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广深线增建第四线的意义,第四线左右侧选择的原则及在四线情况下,线路的分工及能力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水株线工程实例,剖析了既有线增建第二线时其左右侧选择的几种常见的类型,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本文能对既有线扩能技术改以及增建第二线的设计有所启发和提示。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参加株六复线的勘测设计及配合施工的亲身体会,阐述了增建第二线位置选择与工程量,站场平面布置及桥隧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第二线换侧地点的选择及面设计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因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的迫切需要,某些城市的城轨交通线路工程,利用地下既有设施,因其线间距比较小,加大线间距困难,维持原有线间距将成为工程的首要选择。规范规定单渡线线间距不应小于一定数值。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利用既有人防隧道工程,受限界限制,线间距定为3.4 m。根据要求,分别在两个既有站设置了3.4 m线间距单渡线。"小线间距"单渡线,在设计、铺设、营运以及养护维修等方面经验甚少,因此除了需要研究渡线结构安全性以外,还必须分析研究其在各种运行位置时脱轨或者脱钩危险性,确保列车安全通过。研究结论:(1)车辆通过3.4 m线间距单渡线时,转向架最不利位置的转动角度在转向架结构性能允许范围内。车钩最不利位置的转动角度、伸缩量在车钩结构性能允许范围内。(2)3.4 m单渡线侧向运行时不载客的情况下,车速不宜超过20 km/h;侧向有载客需要的情况下,车速不宜超过15 km/h。  相似文献   

5.
以阳涉线左麻段选线为例,谈山区铁路选线中地质选线、路墓横端面选线及桥隧位置的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铁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综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目的:以大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为例,对出入线接轨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从而说明如何根据城市规划、地形条件、线路走向、车辆段位置、车站形式及位置,结合出入线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进行多方案优缺点层层分析.并通过本项目分析,解决不同情况下的接轨难题.研究结论:出入线应本着方便运营、减少列车出入的空走时间、降低运营成本的原则,尽量选择在线路的终点站或折返站,即根据列车运营交路选择接轨站.然后应结合段址选择、线路条件、车辆的技术条件和接轨站的条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合理的接轨方案.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铁二期工程3号线线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地铁二期工程3号线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骨干线之一,是继地铁1号线后又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主要介绍线路选线方案比较、线路平面位置的选择与线路纵剖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对市域线概念进行界定、分类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预估布设规模-确定布设走廊-选择衔接位置"的市域线布设总体思路,研究了客流高断面、交通结构、期望线、交通等时线在市域线布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接触线是接触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弓网接触压力作用下,接触线产生振动及磨耗,导致强度降低、应力增加,使其寿命缩短。为解决这一问题,对接触线可靠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机械类参数的分析与计算,提出相关建议,为接触网设计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对接触线机械类参数(强度、工作张力、磨耗率、弓架次)与应力关系的分析与研究表明,接触线机械可靠性随列车运行速度、弓架次及磨耗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接触线强度的增加、受电弓抬升力减小、接触线工作张力适当提高而增加。为此,在选择接触线时,应尽可能与受电弓滑板等因素相结合,降低磨耗率;接触线工作张力选择应根据弓网受流与可靠度综合考虑确定;在供电能力满足要求时,尽可能选择强度较高的接触线,以减少应力一强度干涉区域,进而提高接触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北宫门站-龙背村站区间是北京地铁4号线最北端由地下站向地面站的过渡区间,该段区间周边环境复杂,限制因素多,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因素。通过对盾构井位置选择、施工方法、周边管线及桥桩保护措施方案设计思路的分析,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
深圳地铁二期 1号线已经成为深圳市路网规划中近期优先发展线路 ,从线路方案、线路平面位置的选择、线路纵断面设计等方面介绍在本项目线路设计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上旬,继地铁2号线之后北京又一条环城地铁线路——10号线一期工程将通车试运营。由于该线在北京轨道交通网中占据特殊的位置且又在奥运会前开通,使得10号线从开工建设伊始就备受社会各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运输能力,高速铁路建设一般采用双线设计,Ⅱ线的位置依赖于I线位置确定。介绍在已知I线设计参数的情况下,由I、Ⅱ线相互关系推算Ⅱ线平纵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Ⅱ线线路参数的推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运输能力,高速铁路建设一般采用双线设计,Ⅱ线的位置依赖于Ⅰ线位置确定。介绍在已知Ⅰ线设计参数的情况下,由Ⅰ、Ⅱ线相互关系推算Ⅱ线平纵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对轨道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编制网络规划是适应城市发展、满足交通需求的基本保障,文章在分析北京城市道路基本布局的特点和既有地铁环线客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设置第二环线的战略构想,包括设置的必要性,前期规划设想,现行线网规划的设置原则,以及第二环线的功能、位置分析、线位选择等。  相似文献   

16.
坐标法计算线间距及其电算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线路平面线间距的计算问题,对传统的坐标法计算有新的思路,并充分注意计算机的发展,在Visual C^++集成环境下编程,只需输入I线交点坐标,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及Ⅰ、Ⅱ线相对位置、Ⅱ线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简单要素,即可计算出Ⅱ线交点坐标,Ⅰ、Ⅱ线曲线要素,任意点里程向坐标转化和在直线变距,曲线变距及单绕段等各种情况下的Ⅰ、Ⅱ线线间距,并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长大轨道交通线运行方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长大轨道交通线特点,对长大轨道交通线运行交路方案及车辆选择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拉出值的各主要因素的计算式,并在忽略了一些影响列车振动的次要因素的条件下,得到了曲线区段弓一网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讨论了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湘黔线坪思段增建Ⅱ线的思考,对铁路增建Ⅱ线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线路主要技术标准及合理选择线路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电气化铁道中被广泛采用。本文应用电磁耦合原理对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牵引网进行了分析计算,就回流线截面对牵引网电流分配、对弱电线路的屏蔽效果和牵引网阻抗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合回流线价格对回流线截面的选择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为实际工程中回流线截面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