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列亮  李全 《铁道学报》1996,18(5):52-57
研究了随机M进制正交码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信号经过多径瑞利频率非选择性衰落,在非相干RAKE接收机中采用最大输出信噪比选择或最大输出选择分集接收时系统的性能;给出了两种分集接收情况下的差错概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无线通信中应用最大似然序列估计,其时延和计算复杂度是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为跟踪时变的移动无线信道,必须采用自适应信道估计器来提供信道信息。针对以上问题,综述了减少时延和计算复杂度的解决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在复杂度和性能之间的权衡。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对了解旅客的实际出行需求状况,科学地制定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考虑影响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模拟了旅客出行的选择过程。利用非集计方法,构造了旅客出发时刻和运输方式选择行为的双层巢式逻辑决策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进行分析。在大量问卷调查基础上,收集了石太客运专线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叙述性偏好和显示性偏好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工作。利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的上下选择层的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回归得到的参数,分析了当城际之间的客运通道引入客运专线时,旅客的个人社会经济因素、时间因素、运输方式等属性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气化铁道》2023,(1):20-24+28
接触网动态检测指标能够充分反映接触网的动态性能,极大地补充静态检测数据所反映的特性,全方面保障弓网安全匹配、满足列车提速后稳定运行要求。然而,现场在获取接触网动态检测指标后存在人工分析耗时长、易出错、难以对应后续措施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基于Delta贡献度的接触网动态检测指标分析方法,求解各指标贡献度并对其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动态检测指标整治顺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指标自动化分析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DS—SSMA通信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分集算法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振辉 《铁道学报》1995,17(3):57-63
讨论了直接序列扩频多址通信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分集算法的性能,推导了在等益组合和选择最大分集算法下通信系统的平均差错率。理论分析和数据模拟指出:在改善系统性能和降低复杂性方面,等增益组合分集算法优于选择最大分集算法。  相似文献   

6.
铁路检测设备已经由单项检测发展到多项检测、由静态检测发展到动态检测、由接触式检测发展到非接触式检测,由低速运行状态检测发展到高速运行状态检测。日本的综合检测列车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支撑这种发展趋势的核心技术是机器视觉技术。我所承担的铁道部重点课题《非接触式接触线动态检测设备研制》,2005年4月,在福州供电段青州网工区、沙县网工区接触线磨损实测,  相似文献   

7.
面向中国中西部低密度线路条件,基于GNSS的列车完整性检测系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列车完整性解决手段,也可作为制动管风压检测的辅助冗余检测方式,以进一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基于GNSS列车完整性检测系统问题建立完整性检测模型,模型包含列车完整状态及断裂状态下的系统时间动态转换过程。基于系统参数先验统计特性未知情况下的模型参数估计,提出基于最大期望算法的离线训练学习方法,得到列车完整性检测系统模型后验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在列车完整性检测过程中,针对当前时刻的观测值,进行列车完整性所有状态的概率推理估计,采用高斯和滤波的方法实现状态的概率推理计算,选取最大概率下的列车完整性状态,实现列车完整性检测。结合现场测试及仿真数据,针对本文提出的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法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多天线系统中,酉空时调制技术由于接收端不需要知道信道状态信息而适用于高铁车地通信。本文研究高铁场景下酉空时调制的最优非相干接收机的错误性能,接收端需要估计信道相关性信息。由于高速列车运行速度信息比信道相关性信息更易获取,提出一种仅利用速度信息的简化的非相干接收机,并推导出成对错误概率的理论表达式。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简化的非相干接收机的错误性能接近最优非相干接收机。  相似文献   

