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Bmi-1基因mRNA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们医院2008年5月~2008年11月共52例行喉癌手术切除的标本,提取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Bmi-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mi-1基因差异表达与喉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2例配对标本分别进行Bmi-1mRNA荧光检测比较,39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喉组织;32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喉组织;Bmi-1mRNA的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及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 Bmi-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与喉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Bmi-1基因mRNA可望作为喉癌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Bmi-1mRNA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胸液脱落细胞 p53基因突变在恶性胸腔积液 (MPE)诊断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用 PCR- SSCP分别检测了 1 9例MPE及 1 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新鲜脱落细胞标本的抑癌基因— p5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并与正常胸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7例 MPE有 p53基因突变 ,突变率为 36.84%。其中5例发生在第 5外显子 ,2例发生在第 7外显子 ,第 6、8外显子未检出突变 ,有 2例突变检出早于临床病理诊断。结核性胸液无 1例突变。结论 提示 p53基因突变在 MPE脱落细胞中较常见 ;PCR- SSCP分析胸液脱落细胞中 p53基因突变可以作为 MPE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抗P53单克隆抗体DO-1,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0例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取25例远癌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53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分级、分期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提示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恶性转化有关,P53蛋白可作为肺癌预后估计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抗P53单克隆抗体DO-1,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0例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取25例远癌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53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分级、分期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提示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恶性转化有关,P53蛋白可作为肺癌预后估计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56例食管癌切除标本应用S-100蛋白抗体对癌组织及其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DC)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癌组织中DC浸润密度同淋巴细胞反应强度有关(P<0.05),癌细胞分化较好者组织中DC浸润较多(P<0.05),在淋巴结转移癌灶和正常淋巴组织之间常见到一条高密度DC浸润带,提示DC与机体局部抗肿瘤免疫有关。癌组织及淋巴结中DC浸润密度愈高,癌复发转移愈少(P<0.05),提示DC浸润强度对判断食管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P53、P2 1 (WAF1 /CIP1 )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60例甲状腺癌、1 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 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 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 P53、P2 1 (WAF1 /CIP1 )的表达。结果  P53、P2 1(WAF1 /CIP1 )阳性反应仅见于甲状腺癌 ,其阳性率分别为 53.3%、41 .7% ;P53阳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 、 期病例中增高 (P <0 .0 5) ;但 P2 1 (WAF1 /CIP1 )阳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 、 期病例中降低 (P <0 .0 5) ;P53表达与 P2 1 (WAF1 /CIP1 )表达关系密切(P <0 .0 5)。结论  P53突变、P2 1 (WAF1 /CIP1 )缺乏均与甲状腺癌发生有关 ;P2 1 (WAF1 /CIP1 )在甲状腺癌中表达主要依赖于 P53;P53、P2 1 (WAF1 /CIP1 )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变化可用于评估其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1例进展期胃癌新鲜标本中E-CD蛋白表达以及患者术前血清中CEA水平,分析了它们与胃癌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标本中E-CD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胃周淋巴结转移、腹膜播散有关;血清CEA阳性车与肿瘤体积大小、血行昨转移、腹膜播散有关。腹腔游离癌细胞与E-CD和血清CEA阳性年均有关。提示:E-CD低表达或缺失以及血清CEA升高与胃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中是否存在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药物敏感性相关的18、19及21外显子突变,为本地区宫颈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0例宫颈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标本,提取DNA,以特异性引物PCR扩增EGFR基因外显子18、19及21,进行DNA测序并分析序列相似性。结果 70例宫颈癌组织提取质量良好的DNA中,均未检测到EGFR基因18、19及21外显子突变。结论宫颈癌组织EGFR基因外显子18、19及21突变罕见。  相似文献   

