论述了最近几年铁道避雷器的技术进步:提高避雷器抗(高次谐波)老化能力;降低避雷器残压,提高防雷保护范围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以及产品芯体缠绕、内置底座及防爆等设计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