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射分集技术是移动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已经开始普遍使用。讨论发射分集技术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的应用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几种发射分集技术,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特别针对空时编码进行详细讨论,最后对发射分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空时码编译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简单情况下(4-PSK,4状态)的一种改进的空时编码方案。该方法在保证空时编码的分集增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编码增益,本文还仿真了采用空时编码的多天线接收系统的性能。并给出了一种简化的译码方案。  相似文献   

3.
DS—SSMA通信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分集算法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振辉 《铁道学报》1995,17(3):57-63
讨论了直接序列扩频多址通信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分集算法的性能,推导了在等益组合和选择最大分集算法下通信系统的平均差错率。理论分析和数据模拟指出:在改善系统性能和降低复杂性方面,等增益组合分集算法优于选择最大分集算法。  相似文献   

4.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使用38G无线电系统进行车地通信.介绍了该无线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该系统采用冗余和分集技术,以提高车一地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现数据高效传输.  相似文献   

5.
无线通信系统是开行无线同步操控重载组合列车的关键,无线通信的质量和时延直接影响到同步操控时的制动和纵向冲动。介绍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的空间分集与频率分集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无线通信质量的措施,并针对国内重载铁路实际运用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杨列亮  李全 《铁道学报》1996,18(5):52-57
研究了随机M进制正交码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信号经过多径瑞利频率非选择性衰落,在非相干RAKE接收机中采用最大输出信噪比选择或最大输出选择分集接收时系统的性能;给出了两种分集接收情况下的差错概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声发射技术对货车轮对轴承故障进行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诚君  李孟源  杨黎明 《铁道车辆》2004,42(1):20-21,25
在相同工况下采用声发射(AE)技术对352226X2—2Z型铁路货车滚动轴承故障信息进行了采集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将AE诊断法用于检测铁路货车滚动轴承故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新的联合分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用匹配滤波器作为SIR(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PowerRatio)估计方法的SIR加权后检测联合分集方法,估计和利用SIR作为加权因子以补偿严重的信道间干扰。其显著特点是,加权因子SIR是由匹配滤波器的输出和一个简单等式共同估计的,该简单等式表示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与SIR之间的关系。在信道间干扰的环境下,在移动无线瑞利衰落信道中对BPSK信号传输的计算机模拟,证明分集性能的改进。计算机仿真证明,该方法的BER特性大大优于传统的联合分集方法。  相似文献   

9.
道岔尖轨是轨道的风险控制关键点,针对现有伤损检测技术在道岔尖轨处存在盲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铁路道岔尖轨伤损监测方法,研发出道岔尖轨损伤监测系统。系统基于伤损模式分类算法对列车经过钢轨时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尖轨伤损状态的识别。现场测试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道岔尖轨的伤损。  相似文献   

10.
应用声发射技术研究车辆构件的疲劳断裂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发射技术是根据材料或构件受力变形或断裂时发出的弹性波来判断其内部损伤程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它能连续检测结构内部损伤的全过程。本文介绍了声发射技术的特点和进行疲劳断裂监测的实验理论基础;并利用美国PAC公司的LOCAN320声发射仪测试40号车轴钢疲劳裂纹扩展的声发射特性;最后对声发射技术在车辆构件疲劳断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系统几种适用的技术,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轨道交通传输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输技术不断进步,使得2.4 GHz无线传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简要论述2.4 GHz无线传输技术的标准、工作模式和相对于其他无线传输技术的优越性,以及在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组网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RPR、MPLS的基本概念及技术优势,以及目前支持这两种技术的MSTP设备现状,并分析了这两种技术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传输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子系统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道。其可靠性是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设备级、网络级、业务级3个层面进行论证,提高传输系统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宗华章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4):44-46,50
分析铁路通信骨干传送网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比较现在骨干传送网的几种主要技术,探讨铁路通信骨干传送网从SDH、DWDM向OTN演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冻土地区输电线路电力杆塔基础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年冻土对电力杆塔基础的受力特点,并经过理论计算及对非冻土地区和冻土地区电力杆塔基础设置的比较,论述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电力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为冻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置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数字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接入信令。对接入信令的格式、传输协议和传输方式等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信号系统信息传送组网方案进行描述,通过分析传输技术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运用情况,分析现有采用的接口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从安全可靠、易维护管理方面考虑,提出通信传输系统与信号系统间接口方案优化建议,供后期铁路建设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推荐轨道交通领域对传输网络的建设方案,构建健壮、多业务、弹性的传送平台,提出构建弹性可重购(3R:Reconfigurable,Resilient,Reliable)、高效性价比、统一的多业务传递平台的解决方案.对主流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比较,认为弹性可重购3R多业务传送平台满足轨道交通分拆和延长分期建设的要求.展望了未来的承载网技术,分析和比较了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和IP传送平台.  相似文献   

20.
随着5G模组和小型化5G工业网关面世,支持5G网络接入的摄像机已经出现,但5G摄像机并不仅是5G模组+传统摄像机的简单组合,而是对低峰均比、极致数传、智能编码等技术的全方位升级,文章结合南京5G+M E C智慧轨道交通行业项目应用实例,对5G摄像机在接入5G S A网络并进行极致数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中断现象展开分析,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