9.
K-ras基因点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K-ras基因点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41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21例肺癌癌旁正常肺组织和21例肺癌支气管旁淋巴结组织中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结果41例NSCLC中有10例K-ras基因点突变,发生率为24.39%。K-ras基因点突变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肿瘤类型无明显关系,吸烟组K-ras基因点突变率高于非吸烟组,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层比较发现肺腺癌K-ras基因点突变与吸烟有密切关系,但与吸烟量大小及时间长短无关。21例肺癌支气管旁淋巴结组织中检出4例K-ras基因点突变,均为转移淋巴结。K-ras基因突变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突变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在NSCL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吸烟是肺腺癌中K-ras基因点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nm2 3和E cd蛋白在声门上喉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5 7例原发声门上喉癌组织中nm2 3基因蛋白和表皮钙粘素(E cd)的表达。结果 nm2 3和E cd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负相关。临床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 (cN+ pN+ )组和临床查未发现但经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 (cN-pN+ )组的nm2 3和E cd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 (pN-)组。而cN+ pN+ 和cN-pN+ 组比较 ,nm2 3和E cd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别。术后随访4 5例 ,nm2 3和E cd蛋白低表达组的 3年和 5年生存率均低于高表达组 ,差异具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nm2 3和E cd蛋白表达可作为筛选有潜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N0 病例的重要指标 ;nm2 3和E cd蛋白的原位检测对声门上喉癌预后估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Thehumanp53gene,locatedonchromosome17pl3,isanimportanttumorsuppressorgenewhosefunctionistopreventtumorigenesis.Recentstudiessuggestedthatp53genecanstartapoptosisofcellsincertaincircumstancestl).p53geneisconsideredtobeinvolvedincarcinogenesisofmanyorgans.Recently,concerningp53geneingastriccanceranditsrelationwithpathologyorprognosis,numbersofinvestigationshavebeenreportedandtheresultswerevarious(2'3).butfewstudiesconcerneditsrelationshipwithtumorinva.sionandlymphnodemetastasisinearlygastriccanc…  相似文献   

12.
Abnormalitiesofthep5 3generepresentthemostcommongeneticalterationsinhumancancer[1] .p2 1proteinhasbeenreportedtobeacriticaldownstreameffectorofp5 3andapotentinhibitorofcyclin depen dentkinase[2 ] .AsaresultofDNAdamage ,p5 3in ducestheexpressionofitsdownstreamgene :…  相似文献   

13.
人ECK基因外显子3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人eck基因外显子 3(exon 3)的克隆与鉴定方法 ,研究其在ZR 75 1细胞系中的突变情况。方法 设计一对eck基因exon 3特异性引物 ,提取人正常皮肤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ZR 75 1基因组DNA ,并以此作为模板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扩增eck基因exon 3片段 ,克隆入中介载体pUCm T中构建重组质粒 ,转化JM10 9大肠杆菌 ,扩增后经酶切、PCR初步鉴定后 ,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①从正常皮肤组织上皮细胞、ZR 75 1细胞系基因组DNA中 ,经PCR扩增 ,获得了人eck基因exon 3片段 ;②建立了正常皮肤组织、ZR 75 1细胞系eck基因exon 3片段的克隆 ;③ZR 75 1细胞系中eck基因exon 3片段存在突变。结论 从人组织与细胞系基因组DNA中 ,成功地构建了人类eck基因exon 3的克隆 ,并证实eck基因exon 3在ZR 75 1乳腺癌细胞系中有突变 ,为进一步研究eck基因exon 3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ECK (epithelialcellkinase) ,alsonamedasEphA 2 ,isoneofthemembersofEphAsubfamilyinEphfamily .ECK protein ,atransmembranety rosinekinase[1] ,canbestructurallydividedintothreedomainsaccordingtotheirpositionsincells.ThreedomainsareexternaldomainwithanN ter minalsignalpeptide ,atransmembranedomainandacytoplasmicdomainwhichincludesacanonicalpro tein tyrosinekinasecatalyticdomain .ECKiswide lyexpressedinavarietyofhumantissues ,abun dantly presentinlung ,skin ,smallintestineandovary .ECKisalsoe…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57例宫颈癌、8例慢性宫颈炎p5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以11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作对照。结果∶p53蛋白在宫颈癌、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8.9%、37.5%。正常对照均为阴性。p53蛋白的表达率在宫颈癌病理Ⅲ级中明显高于病理Ⅰ、Ⅱ级(P<0.05);在溃疡型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菜花型、结节型(P<0.05)。提示∶p53蛋白在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率升高有关;p53蛋白的表达率不仅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而且与宫颈癌的大体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讨子宫颈癌的分子发病机制,采用PCR、ISH和IHC方法对51例子宫颈癌组织的HPV16感染、HPV16E6mRNA、p53、p21ras和c-myc蛋白表达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1例中有HPV16感染者38例,HPV16E6mRNA表达者35例,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高分化癌巢之周边部或中、低分化癌之整个癌巢;p53、p21ras和c-myc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3%、60.8%和76.5%,其阳性细胞是弥漫或灶状分布。统计分析表明HPV16感染与P53、P21ras、c-myc蛋白积累间无关,但后三者间则显著相关。这提示癌基因活化或抗癌基因的失活及HPV16感染等因素之协同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氨苯喋啶敏感性钠通道(Amiloridesensitivesodiumchannel,ASSC)β亚单位基因第12外显子DNA片段突变,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148例确诊型高血压病患者的ASSCβ亚单位基因第12外显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检出了3例有ASSCβ亚单位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的个体。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ASSCβ亚单位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有关,它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