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菲律宾海员外派劳务的发展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楠 《天津航海》2009,(3):48-48,51
近几年,中国的海员外派劳务事业蓬勃发展,其赶超对象是目前作为全球海员外派第一大国的南亚岛国菲律宾.文章介绍了菲律宾海员外派劳务发展的历史及该国政府采取的扶持政策,分析了菲律宾海员在世界上受到船东欢迎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菲律宾海员外派劳务的成功背后所面临的不利形势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该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获得商务部批准的拥有海员外派经营资格的民营企业,专业从事国际船舶管理和海员劳务外派业务。2002年8月,公司通过了挪威船级社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成为中国船东协会会员。公司成立5年来,业务发展迅速,先后与20多家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  相似文献   

3.
经过国内多家劳务公司及其驻海外代表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员近年来陆续突破了挪威、希腊、德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的劳务市场,但基于中国海员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我们要想与菲律宾、波兰等国在劳务外派领域一拼高下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外派海员总人数离预期目标相距甚远,与菲律宾的20万名外派海员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该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获得商务部批准的拥有海员外派经营资格的民营企业,专业从事国际船舶管理和海员劳务外派业务。2002年8月,公司通过了挪威船级社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成为中国船东协会会员。公司成立5年来,业务发展迅速,先后与20多家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船公司和管理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拥有一支近2000人的船员队伍,其中40%的船员服务于欧洲船东,40%服务于新加坡和日本船东,20%服务于韩国和香港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船东。公司90%的管理船舶为全球航线。在众多的同行业竞争对手中,一家民营企业因何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呢?带着疑问,《中国远洋航务》记者近期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王吉宣。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6月10日至8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交通运输部牵头其中的外派海员工作组.负责检查外派海员机构并查处其违规违法行为。关注中国海员发展,理顺行业管理机制,整顿外派海员市场,是提升中国海员的品牌效应,促使外派海员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公司简介成立于1998年的苏州泛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具有向国际及国内船舶的派员资质,主要从事船员劳务外派、船舶管理和船员招聘培训。公司拥有一支业务娴熟、资质优良、善于管理的专业航海队伍,船员具备各类型船舶全球航线的工作经验和外派资历。目前公司整套派员船舶已达50艘,自有船员1200余名,其中甲类船员800多名,另外还有基地船员800多名,可适任集装箱船、杂货船、散货船、多用途船、半潜工程船等各种船型,能在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公司简介成立于1998年的苏州泛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具有向国际及国内船舶的派员资质,主要从事船员劳务外派、船舶管理和船员招聘培训。公司拥有一支业务娴熟、资质优良、善于管理的专业航海队伍,船员具备各类型船舶全球航线的工作经验和外派资历。目前公司整套派员船舶已达50艘,自有船员1200余名,其中甲类船员800多名,另外还有基地船员800多名,可适任集装箱船、杂货船、散货船、多用途船、半潜工程船等各种船型,能在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声音     
我国外派海员队伍结构仍需优化——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6月24日,徐祖远副部长在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上发表关于全国海员外派工作的讲话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海员劳务重要输出国之一。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海员外派发展仍面临困难:一是外派海员总体数量在世界航运市场所占份额与海员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外派海员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9.
从1979年天远人开始涉足海员外派市场,到2000年正式注册成立。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二十多年的不懈追求。天津远洋国际海员外派公司从零打散派走上了一条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之路。外派到世界各地的海员由最初几艘船百十人、发展到了现在散派、半套及全套班子共180艘船舶、在船船员两千多人。这支被称为“蓝水兵团”的船员劳务队伍已经从天津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0.
郭洋 《中国水运》2010,(3):28-29
<正>外派海员市场黑中介现象及危害外派海员市场黑中介是指未取得外派海员资质,从事外派海员劳务,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不遵守有关船员服务、劳务外派及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其行为侵害了船员利益的单位或个人。据调查,目前我国从事外派海员劳务的  相似文献   

