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HSI空间的模糊C均值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在HSI空间上基于模糊C均值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对每个像素根据H分量和I分量计算出4个隶属度,然后将其中的两个隶属度结合形成一个二雏特征矢量来表征像素的全部颜色特征,最后对二维矢量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得到最终的彩色图像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交通工程第三方试验室内道路交通用反光膜产品试验检测研究背景下,针对道路交通用反光膜产品色度性能参数,研究分析分光测色计对道路交通用反光膜表面色的测试环境、检测流程以及可能引起的道路交通用反光膜表面色的不确定度的各分量来源,从而对其不确定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分析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等,由此得出试验检测设备本身的示值误差导致的不确定度数据贡献最大,试验检测人员重复性测量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次要的。用以确保试验检测人员在日常道路交通用反光膜产品色度性能测试中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增强试验检测机构在此检测领域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在雾霾天气条件下获取的城市交通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平滑约束和分数阶积分的改进Retinex的图像增强方法.Retinex理论把一幅图像视为照射分量与反射分量乘积的形式.首先,利用引导滤波作为Retinex算法的目标函数的平滑约束项,通过最小化该目标函数获取照射分量;反射分量为原始图像与照射分量的比值,其主要体现图像的局部细节,对反射分量进行分数阶积分掩膜,在去除噪声干扰的同时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最后,将处理后的反射分量与照射分量相乘,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图像平滑和细节保持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平衡,有效地提高了雾霾天气条件下城市交通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使得增强后的图像更加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市路网交通流的随机用户平衡状态的演化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求解固定需求随机用户平衡问题的演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在可行流空间内初始化种群,并且在迭代过程中控制迭代的步长,使得每次迭代得到的新种群中代表路网各个O-D对有效路径流量的分量其和即O-D对交通需求不变,并且路径流量保持在可行流空间内,从而避免了无效的搜索范围,最后进行了数值试验,说明了该求解固定需求随机用户平衡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知识,对发动机性能试验中比油耗测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分量计算、不确定度的建模及其评定、数据处理方法作一介绍,有望为同类试验测量结果中不确定度评定方案的确定和后续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知识,对发动机性能试验中比油耗测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分量计算、不确定度的建模及其评定、数据处理方法作一介绍,有望为同类试验测量结果中不确定度评定方案的确定和后续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中心频率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变分模式分解算法中不同初始中心频率的分解特性;利用分解特性对变分模式分解中使用的初始中心频率进行合理更新,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适应分解信号的整个分析频带;根据峭度准则,从分解的子信号中选取包含故障信息最丰富的故障分量;对选出的最佳故障分量进行平衡参数优化和稀疏编码收缩处理,并进行包络分...  相似文献   

8.
为鲁棒检测自然环境中驾驶人的通话行为, 提出了一种驾驶人手机通话手势的识别方法。运用Adaboost算法检测驾驶人面部区域, 在YCgCr色彩空间中分别对面部肤色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进行稀疏网格间隔采样, 由此建立了肤色的高斯分布模型; 针对驾驶室光照强度的不均匀性, 提出了肤色分量的漂移补偿算法, 建立了适应光照变化的在线肤色模型, 以准确分割左右手部肤色区域; 运用HOG算法获取手部肤色区域的2 376维HOG特征向量, 运用PCA方法将HOG特征降至400维; 同时提取手部肤色区域的PZMs特征, 并采用Relief算法筛选出权重最大的8个PZMs特征向量, 建立了融合PCA-HOG特征和Relief-PZMs特征的通话手势支持向量机分类决策。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PCA-HOG特征的手势识别率为93.1%, 对光照变化的鲁棒性较好, 但易受到手部与头部转动的干扰; 基于Relief-PZMs特征的手势识别率为91.9%, 对于头部与手部姿态的耐受度较好, 但光照鲁棒性较差; 基于PCA-HOG和Relief-PZMs多元特征融合方法的手势识别率达到94.5%, 对光照波动、手部与头部转动等干扰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从运动学原理入手建立飞机着陆滑行力学模型, 引入道面摩阻不平衡度, 基于实测道面摩擦因数及其摩阻不平衡度分析飞机着陆减速和匀速滑行阶段的偏航角与偏航距离的变化趋势, 并设计模型试验分析湿滑道面摩阻不平衡下飞机着陆滑行参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当跑道中心线两侧摩阻不平衡时, 机体产生绕竖轴扭矩, 导致飞机产生偏航角和偏航距离; 摩阻不平衡度的增大导致飞机偏航角与偏航距离增大, 摩阻不平衡度由0.03增加到0.38时, 偏航角增大4倍, 偏航距离增大1倍; 减小中心线两侧的摩阻不平衡度可以有效降低飞机偏出跑道概率; 滑移率对偏航角和偏航距离影响较小; 道面摩擦因数降低, 减速滑行距离增大, 基本呈线性变化; 随着跑道接地带摩阻不平衡度增大, 飞机所产生的偏航角呈直线增长, 当摩阻不平衡度达0.165时, 偏航角达1.2°; 随着跑道接地带摩阻不平衡度增大, 偏航距离也增大, 由于减速段所产生的偏航角, 加之匀速段滑行距离较长, 70%以上的偏航距离是在匀速阶段发生的; 湿滑道面下随着中心线两侧的水膜厚度差增大, 偏航角和偏航距离均增大, 水膜厚度差从0.05mm增加到2.50mm, 偏航角增大6倍, 偏航距离增大5倍。可见, 在接地带保证飞机主起落架两侧摩阻平衡, 有利于着陆减速过程飞机偏航角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电气化铁路瞬时无功理论及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相电路瞬时无功理论为基础,针对电气化铁路三相供电单相用电、冲击性负荷不平衡和负荷电流近似为方波的特点,将单相负荷电流分解为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基波分量再分为有功分量与无功分量,直接进行酉变换构造二相,延时仅为90°;并据此设计出无功/有功电流检测电路,运用Matlab下的Simulink工具箱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1.
