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方向:综合物流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入关已经进入倒计时.一旦加入WTO,中国航运市场必将更加开放,包括运输、物流服务等在内的服务贸易的大门必将更加敞开.可以预见.入关之后,中国航运企业在获得更加广阔市场空间的同时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2.
入关之后,中国航运企业在获得更加广阔市场空间的同进,必须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何抢在新一轮竞争到来之前,及时调整我们的竞争策略,不断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中国航运企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而物流业被称作21世纪的“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在广东省重点战略物资-煤炭的运、销领域进行物流配送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4-24
由于航运业竞争激烈,形势严峻。因此,航运企业分别在向新的服务领域拓展,其中作为航运企业外延的扩展,物流业已经成为航运企业业务服务领域的首选。同时整个国内和国际物流市场逐步形成,特别是国内企业对物流需求逐步的提高,也是促使航运企业开拓物流业务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凌峰 《中国海事》2011,(11):40-41
中国航运物流运输日新月异发展,自动识别技术成为未来国际航运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航运物流竞争环境中,作为改善航运物流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航运物流服务水平、加强航运物流业务效率的"利器",航运物流信息化必将成为航运物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因此,加强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巩固与增强航运物流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在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最关键的技术是航运物流货物的跟踪,应用航运物流RFID/EPC技术进行航运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本期栏目就航运物流自动识别(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张良 《中国水运》2000,(11):12-13
一、直面竞争 目前,世界经济贸易正朝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经济发展中心向亚太转移.随着中国加入WTO,亚太航运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将给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此机遇面前,中国航运企业首先应该把握的是竞争态势和竞争手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中国的航运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诸多风雨。今天,中国的航运企业已跻身于世界航运强国之林,船舶数量、总吨位居世界前列,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航运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参与中国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外国航运企业的介入,给国内的航运企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中国航运市场注入了新的服务和经营理念,激励了国内航运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当前的国内航运市场中,对于每一家航运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最贴切的形容。 一、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1.国外航运企…  相似文献   

7.
走过十多年的漫漫长路,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 对于我国航运企业来说,由于随着加入WTO的大门将更加敞开,伴之而来的是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进出口量的大量增加,必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因而不啻是一份诱人的“红利”。但加入WTO是一把“双刃剑”,它意味着航运企业既能享受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的权利,又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既能更深更广地进入世界航运市场,又要直接面对国际知名航运集团公司的竞争;既能在统一、公正的基础上享受国民待遇,又会逐渐失去我国政府对特殊行业的保护措施……如何获取这一份诱人的…  相似文献   

8.
孙家康  陈家源 《世界海运》1999,22(5):18-20,23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全球化大趋势推动下,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必将进一步激烈,运输业正面临着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海运业向现代物流系统推进,航运面对这种市场形势,航运企业进行战略性思考已热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吕航 《中国船检》2002,(2):15-16
如果说,“入世“让我们国企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的话,那么对跃跃欲试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则充满了机遇和利益.这种论断显然对那些保险、电信和铁路等垄断行业适合.而对于早就和国际市场接轨的造船、航运和船检等行业来讲,毋庸置疑是一厢情愿.因为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造船、航运和船检部门就已经摸索着参与国际竞争,直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了.反过来,这些行业的外国企业则始终也没断了和我国市场的接触.如今影响这些外企在华业务开展的更多的是国际经济形势(比如“911“事件),而非“入世“文件打开了多少壁垒.近日,记者走访驻沪的各国船级社代表处,更加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运市场自由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航运业的开放度也日趋扩大,毋庸置疑,航运市场的竞争也必然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形下,我国航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现代航运物流理论与实践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贸易全球化和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航运企业的竞争焦点开始从价格转向服务,压缩时间空间的物流增值服务已成为航运企业赢得市场的法宝。本文围绕物流增值服务,对物流服务的范围、航运物流的价值活动以及航运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系统目标和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航运企业的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梅 《世界海运》2003,26(5):26-27
阐述了21世纪的航运市场出现的竞争形势,科技与人才、知识与信息、服务与质量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市场竞争的核心。我国航运企业应及时认清新的竞争形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新的竞争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坤 《中国港口》2002,(1):47-47,45
港口运输与国家的经济贸易紧密相关,我国约有90%的外贸货物通过港口进出.入世已定,受贸易快速增长的拉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会攀升,这对国内港口的发展是有利的;但随着航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企业将会加大对中国码头、仓储的投资力度,并必将以其优厚的报酬和成功的激励机制与我国港口争夺优秀的人才.面对入世的挑战,我国港口如果没有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充足、高品质的人才资源作支撑,必将无法适应港口竞争全面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要求,只能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航运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但同时外国船公司也可以进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而我国航运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先进航运企业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航运企业惟有尽快转变经营思想,实行现代化管理,吸引人才,实现技术创新,才能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董平 《中国船检》2004,(4):76-78
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开始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中国民营航运企业面向国际化、参与全球竞争,已成为其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民营航运有待发展 目前,中国已进入“全球承运人”时代。货主国际化、全方位的运输需求,使航运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加大,尤其是国际性跨国公司的进入,迫使中国民营航运企业对外开拓经营,寻求联合发展。 目前国内中小航运企业基本上属于非国有独资企业,本质上都有民营经济的成分。民营航运企业因产权明晰,受政策干涉较小,体制和机制灵活,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而成为我国航运市场中一支生力军。灵活的经营机制是得益于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水路货运市场逐步放开,水运企业、水运服务企业和各种性质的中介机构迅猛发展,航运市场形成了百家竞争的局面,无形的水运市场已经形成,经营性质是国营、集体和个体并存,难免出现经营秩序混乱,经营行为不够规范等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航运市场、海运辅助服务和内陆相关物流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的逐步放开,外资航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灵活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逐步对我国物流市场进行渗透和占领。相比之下,不论在物流领域的发展速度,或在物流理念、物流系统的设计、服务质量等方面我国航运企业与国外航运企业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种竞争形式,我国航运企业应该尽快调整自己的经营竞争战略,加快发展物流产业。通过培育物流服务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和扩大在新兴的物流市场的占有份额。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海运市场进入了一轮漫长的调整期,海运法规向更加注重协调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关系、海运节能减排、安全防污、保安与反海盗和国际海运劳工保护方向调整。调整船队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沿产业链创新服务,成为企业有效应对长期供需失衡、竞争加剧新常态的基本选择,也就是说,航运及其产业链上的企业必须抱定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痛下杀手降低经营和管理成本,做精做强航运服务以赢得市场。面对海运业新的发展态势,更需认清我国海运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已经有所改变:一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对已站在国际竞争前沿的航运业而言,无疑将会领略到伴随入世而来的亮丽“景色“:外贸运量的增长,货源更加充足,港口货物吞吐量、船舶进出口艘次的提高,以及统一、公平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的形成,促进航运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都将大大扩展航运市场的空间和容量.……  相似文献   

20.
一、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世界经济整体增幅缓慢,中国出口贸易增速减缓等原因,今年航运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中国入世之后对出口贸易的有利因素还不能完全体现。同时国外船公司将利用中国在政策上的进一步开放,迅速将服务网络渗透到长江流域和内陆地区,货运市场的竞争将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