11.
1979年9月经国家批准,中远向日本的一家船公司派出第一批船员,从此揭开了中国海员劳务输出业的序幕,也写下了中国海员进军世界航运市场的新篇章。 1993年8月5日中远劳务公司成立之后,劳务外派业务更是如虎添翼。7年来,中远劳务公司累计外派海员及其它劳务人员9.8万人次。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公司在1998年全国最大50家外经企业排名中(按完成营业额排序)已名列第17位,发展成为如今全国最大的海员输出机构。1996年公  相似文献   

12.
目前,约有10万人次的中国海员服务于外国籍和港澳台地区籍船舶,并且这一队伍正以每年7000人次左右的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外派海员的基本素质及职业能力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员劳务重要输出国之一。中国海员外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的海员外派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曲折的路程。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中国海员劳务外派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剑文 《世界海运》2013,36(2):17-19,31
中国海员总量已排在世界第一位,但中国海员外派量在全球海员劳务市场所占的份额仍然不高,且多年来增长缓慢。分析中国海员外派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海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包括取消海员出境证明、建立具有海员社保养老体系、海员教育培训信贷体系、对境外船东开放海员劳务市场和海员培训市场等;同时,应建立高效的船东培训市场,加强英语水平、跨文化工作能力、职业操守、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刘柱  董心诺 《世界海运》2007,30(3):12-14
中国现有海员办证制度是制约中国海员劳务外派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与菲律宾等国家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海员证、出境证明、适任证书适应性等在办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分析,其原因有规定缺乏行业针对性、办证要求过高、脱离中国实际国情、规则可执行性差等。由此,呼吁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创新机制,加强中国外派海员协调机构的地位和力量,主管部门转变观念、加强服务等,努力开创中国海员劳务外派新市场。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及中国船员劳务外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顾剑文 《世界海运》2006,29(1):16-18
通过对国际船员劳务市场、船员资源结构、船员工资标准、船员合同期限等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开发中国远洋船员劳务外派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呼吁中国政府和从业机构及时把握机遇,减少制约船员劳务外派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进一步加大船员外派的开放力度,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引入更多的境外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提高中国船员劳务外派在国际市场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本期要闻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海员劳务出口逐渐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在美国、日本、台湾、新加坡、希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务市场上确立起自己的优势。 中远集运公司拥有万余名较高素质船员,对人力资源加强高标准的素质教育和培训,坚持用ISO9002标准监控外派管理体系,形成了独有的整套班子船员成批输出的模式,首先打入了新加坡、美国等市场,并很快与更多的国际公司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最终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船员封闭式管理终将成为历史,而船员管理的市场化必将成为主流。一些航运公司的船员外派部门开创了市场化管理的先河,只是当时未必意识到罢了。船员外派劳务公司通常根据船东不同的要求,对各类船舶进行人员配备管理以满足不同船东的需求。在现有人力资源的条件下,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中国船员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进而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是有远见的劳务公司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中波航运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简称中波公司),负责对中波公司中方所属与航运相关企业的领导管理,下辖中波船员公司、上海弘发航运有限公司、上海中波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中波国际海运研发中心。中波船员公司是中波公司专业从事国际海员劳务的业务管理部门,不仅为中波公司自有船队派员,也开展海员劳务外派服务。公司具备中国海事局甲级船员服务机构及外派海员服务机构资质,通过DNV-GL ISO9001:2008认证,拥有一支高素质船员队伍,能够适应现代大型重吊船、杂货船、集装箱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员劳务外派业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外派规模,并逐渐成为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初步估算,目前中国海员服务于外国籍和港澳台地区籍船舶每年约10万人次,并且这一队伍正以每年7 000人次左右的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由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29名海员登上了日本饭野公司所属6万吨油轮“睦邦丸”工作,这是我国大陆最早一批外派海员,从此拉开了中国海员劳务输出的序幕。从1979年到1999年我国已向国(境)外提供各类商船海员劳务41.38万人次,1999年达到38,766人次。海员劳务产业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不仅给国家创收了外汇,为企业增添了效益,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员的就业压力,学习了发达国家航运管理的先进经验,促进了我国航运业,航海教育和培训的发展,扩大了我国的对外交流和对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