零相关区序列的交织构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交织方法研究ZCZ序列集合的构造,提出了基于交织技术的ZCZ序列构造的新方法.对于给定的周期为L的最佳自相关序列a和正交矩阵峨,首先选择合适的移位序列,对序列a进行交织得到(L,N)-交织序列b;再用正交矩阵HN将交织序列b扩展为新的序列集,则该序列集就是所构造的ZCZ序列集.用该方法可以构造达到或接近理论界的具有大的零相关区的ZCZ序列集,并统一了三元、四相和多相ZCZ序列集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撒拉族线粒体DNA序列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以无关个体为对象 ,研究撒拉族人群线粒体DNA(mtDNA)序列遗传多态性。方法 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 ,对 10 0名撒拉族无关个体线粒体DNAD 环区高变区Ⅰ (HVSⅠ )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在mtDNAHVSⅠ 16 0 91~ 16 4 18之间与Anderson相应序列比较共发现有 83处突变 ,构成 75种单倍型。点突变的主要形式为碱基替代 ,其中转换 83.5 4 % ,颠换 12 .6 6 % ,碱基插入 1.9% ,缺失 1.7%。撒拉族线粒体DNAHVSⅠ基因差异度为 0 .9912 ,偶合概率为 0 .0 189。结论 撒拉族与其他群体比较有其独特的线粒体DNA序列遗传特点 ,与亚洲其他人种及高加索人有明显差异。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在群体遗传学调查及法医学个体识别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以一致凸Banach空间的有界闭凸集上的拟非扩张算子的不动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该类算子有公共不动点的充分条件,并构造了相应的Ishikawa迭代序列使之收敛于其公共不动点。此结果是近期相关结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通需求强度的路口多层模糊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针对模糊控制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交通需求强度的路口多层模糊控制模型,首先在阐述路口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需求强度的概念来表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的需求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层模糊控制模型,第1层用来判断路口的交通需求强度;第2层为相序优化层;第3层为绿灯时间优化层.通过与多方案选择的定时控制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层模糊控制模型具有相对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混流生产线的生产顺序问题。基于Flexsim对某订单需求下混流生产线不同生产顺序进行仿真。简要介绍了Flexsim在混流生产线建模仿真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技术。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该订单需求下合理的生产顺序。  相似文献   

17.
电牵引负荷负序分量在电力系统中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明了电牵引负荷负序分量动态计算的概念及其必要性,在给出臂负荷负序分量的一般表达式及其实用图形表示(虚拟电压坐标上的全负序相位图)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一套有关电牵引负序在电力系统中动态分布的数学模型,并依此编制了通用的电算程序,为快速、准确分析电牵引负荷对系统的负序影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 通过分析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负荷及V/v接线牵引变压器负序电流,基于概率理论建立了牵引变电所负序电流的概率分析模型.用该模型对京沪高铁某牵引变电所的负序电流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参数仿真得到的负序电流概率分布与利用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一致,该牵引变电所负序电流概率分析模型能够真实地模拟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的负序电流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m序列优选对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域法寻找一对优选对序列,采用VHDL语言实现一平衡GOLD序列,构造GOLG序列发生器.给出了流程图及仿真波形;通过EP1C3T144C-8芯片得到了较理想的测试波形,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适当放宽不动点定理的条件下,分别证明了Picard迭代序列与Mann迭代序列收敛定理的等价性以及Mann迭代序列与Ishikawa迭代序列收敛定理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