9.
针对道岔区侧向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的现场病害定位难度大的问题,基于Frenet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的映射关系,将道岔区轨道几何状态静态检测的空间点坐标转化为动态检测的空间曲线,并采用线性相位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数字高通滤波器进行空间滤波,获得与动态轨道几何不平顺相同波长范围的轨向及高低,实现动静态检测的匹配。与静态检测传统弦测输出不同,该匹配方法不会导致轨道几何不平顺幅值发生畸变,借助静态检测的空间定位数据,横向对比动态检测输出,可快速完成道岔区侧向病害定位,对道岔区现场养护维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志强 《铁道建筑》2012,(4):125-127
在无砟轨道上预先设置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采用五型高速轨检车,静态测试利用手推轨检小车测量,将轨检车以160 km/h速度检测的轨道不平顺结果与静态检测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轨道不平顺动态与静态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无砟轨道不平顺参数动态值均比静态值偏小,预测轨道状态变化趋势应把动态检测值与静态值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高速铁路目前普遍采用的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网为研究对象,以现场测试得到的整体吊弦动态抬升量作为有限元仿真的初始载荷,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模拟承力索、接触线和整体吊弦的安装施工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接触网的静态找形分析和和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受电弓作用下整体吊弦的拉伸、压缩情况及动态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电弓经过时,整体吊弦的动态力波动较大,约为其静态力的6倍;同一跨内,1~#和5~#整体吊弦的吊弦力波动最大,受压幅值最大,3~#整体吊弦的受压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几何不平顺检测数据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深化,轨道交通工务管理部门已开始采用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监控。介绍了国内外对轨道几何不平顺动态与静态检测数据的分析。在已建立的现场试验观测段进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的轨道几何不平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轨道动静态几何不平顺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结合静态管理值标准和现场的养护维修能力进一步制定动态管理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调研、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研究朔黄铁路的线路设备病害及线路设备状态检测模式。朔黄铁路线路设备病害主要是线路钢轨伤损和线路几何状态不平顺。朔黄铁路钢轨伤损主要集中在上行线,钢轨伤损的主要类型为轨头核伤,现有探伤周期基本可以及时发现大部分轨头核伤。朔黄铁路上行线测量区段内轨道几何状态不平顺(轨距、水平、三角坑)动、静态波形趋势重合较好,但是幅值有一定差异,动静态幅值最大差异在3.0 mm以内,静态值与动态平均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适当采用动态检测替代静态检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轨道不平顺的类型、动静态检测的不足、动静态轨道不平顺的差异和快速条件下轮轨作用的特点,提出了深化快速区段轨道动态质量控制的一些想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锡地铁综合检测车检测系统采用惯性测量原理、机器视觉及激光扫描等非接触测量技术,集轨道几何及动态响应、接触轨检测、隧道限界检测和轮轨监视等功能于一车,并应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进行精确里程定位,可快速高效地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几何、接触轨状态和隧道及线路周边建筑进行检测。综合检测车各检测系统经静态调试和动态验证,检测指标满足检测要求,已正式应用于无锡地铁的定期检测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受横风作用的车辆动态性能,建立了基于静态分析模型的动态分析模型,通过横向动载荷实车试验,验证了动态分析模拟程序的有效性。在比较了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差异的同时,验证了横风频率对车辆动态性能的影响,提高了临界倾覆风速的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17.
对减速顶压力阀的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数学化分析找出影响压力阀性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轨道刚度检测是识别轨道弹性不良区段,评估轨道、桥梁和路基等结构动力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解决现有轨道弹性状态检测方法在检测效率与检测投入之间的不平衡,基于周期性动静态检测数据,提出基于动静态轨道几何不平顺差异的轨道弹性状态检测方法。此外,为解决弹性不良区段静态调整与有载不平顺不匹配问题,充分发挥动态检测数据的作用,提出基于动态数据的轨道弹性不良区段平顺性调整方法。通过刚度加载车试验和现场复核验证基于动静态高低不平顺峰值差来评判轨道弹性状态的有效性,在分析11条典型有砟轨道线路的动静态高低不平顺差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动静态高低不平顺差超过2 mm的区段即可以判定存在轨道弹性不良病害。基于某条弹性不良线路区段的动态检测数据,采用本文提出的平顺性调整方法指导人工起道作业,结果表明动态高低不平顺幅值和标准差分别降低42%、51%,波长为32 m的周期性不平顺特征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在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收发双方的分组检测和符号同步是决定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IEEE802.16-OFDM帧结构,分析了符号同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基于ML(最大似然)的同步算法进行了研究。由于经过衰落信道传输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遭到破坏,从而影响ML性能,因此本文根据IEEE802.16的帧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代价函数的符号同步算法,在符号同步与非同步时代价函数的值不同,且在符号同步时代价函数取得最小值,所以代价函数J可以用来进行符号同步。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克服了ML算法在衰落信道下性能下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千米级大跨度桥轨道不平顺状态的分布规律,以某千米级大跨度桥上线路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为例,分析了动态和静态高低、轨向及轨距不平顺的时域分布特征,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动态和静态波形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窗相关系数的里程匹配算法;给出了基于尺码法的轨道不平顺分形维数计算流程,分析了短波、中波和长波区段的动态和静态轨道不平顺分形维数及其分布规律特征。结果表明:以轨距作为对准参数项,采用滑动相关系数法可以实现动态与静态不平顺数据的有效对准;高低不平顺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诊断线路道砟服役状态的有效工具;大跨度桥的轨向及高低不平顺长波成分稳定,不因轮载动态作用而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