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国外高速公路生态保护的策略与发展;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状况、引发环境破坏的因素、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路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绿化的设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怀新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建设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宏林 《中外公路》2006,26(2):206-208
科学合理地进行路域生态系统设计是正确处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怀新高速公路地处湘西山岭重丘地带,该文根据其具体环境提出了路域生态系统的建设原则,并对路线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区公路路域生态系统保护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生态脆弱,山区公路建设已经引起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为保护路域生态系统,必须对路域生态系统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同时立足生态系统保护目标,提出山区公路规划选线、设计、施工、监测及养护的相应措施,并指出路域生态系统保护模式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分析路域生态系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借助于"3S"技术和生态技术的研究成果,着重研究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系统设计原则和目标、逻辑结构、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使得对系统的科学管理和监测系统的动态变化成为现实.为改善路域生态环境和促进公路运营和现代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系统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广泛调研和试验,分析并描述了公路路域生态恢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路域生态恢复不同于一般绿化种植的功能、原则和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路域生态恢复系统化设计的概念、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区域路段的现场调研及试验,从植物物种选择、植物群落设计、土壤肥力调控和路域生态工程技术适用性分析及其选择等多方面对路域生态恢复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研究,提出适合西部不同区域、不同路段特点的边坡和中央分隔带生态设计技术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模型模拟法、现场实测法、遥感估算法、通量观测法四种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汇计算方法的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四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分析路域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四种植被碳汇计算方法在路域生态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四种植被碳汇计算方法在路域生态系统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需要根据环境特点、公路特征和研究目的进行合理选择、调整和组合.然而,目前尚缺乏应用案例,实证研究亟待加强.因此,针对研究现状,对交通行业今后的植被碳汇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公路路域植被碳汇计算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秦岭山区路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表征系统健康状态的活力、组织力、恢复力三个层面出发,结合公路建设实际,兼顾秦岭山区的特殊性要求,构建基于生态保护的路域系统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度量方法,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系统评价.计算表明,评价结果能较客观地反映施工期秦岭路域系统所处状态,为秦岭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我国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本研究选取西石高速公路,充分考虑其路域景观环境的特点,分别从路域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两个方面探讨路域景观的构成;选取路域景观特征指标,结合GIS技术分别从可视域、道路密度、景观综合指数、居民点密度、森立面积比、水域密度几个方面对路域景观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最后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营造、生态恢复方面做出宝贵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北京市顺平路(S305)的绿化类型及特点,以路域生态恢复植物群落中优势种为评价对象,筛选评价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路域范围内生态恢复进行了初步评价,以期掌握路域生态恢复现状,为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过程中科学选择绿化植物、构建稳定绿化群落、合理进行路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路域生态恢复进行评价研究,能够较为合理的反映生态恢复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工程植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半干旱区降水少、气候干燥、生态恢复困难等问题,以地处半干旱区的山东济青南线济南至莱芜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路域生态植物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可将路域植物种类数目排序为域外草本植物〉路域木本植物〉路域草本植物〉域外木本植物;根据不同路域区段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信息量和均匀度等多种指数的统计、计算,结果表明路域草本植物变化程度较小、灌草植物均匀度和信息量都较高,中间路段植物综合丰富度较高,并且乔灌木的多样性受人为再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退化的影响,阐述影响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环境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的权重.提出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环境特点植物配置模式和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高儒  刘杰  王兰  徐洪磊  杨柳 《公路》2020,(3):279-284
近年来,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取得蓬勃发展,但相应的规划环评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环评指标在累积性评价、运输结构优化、"三线一单"新要求等方面尚存短板。在充分研究公路、铁路、航空、港口、航道等单项交通规划环评和现有综合交通规划环评案例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及其环境影响的特征,按照科学性和系统性、综合性和宏观性、政策性和导向性、操作性和适用性的原则,提出了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分为生态功能、环境质量、资源能源等3大类,生态系统结构、生态敏感区、生物多样性、水环境、大气环境、环境风险、土地资源、水资源、岸线资源、能源等10方面共19个指标,逐项反馈于规划的总体规模、空间布局和运输结构。  相似文献   

13.
渝黔高速公路真武山隧道为西南地区已建最大规模的三车道扁平状大断面长大公路隧道,隧道地处重庆市生态林区,其地下水为重庆市饮用水源,环保要求高;建筑物密集,人文、自然景观较多;地质情况十分复杂且无法回避。设计中进行了大量的方案比选工作,在设计和配合施工工作中,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大量的研讨,克服了重重困难,使隧道提前一年顺利通车。  相似文献   

14.
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对公路建设给沿线区域带来的影响进行计算,以期实现通过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对公路建设这一人类经济活动施于环境的一系列影响加以货币化计算,并与公路工程造价综合考虑,通过数学模型寻求一条公路总成本最低的方案,从而获得公路建设的最优方案.其目的在于为公路建设的管理决策提供明确的经济信息,使人们意识到公路建设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付出了环境的代价,投入了巨大的社会费用,这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决策中考虑生态环境成本,做到正确选择路由.  相似文献   

15.
交通环境承载力及其定量化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环境科学中有关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结合发展可持续交通的要求,提出交通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组成体系,认为交通环境承载力是由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和交通环境经济承载力组成,提出各个组成分量的基本概念和具有很强操纵性的定量化计算公式。此外,探讨了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演化阶段。在各阶段中,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侧重点、计算内容和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量模型不仅可以用于交通系统规划和交通结构优化,还可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巩琦雯  甘玲云 《时代汽车》2021,(8):10-11,26
本文针对柳州市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出现的增速缓慢、带动效应差、科研水平不高等问题,利用其产业专业化程度高等优势,把汽车产业升级与创新生态系统相结合,构建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并认为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创新主体水平,打通要素流通的关键脉络,提升内部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汽车生态协同设计,将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与汽车产品开发相结合,提出串行开发和并行开发两种协同路径。以12 m纯电动客车底架的轻量化开发为例,研究了串行开发方案下客车底架轻量化对我国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客车底架相比,结构优化后客车底架质量减轻52.5 kg,且经校验轻量化后客车底架的刚度、强度及固有动态特性均满足要求;对于全生命周期而言,轻量化后其矿产资源消耗减少0.4×10-4kg Sb eq.,化石能源消耗减少0.7×104MJ,综合环境影响值减少0.42×10-11,降低比例分别为3.81%、4.46%和4.56%。未来将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并行开发方案的协同探索,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的护坡形式相比,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景观、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恢复。该文阐述了生态护坡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了新型生态护坡的形式及其设计原则,展望了生态护坡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林敏  刘鑫  叶爱民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215-217, 221
紫琅湖是新建城市人工湖泊。健康水域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实现区域水系生态环境提升的关键。现以修复紫琅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重点,通过生态环境塑造、水生生物构建等工程措施,引导紫琅湖水生态系统逐步实现由人为设计到自然演替的良性循环,形成具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的水生态系统。其成果对于后期紫琅湖水生态环境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